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6,(12):5-6
《2005~2006中国快乐小康指数:79.3分》龚铁(重庆正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感觉现在很多人感到不快乐源于心态调整得不够好。知足者常乐,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应当冷静地分析和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不快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很多人抱怨工作压力大导致了生活的不快乐,很多时候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对工作的掌控力造成的。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这样一个时期,确定好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不要急于求成,而是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找到其中的诀窍,…  相似文献   

2.
朋友之间     
<正>朋友的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经过长期交往形成的,要靠时间的推移来检验。朋友能够对你推心置腹,言无不尽;你尽可以对他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6,(11)
比上年度78.1分略有提升不快乐的最大社会根源是“社保”不完善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略有提升。所谓快乐,指的是对整体生活的心里满意程度。快乐与幸福相比,是短暂的心里感受,幸福则是整体的长期的心理感受。快乐分为三组关系:施政者与大众、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社会转型压力与庞大职业群体。本刊调研组侧重第三种关系,将…  相似文献   

4.
徐照伟 《传承》2011,(23):68-69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自己所谓的最真实的快乐,可能有些人以为挣到很多钱才是最快乐的,有些人以为权力很大才是最快乐的等。为此,就《理想国》中快乐问题的提出以及什么才是最真实的快乐进行分析,最后阐述柏拉图快乐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生有许多快乐,做好事最快乐,理解旁人与原谅旁人最快乐。多伟大的人也是普通人,多伟大的人也有该享受普通人的快乐,过普通人的生活。珍惜你的有生之年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事、每一次说话的机会、工作的机会、流汗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乡音》2007,(12)
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在全世界22个国家调查人们的快乐水平;结果显示,美国人的快乐水平最高,有46%的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乐呵呵地生活着;而中国人的快乐水平最低,位列榜尾,只有9%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活得快乐。  相似文献   

7.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09,(10):59-59
健康、快乐和拥有今天,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幸福的三大法宝。可是现在有许多人活得并不快乐,不是工作充满烦恼,就是生活充满郁闷,那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喜欢乱攀比,而忘记了今天拥有许多快乐的自我。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向每一个人提出问题:“你愿意选择快乐,还是愿意选择烦恼?”大概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快乐。”但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选择快乐却又有很多人深深地陷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之事不请自到,我无法抵御。”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13,(4):49
远离荧屏 快乐的人看电视的时间比一般人短30%,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社交、阅读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活动,这些都能让人更快乐、健康. 写一封信 拿出精美的信纸,写一封信,给失散多年的好友、家人或者爱人,倾诉你的心声.即使这是永远不会寄出去的信,也没关系.如果你在信中吐露的是满腔愤怒或者抱怨,就不要寄出去.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愤怒已经留在了信纸上,心情也更加平静. 欣赏纪念品 翻看记录快乐瞬间的照片,摆弄旅游时的"战利品",会提醒我们拥有过的美好时光,更让人懂得知足和快乐.美好的记忆能激发快乐潜能,并让人期待重获快乐.  相似文献   

10.
快乐是点,幸福是线;快乐是树木,幸福是森林:快乐是音符,幸福是乐章;快乐是情人,幸福是亲人:快乐是分子,幸福是分母:快乐来得早走得快,幸福来得晚走得慢。快乐是幸福的元素,幸福是快乐的累积。人,不但要快乐,而且要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3月,细雨初歇,步入泉州市鲤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大楼,精心打造的文化走廊就映入眼帘,窗明几净飘书香,让人感觉清新爽朗之中,又透着几分沉静庄严。"有序工作、快乐工作、有效工作"——机关会议室墙上的一条标语格外引人瞩目,这是2016年  相似文献   

12.
追求快乐,拥有快乐,享受快乐,是人之所愿。然而,境由心生。如何才能长久地守护住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呢?关键就看我们拥有一颗怎样的心。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熟的人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带给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7,(12)
2007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进行独立的监测和评估,并就11个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6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6分,没有及格。与上年相比,有9项是增加的,仅有1项是下降的,即信用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15.
斯宾诺莎认为,如果人们被感官快乐所奴役,沉溺于资财、 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1]。在现今社会 上,不少人似乎将名利看成了一种价值尺度,被用于衡量人生的 成功与失败。有些人为了追逐功名利禄,不择手段,极尽钻营之 能事。由此造成的诸多社会乱象,让善良的人们痛心疾首并陷 入深切的忧虑之中。 然而,如果我们把思绪回溯至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语),仔细研读我国古代典籍《庄子》一书,认真分 析其中庄子的名利观,我们似有回肠荡气、呼吸到一…  相似文献   

16.
盈竹 《小康》2005,(11):19-19
陈惠雄: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人本经济研究所所长,著有《快乐论》。小康:您认为,什么是快乐?它与幸福有什么区别?陈惠雄:快乐是一种愉悦、正向的主观感受。快乐是一种主观体验,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凡是利于快乐的事情就是好的。快乐是终极善,最高的善。从学理上讲,它指的是以人与对象的物质存在为基础,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这种精神感受。快乐是有时间差异的。长期快乐可以产生其他快乐,而短期快乐则是眼前快乐,以后痛苦。这是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造成的。行为往往偏离长期快乐。幸福则更多侧重于社会、环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快乐     
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绝少美妙事。如果你认为高职、巨款、出国旅游才是快乐,那么你不会有很多快乐;如果你认为快乐来自一顿丰盛的早餐,田野的新鲜空气,一杯酒或是一晌小睡,那么快乐就随时伴在你身边。快乐...  相似文献   

18.
邓亦繁 《小康》2004,(4):28-29
"我喜欢西藏,这里的风景美得无法挑剔,这里的人直率、 真诚、可爱。在西藏,我找到了空前开阔的舞台,体会到人生 的价值,我很快乐,为什么要离开?" 在曹忠权看来,快不快乐只不过是个人心态问题。当官也 好,不当官也好,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把心思 放在"谋权夺位"上,事业满足了,人就会快乐。  相似文献   

19.
听说世界上有一种快乐藤,凡是得到这种藤的人,一定会忘却一切烦恼。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不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寻找这种藤。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险峻的山崖上找到了快乐藤。可是他发现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这天晚上,他在山里的一位老人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他发出了长长的叹息。老人闻声而至:“年轻人,有什么烦恼让你这样叹息?”于是年轻人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已经得到快乐藤,却没有快乐的感觉呢?老人一听乐了,说:“其实,快乐藤并非山上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无论身在何处…  相似文献   

20.
快乐之源     
人人都希望过得快乐,快乐是从哪里来的?财富产生快乐,发财快乐,所以大家都在忙于挣钱,只道是把钱多多地装进荷包,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进了家门。不过,能够发财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有大部分百姓呢?难道他们都与快乐无缘吗?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