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开发一般是指外力作用于不发达区域经济,使之经济现代化发展加速进行的过程。区域经济开发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发达区域经济同样也有一个区域再开发的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发达地区与其他类型的地区相比要相对进步一些,通常是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精髓是,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富裕起来,然后通过发达地区带动和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即区域经济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3.
卜桂花 《传承》2011,(3):50-51
2010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和我国经济的强力反弹,用工紧缺的现象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显现,至今年春节前后更是愈演愈烈,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用工荒”已蔓延至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就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问题作一粗略分析。 一、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在一国经济范围内,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作为地理空间上相互独立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产品交换和生产要  相似文献   

5.
黄星亮  寻舸 《西部社会》2002,(11):10-12
瑞典经济学家迈达尔在1957年创立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发达地区发展的因素,如资金、人才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他称其为回波效应;也存在着有利于不发达地区的因素,如技术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传播,发达地区经济扩张对不发达地区原料的购买等,他称这种作用为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6.
加速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刘朝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向,已获很大成绩。但发展十分不平衡,至今仍有许多地区处于“死角”。农业产业化实施的状况,已成为拉大地区收入差距和农产品在市场中占领份额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试论次级区域经济的功能张明清次级区域,从地理上看,介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既是双方的“过渡地带”,又是双方的“边缘地带”。从经济上看,它不仅是双方的“共同点区域”,而且也是经济发展中“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传播的必经之地。因此,在区域经济中,...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的经营方式,是已被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实践证明的成功之举。在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新课题。如何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进一步加深对实现农业产业化迫切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的产业,主要表现在:()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是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产业,又是风险大、比较利益低的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农业受自然…  相似文献   

9.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是工业的差异。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引领了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步伐,拉大了与欠发达地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杨峰 《江西政报》2006,(8):43-45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所引发的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到中西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县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水、电、土地及劳动等资源优势,加强与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更多地吸纳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和智力,实现经济的优势互补。2005年全县招商引资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实现税收2046万元,财政贡献率为17.8%,新增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员2000余人。为做好我县开放型经济工作,实现县域经济.陕速、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会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的农  相似文献   

12.
资源富集区是指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随着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不断枯竭,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随之显现出来,成为各级各部门竞相关注的区域,寄予经济增长的厚望。  相似文献   

13.
一、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状况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起步于1988年,以“火炬计划”为先导,以“开发区(科技园)”为载体,凭借高新技术的优势而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湖南经济增长格局中最具生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一,“火炬计划”发挥了引导作用。自1988年以来,湖南省共实施火炬计划350项,其中国家级65项,11年来已累计实现产值220多亿元,创利税近30亿元。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走上了产业化、国际化、规模化的道路,很多项目带活了一片相关企业。如远大VI型直燃式溴化锂冷温水机、中联混凝土输送泵、海利残杀威原药、银河微型…  相似文献   

14.
王迪 《今日浙江》2001,(4):36-37
物业管理这个昔日只有城里人才拥有的“专利品”,如今也悄然步入农村。慈溪市近年以个人独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出现的农村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物业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遍地花似锦,园区展宏图。这正是今天江苏开发区经济的生动写照。当前,转型升级已成为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共识。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与“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区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当好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与“做好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人才逆向流动谷自文本文所指的人才逆向流动,是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这种人才逆向流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为世人所关注。对急需人才的地区和部门来说,面对人才的大量流失而无可奈何。人才逆向流动的结果是:不发达地区经济、人才双贫困;而发达...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项目已逐步失去优势,正在向内陆地区实现不同类型外向型项目的梯度转移。湖南地处沿海与内陆的结合部,处在迎接这种梯度转移的最前线,机遇不可多得,如不紧紧抓住,就有可能稍纵即  相似文献   

18.
宋代三百年,在“不立田制”政策的推动下,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趋于成熟,封建的租佃关系普遍发展。这在封建经济发达的两浙地区最为明显,也最为充分。这些地区封建租佃关系已代替庄园农奴制而居于主导地位,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湖南以潭州为中心,包括洞庭湖区的岳、鼎以及衡州等地,封建的租佃关系也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则比较复杂,如湘西地区、湘南部分地区,有的已有封  相似文献   

19.
山海协作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促进我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着力把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把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山海协作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互利互赢,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省内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舟山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全部入高中: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抉择华东师大副教授丁钢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要求,对于劳动力素质需求的提高,已构成堆进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必要前提。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普及高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