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尚立 《传承》2011,(19):74-75
对中国来说,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创造这个历史巨变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民主形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政治思想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用政治学理论重新梳理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是当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帝反封建或"救亡"与"启蒙"只是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政治民主的手段,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在政治发展背景下构建民族—民主国家的思想历程应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轴,更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政治发展史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南湖因为停泊着一艘曾经决定中国命运的红船而进入历史,嘉兴也从此因为有了南湖而在现代中国的壮丽史海中,成为崛起的山峰。80年前南湖掀起的红色风暴,最终铸造了一个红色中国;而诞生了中国红色政党的南湖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正在向建设现代化的新嘉兴昂首挺进。从本期起,我们系列刊登嘉兴市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变,这种巨变印证了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走向文明、富裕、民主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4.
林尚立 《传承》2011,(7):74-75
对中国来说,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创造这个历史巨变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民主形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汪太贤  陈建平 《岭南学刊》2011,(3):54-58,68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面临亡种亡国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果断地提出了民主救国的主张,认为只有实现民主,中国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要实现民主,就要坚持平等与协商的民主精神。为了推动民主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带头实行"三三制",将民主落到实处。同时认为民主不是等来的,是人民通过斗争得来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民主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中国人民当时战胜日寇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现代变迁中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立清 《前沿》2011,(8):36-39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几代中华儿女的梦想。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从传统走向现代变迁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实践现代民族精神,以先进的理论、局部执政实践中卓有成效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自身的模范行动,引领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7.
刘祥平 《前沿》2011,(7):34-37
"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的实践给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许多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日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实现;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性政党,标志着阶级革命党到国家执政党的转变。面对当前仇富与丑官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中国政府应加大践行"民主、法制、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力度,积极扩大人民民主,还应利用大众传媒努力培育民主政治文化,造就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同时也是本市换届选举之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选民直接选举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正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今年四季度,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任期届满,将进行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命题,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执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定位,也是对中国政治国情认知的一次重大飞跃。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前行和发展。作为观察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一个基点,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论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转换:由"组织本位"走向"党员关怀";由制度供给走向制度运行与创新相结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过程中,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全能主义政治模式是其革命范式的延伸,在造就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后,却无力推进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构建。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所应具备的民主理性在较长时期内未有实质性进展,导致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全面失败;而中国共产党随着自身力量在战争中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始主导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从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到现代的世界各国.人们一直对这种美好的政治制度孜孜以求。在中国,人们对民主政治也不遗余力地追寻了一百余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民主政治的实现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本文以为.从民主政治的实质、民主政治在两方各国的实践、民主的普适性价值,政党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来看,民主是一种精神。当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国国民普遍具备了民主精神的时候.民主政治就是顺理成章韵事情;相反,当民主精神普遍缺失的时候,即便有了民主的形式,也不过是一副空壳,徒具外表而已。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报告中的一大亮点。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岩 《理论月刊》2012,(6):102-104
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的显著标志和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在中国推进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中国公民政治参与也伴随着中国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设的演进过程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扩大的发展。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维度,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视域对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企望为推进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阶级联盟"和"政党联合"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等理论,并建立起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新理论和新制度的提出和实践,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实际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出体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政党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6.
平晓雯 《前进论坛》2011,(12):24-2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关系,是中国为人类政治社会开创的已经被实践证明的先例,特别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新型政党关系中的多党合作,作为一个描述现代民主内涵的理论概念,被确认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型政党关系理论引发更多学者的讨论,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民主理论的转向,在实践上被视为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多党合作民主治理国家的形式。西方民主制度中,政党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竞争。  相似文献   

17.
梅雪 《世纪行》2014,(9):16-22
<正>一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何在中国实现民主,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依据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民主发展之路,而不能"言必称希腊",生吞活剥外国经验。在长期探索中,我国形成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重要民主形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民主发展格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的伟大创造。考察人民政协的历史发展,不能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丰厚但缺少现代民主精神又比较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艰难曲折的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主内涵,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民主成果,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正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为古老东方大国的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阿计 《公民导刊》2010,(5):42-43
两会年年有,今年很不同。所谓"不同",不是指占据近年来两会中心的房价、教改、社保、反腐等相似议题,而是指与往年相比,围绕这些焦点议题所展开的议政过程和公共讨论格外精彩、热闹。放眼望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惊人之语迭出、炮声隆隆作响,会场外口水板砖横飞、民意汹涌澎湃……两会的"好看"程度,史无前例。"好看"的两会就像一台"政治春晚",它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观感的愉悦,透过种种喧哗、纷繁的表象,浮起的是代表委员履职能力、立场、勇气等深度话题,以及两会政治议政方式、质量、效果等变革信号。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追问,或许我们可以判断,两会政治,正在一步步逼近现代民主的核心,走向一个新的议政时代。从本期开始,"热点透视"栏目陆续推出《议政变局》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0.
甄小英 《传承》2011,(7):14-1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什么历经艰难曲折依然经久不衰,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震撼世界的辉煌?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曾强调了两大根本原因,一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建设了一个为民谋利,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党。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