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下,出国留学似乎又涌新潮。有关留学、出国咨询的广告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而留学生也日趋年轻化,不少中小学生也跃跃欲试。然而,对于代办留学服务机构的投诉屡有所闻,受骗上当者也不鲜见。一股赴加拿大留学热,正在中国由北向南涌动。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去留学,通常要读一年左右的预科,才能念大学。加拿大私立盼大学预科学院,一般是中介公司介绍得最多的。林先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日前,他到北美访问,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林先生拿着不少国内拿来的学院广告,开始了考察教育之旅。  相似文献   

2.
1958年,我当时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根据农业部的决定下放到当时全国知名的“跃进县”——河北省徐水县。那时真是雷厉风行,决定下达一周后就要我们出发。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克服了家中的一切困难,怀着昂扬奋进的心情,加入了402人的农业大学下放大队,于1958年8月28日上午10时45分在永定门上火车,经过1小时零9分钟到达徐水。万万没有想到,我在这个著名“跃进县”  相似文献   

3.
殷允岭 《春秋》2009,(3):14-16
中共中央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各民主党派都开了自己的全国代表大会。九三学社的“九大”于2007年12月8日开幕,我作为山东代表赴京参加会议。九三学社中央很关怀代表,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戴红亲自带车,在我乘坐的车厢前接站。温口善面,轻车如燕直奔京西饭店。当晚7:30分召开了预备会议,由韩启德主席主持,通过了四项议程。  相似文献   

4.
45年前,发生过一场规模不算很大但影响不算小,涉及全国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的批判运动。这就是所谓"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它也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展开的错误的、过火的政治大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10多年前我去瑞典学习,在南部小城隆德住过一段时间。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房东诺迪鲁斯带我去参加一个活动,他用生硬的英语告诉我是"学习小组的讨论会"。从这位匈牙利裔退休老人口中听到"学习小组"这个词,我感到十分新鲜,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国内。  相似文献   

6.
蒙少宁 《前进论坛》2013,(11):41-43
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疯狂进犯,遭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团的坚决抵抗,“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早期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以下称临委会)成员何自坚(之前曾参加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一纵队上校司令。起义失败后辗转香港。1930年11月,他在港加入临委会。他曾参加邓演达在沪举办训练班、营救邓演达和临委会反蒋宣传等工作)热血沸腾,毅然奔赴上海加入抗战队伍,任国民党十九路军补充第一团中校副团长。何自坚率队在淞沪战线(主要在太仓前线)激战多月,击溃日军多次进攻,  相似文献   

7.
1931年7月,日本间谍机关在中国东北边境制造挑拨中朝两大民族的“万宝山事件”。8月,日本借口一名军官中村大尉在东北失踪,大肆挑衅,并把大批军队调入东北,增强日本关东军的兵力。接着,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沟路轨的一段,反以中国军队破坏为由,挑起战火。1931年9月18日夜间,日本军队悍然攻击国民党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遭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以后,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而迈出的第一步。对于日本制造的这次事变,蒋介石却下令东北军“绝对…  相似文献   

8.
“黔东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东部各县与湖南西部晃县的苗、侗、汉等各族群众二万多人,自发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抗国民党暴政统治的政治斗争。暴动从1942年秋开始,到1943年春结束,历时半年之久,先后攻打松桃、镇远、石阡等县城,一次攻下三穗县城,两次攻占剑河县城和台江县城,曾委任过台江县县长。暴动力量发展迅速,涉及晃县、松桃、镇远、三穗、施秉、玉屏、岑巩、台江、剑河、天柱、雷山、黄平、石阡、凯里、锦屏、铜仁、江口等十多个县,影响到湘、川、黔三省交界的广阔地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9.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0.
由“九一八”事变引发的抗日战争中,民族凝聚力被激活,民族精神重新迸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也正是在新的民族凝聚力的感召下,抗日战争才最终获得胜利。因此,对中华民族来说,“九一八”事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重新整合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华北事变”乃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程的重要步骤,究其发生的经济原因:一是为摆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走上了海外侵略的老路。二是为侵苏备战,国小兵少的日本势必要借助中华之物力。三是建设不断恶化的伪“满洲国”殖民地经济的迫切要求,日寇希望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互为补充,以稳固“满洲生命线”。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对物产丰饶的战略要冲——华北垂涎已久,挑起“华北事变”为其志所必行。  相似文献   

12.
杨丽娟 《协商论坛》2017,(10):55-57
1931年6月25日,中国东北的军事禁区里,一个身穿棉服、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人,以及他的三个同伴,被东北边防军屯垦三团扣留了.日本人举止怪异、态度傲慢,更可疑的是,他自称是来自东京的农业专家,身上却带着军用地图和枪支. 他的真实身份,是日本参谋本部派出的军事间谍、日军大尉中村震太郎.  相似文献   

13.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4.
1932年我在福建省邵武第六中学念书。当时学校的校长是福建省教育厅派来的,另外还有两个教学管理人员,学校秩序比较正常,各门课程都能按计划进行,大革命失败后,省教育厅又派来一个校长,他是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留洋回来的基督教徒,是个传教士,他一来,就宣扬一些西方的东西。同时,这个传教士也影响到了原来的校长和那两个管理人员的前程,所以,他们三个人就反对这个传教士,学生们对这个传教士的一些言行也很反感,原校长就借此利用我们这些学生起来反对这个传教士。我们当时是受到了大革命的洗礼,还有些进步的觉悟,于是,我们就以反传教士为契机组…  相似文献   

15.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的东固乡和富田镇,如今在江西是两个极普通的乡镇,然而,对中国革命史稍有了解的人,对这两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前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的较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在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所说“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红色割据中的“李文林式”,指的就是李文林等创建的东固根据地;后者则曾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12月这里发生了由肃反所谓“AB团”而诱发的富田事变,而富田事变又引发了中央苏区的大规模肃反。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日军大举侵华,中国乃进入全面抗战。笔者当年虽人在海外,但身为中国人,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国从军,参加抗战。回国后,笔者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四分校17期步科(华侨总队),接受严格训练,毕业后奉派第四战区张发奎将军部队服役。并历任排、连、营长,率部与日寇浴血拼斗。记忆中尤以1944年10月底至12月初的桂柳战役最为激烈。在枪林弹雨中,我军牺牲惨重,眼见尸横遍野,无数兄弟长眠于战场,对于这场战役笔者迄今记忆犹新,常萦梦寐,永难忘怀。笔者亦在此战役中负伤,只是命不该绝,子弹卡在右腰下方骨穴,如鬼子再将枪口提…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6,(3)
1965年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抗美援越的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指战员积极响应,争相报名。4月17日,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援越部队一二三支队。我所在的部队被组建到第一支队。建制为四四编制,即一个支队4个团,每团4个营,另辖高炮营一个,装备24门高射炮;高射机枪连两  相似文献   

18.
每当提及1945年的5月21日,八路军老战士张洪升总是老泪纵横。1945年,山东保安第三师张景月部盘踞在益都、寿光、临淄、广饶一带。张景月一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张部曾先后制造"牛码事件"、"邢茅惨案",杀害抗日干部多人。这时2万多人的保三师,在统治区内残害群众,无恶不作。4月,我渤海军区部队应民之请向寿光张部发起讨伐战役(至8月,将保三师主力击溃)。张景月部急电恳请鲁北高苑、青城、蒲台、惠民等县日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6,(Z1)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见证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升起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回忆说“:我站在天安门西南角,领导同志一步步走上来。我看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我拿一个小红绸子,这么一晃打暗号,底下就奏起《东方红》来了。”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罗浪说“:奏完《东方红》三遍的时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就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了电扭,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随后他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摄影家侯波说“:那…  相似文献   

20.
南下亲历记     
宋寅 《春秋》2010,(1):20-25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陈谢大军挺进中原.全同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黄河以南大片新解放地区.急需大批干部接管。华东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从山东老区抽调万名干部开往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