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政务》2012,(1):105
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新浪微博提供的18132个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党政机构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排行榜和政务微博人文地图,同时该报告对以具体事件为例综合分析政务微博的官民互动效果,在数据分析和案例解读基础上探究当下中国政务微博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捷 《求索》2012,(10):234-236
政务机构微博的兴起,是各地各级党政机构尝试利用新媒体引导主流舆论,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举措。本文以部分江苏政务机构微博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剖析微博技术特点、网民特征、微博话语选择和舆论引导主体可信度诸要素对政务机构微博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政务微博如何有效实施舆论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3.
微评     
日前,《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2009年微博兴起,微博用户呈狂飙式增长,每年增长超1亿。截至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总数近2万,约是一年前的3倍。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个人官员微博近9000个。  相似文献   

4.
微博、微博热及“微博问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亚 《群众》2011,(8):72-73
当下,微博很热。各大网站纷纷增添微博功能,政府机构、名人、官员等争先恐后开微博,微博成为现如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从新浪微博官方发布的影响力榜与人气榜抽取微博意见领袖及其微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微博意见领袖的类型、活跃度,以及其微博的内容指向进行考量。研究发现,现实社会身份与资本是影响微博意见领袖地位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微博意见领袖的活跃度存在明显差异;党政官员微博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微博强大的娱乐功能可能对其政治功能形成挤压;微博意见领袖不乏"越界发言"等。  相似文献   

6.
《人民论坛》2012,(10):50
微博正在成为舆情集散地。为了应对微博带来的舆论格局新变化,各级政府机构和一些官员纷纷开设政务微博,以期更好地利用网络、回应民意、服务群众。开设微博仅仅是第一步,很多政务微博开设后却成为摆设,甚至患上"痴呆  相似文献   

7.
邢晓飞 《今日浙江》2011,(13):59-59
自2006年美国推出Twitter以来,微博开始风靡世界。在我国,2009年8月新浪网率先推出新浪微博至今,新浪及腾迅微博用户数双双过亿,"织围脖"成为时尚,名人、草根、机构、官员纷纷用微博来发布信息、互相交流,一个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8.
时下很多人一见面会问。你微博了吗?一些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也纷纷开启了微博,一时间微博时髦起来了。那么什么是微博呢?微博即微型博客,与博客相比,在微博上分享信息更为简洁省时。微博的长度很短,通常都只有一百多个字,内容不限。博友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泄自己的情绪,相互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彼此交流。  相似文献   

9.
鄂璠 《小康》2011,(9):92-93
风格比内容重要,互动比原创重要;微博真正的抓手是政务公开;微博的潜能还很大,官员应该直面微博,在官员与公众之间,不需要新闻发言人和一道道审查体系,官员要在微博的平台上学会直面公众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1,(12):49-49
截至今年3月22日,全国范围内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相关分析认为,公众已把微博看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微博政务成为强大的民意需求。政府可于无声处即时听到民间多层面真实的声音,防止意见失序和累积爆发。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抢先发声,争取主动,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1.
许立新 《前沿》2012,(6):7-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被更多的网友使用。"微博"即微型博客,它可以与手机绑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身边发生的事传到网上。近两年微博的发展非常迅速,独特的传播特点使其在推动突发事件、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机构、党政领导干部应重视政务微博建设,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官员知多少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省级党政机关的厅(局)级机构多达2100多个,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70多个,超过中央编制部门规定的机构限额15个左右;而全国地区一级党政常设机构平均限额15个左右;而全国地区一级党政常设机构平均设置50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在网上走热,不少政府职能部门也纷纷开出了政务微博,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新的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据统计,仅2012年上半年,在新浪微博一家,经认证的各级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达45021家,较去年年底增长近150%,可谓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与此对应的另一项调查则显示,有近半数网民认为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义过重。有专家毫不客气地表示,部分政务微博"官样十足""官话连篇",有的甚至关闭评论功能,使群众有  相似文献   

14.
曹林 《协商论坛》2011,(4):56-56
自从微博这一便捷的社交工具兴起后,近几年每临"两会季","微博议政"总会成为媒体热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政府部门开官方微博,政府官员上微博、挺微博,粉丝无数。现实中因官本位和高高的围墙而少有的官员、代表与民众的交流,在平等、零距离的微博中似乎得到很大改观。网友们可直接接触到代表委员,可在线与官员交流,表达民众批评,讨论公共事务。加上微博在去年一系列公共事件中扮演了引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官员微博热的形成及其在行业、地域和内容上所呈现的特点;阐述了官员微博的功能定位和特性:其功能表现为信息交流平台、为民服务窗口和网络意见领袖,其特性表现为私人性、政治性和亲民性;分析了官员微博热潮存在的娱乐化趋向、"空壳微博"、微博功利化、角色定位模糊、法律依据缺乏等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一困局的策略:去娱乐化防治庸俗,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引导做好角色定位,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陈岚 《电子政务》2013,(11):41-4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微博也随之出现并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政民互动模式,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顺应时代发展开始利用政务微博,使其成为信息交互、征集民意、展示宣传、回应诉求等的政民互劝平台,以达到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文章选取新浪微博平台上的280个南通政务微博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政务微博的基本情况、使用情况、互动情况和微博内容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南通政务微博的实际运行成效,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博问政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地方官员如何应对这一变化,直接关系着地方发展乃至国家兴衰、民族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分析微博问政对地方官员执政能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地方官员提升执政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加快党政机构的自身改革,提高了党政机构的办事效率,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提高了党政机构的服务水平。强化了党政机构服务于民众的沟通渠道和手段,强化了党政机构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了党政机构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党和政府对社团影响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政府对社团的影响程度如何?是如何影响或控制社团的?多数相关研究者的共识是:党和政府对社团的影响程度较高,主要通过法律措施、业务主管单位、党的组织渠道、人事渠道等来影响社团。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有相当一部分NGO是通过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或者由各级党政机构所直接创办,或者本身就是从党政机构转变过来,或者由党政官员及与党政关系密切的知名人士所创办。这些组织,不仅其主要的资源来源于党政机关,而且在观念上、组织上、职能上、活动方式上、管理体制上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于政府,甚至依然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的官民对话体系中,你说我听,我做你看,已是一种固定程式。微博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的模式,实现了官民"零距离"交流,也让更多的官员从幕后走上台前。【背景资料】官员开博渐趋活跃,成为微博世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有文章这样描述官员微博:"他们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他们的体制内领导身份。他们用电脑、手机拉近了和公众的距离。他们是官员,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