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美 《前沿》2013,(6):145-146
郑思肖宋末元初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南宋遗民,是一位真性情的遗民,他的行为方式和他的诗文都是他这一身份的注脚和诠释。君臣大义和夷夏之辨重叠融合在一起,对郑思肖的政治选择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心史》充分反映了他的史家意识与遗民心态,是一部扎根于那个时代的著作,郑思肖作为激烈型遗民的印记和标志都反映在他的这部著作中。  相似文献   

2.
佳碧记事     
尹仑 《今日民族》2006,(11):31-33
我第一次见到次里扎巴时,他是个猎人。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熊、狼、岩羊、野鸡和獐子死于他那杆老枪下,他只记得有一次为了一头咬死他五只羊的熊,他背着枪在雪山上追踪了七天,家里的人都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第八天晚上他背着熊回来了,熊当然死了。还有一次因为一只花豹,他  相似文献   

3.
在杭州市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医疗系统里有一位老保安队长,他叫谢国富,医护人员都亲切地称他为“白衣天使的铁杆卫士”,而患者和家属则称他为“急先锋”。每一次危险时刻,他都会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维护平安和谐的就医环境;他和队友们也常常帮助身边缺少家属的患者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保安,是哪里需要哪里喊“到”的安全卫士。  相似文献   

4.
当2003年最后一页日历翻过去时,一位人民的好儿子被永远定格在了12月15日那个叫人无法忘却的日子。虽然,他在2003年离开了热爱着他的人们,可是,新的一年里,人们依旧会想起他,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和他牺牲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5.
李默庵已年逾九旬,他是海峡两岸黄埔军校一期生中尚健在的几个人之一了。 自李默庵由美国回国定居,他工作之余,最大的愿望之一,是写一篇回忆他和周恩来的交往和友谊的文章。他一次又一次地提笔,但是由于年迈,毕竟有些力不从心。他一次又一次地向笔者讲述着他和周恩来的黄埔师生关系以及怀念周总理的感情,笔者遵照李老的愿望,在这里写下如下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03,(11)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不讲理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想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那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他立刻用脚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2,(2):53-53
有一位主管很有能力,他负责的项目很受推崇。有一年他得到了大奖,一开始他还很快乐,但过了个把月,却失去了笑容。他说,部门里的同事,包括他的上司,都在有意无意间和他作对。  相似文献   

8.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9,(11):31-32
他是一位和世博会有着难解之缘的特殊老人,他是一位海外华人中的杰出社会活动家和商界领袖,他是一位素有“民间大使”之称的美籍华人,他,就是蒋一成,一位致力于促进和发展中美关系,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活动不遗余力的爱国侨领。  相似文献   

9.
正读陈奕纯的散文,无疑是在跟他进行一次次带有色彩的旅行。我觉得因为他画家的天性和与生俱来对文字的喜爱,一次普通寻常的旅行,在他笔下往往都幻化成了一种自然、浪漫和艺术的心灵之旅。不止绘画。他说,像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说的那样,找到"一个形容词和名词所能组成的绝妙的搭配",他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愉快。因此在他散文里,我们不仅读到一些美妙的词语,还能读  相似文献   

10.
一张字条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加雪,今天很冷。走进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陈老师,谢谢您的理解和帮助!一看便知是魏斌写的。看着手里的字条,心里暖暖的……魏斌现在已是八年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心思,开始喜欢班上一位女生,上课看着,下课跟着。其他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我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他再做出什么事情。于是开始设计怎样和他谈话,怎样不伤他的自尊心,帮他顺利地走过这段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1.
沉睡的光明     
巾城 《人民公安》2011,(4):60-60
曾不止一次和各种人讨论海子,他的诗,以及他的自杀。他们往往说海子的自杀是他自己选择的,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结局。海子的死事实上是他给自己的一种解脱,说得玄一点,是他给自己钦定的通向天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他十几年如一日,忠心耿耿、无私奉献在基层国家安全战线上;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显示出平凡中的伟大;他没有位尊权重的威风凛凛,却时时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敬仰;他没有物质上的富庶,却有一颗对事业无比赤诚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他,就是吉林省四平市国家安全局一名普普通通的干警张永林。  相似文献   

13.
刘铮 《传承》2010,(1):42-43
他了解各种知识,可以识别出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旋律,说出曲子的写作日期和作曲家的生卒时间。他读过无数图书,还随时通过报刊和广播电视来更新他的知识。他还了解美国至少14个地区的交通、邮政情况。然而,很多对于一般人来说很简单的事,金匹克却做不了。比如,他不会自己系扣子,他走路两脚步调不一致,总是一只脚拖着另一只脚。  相似文献   

14.
本刊隆重推荐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退休的基层残联理事长。他不是医生,却有很多人找他"看病"。他每年经手的资金几十万,却买不起几万块钱的房子。他不是残疾人,却和残疾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个头不高,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他退休了,却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6,(12):46-47
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当一名刑警,并坚定地朝这个目标前进;当上刑警后,他屡破奇案屡获奇功……他就是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李文进。少小立志高中时代,李文进渐渐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和身体一起成长的还有他的人生观,他认为好男儿就应该和坏人作斗争,保护人民。他立志当一名刑警。但离开校门后的前8年,李文进却当上了一名交警,在马路上挥舞着手势指挥交通,和刑侦工作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做刑警的梦想。1995年公安系统内部改革,李文进想调去刑侦支队。这一想法马上遭到朋友们的反对。他们…  相似文献   

16.
在蕲北山区,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小村总理"。他所在的村曾是有名的重点贫困村,在他的带领下,由昔日"穷壳子、债坨子、土坯子"的落后村,变身为茶产业特色村、农家乐旅游名村、鄂东山区幸福村。他为民履职不辞劳苦,有事找他即便是半夜也在所不辞;他凭着一颗公心和爱心做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7年,虽几次请辞让贤,但领导和村民一  相似文献   

17.
娄尚 《中国保安》2020,(2):139-140
叶竹林,一名押运公司管理者,从业十余年,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的押运员成长为公司的领头人,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他,曾是服役于济南军区某部的一名军人;他,曾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他,曾是合肥炮兵学院里的一名教师。现在,他是一名押运公司的管理者十余年来,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诚履职、不断前行,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押运员成长为公司领头人。  相似文献   

18.
亡命之恋     
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一位清纯少女却和他一见钟情、非法同居。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生活,却有一痴情女子相伴,他好不惬意。警方十几次抓捕,均被他侥幸逃脱。 四年之后,他终落法网。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情感,在他血管里流淌,有一种情感,永藏于他的心间。 这种情感,是他对党的情感,是他对事业的情感,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吹牛时代     
一次出差坐火车,和一位中年旅客相对而坐。我发现这位老兄很健谈,他主动向我讲述他的见闻。说是讲述所见所闻,实际是吹牛,而且吹牛吹得太大了。他说,他当知青下乡时,当地有一湖,湖边常有大群野鸭飞来飞去,有一位年轻的神枪手,枪法极高,他专打飞在天空中的野鸭,有一次他只带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