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然而,在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数据后,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却没有跟上步伐,绝大多数地方行动迟缓。(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19日,一场“三公”[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经费公开的财政改革,在四川省雷厉施行。四川首次一口气公开了53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赞;随后一周之内,从省会成都开始,全省21个市州,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3.
“三公”经费公开应规范化、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恒 《公民导刊》2011,(6):55-55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部署进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信号是,决定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予以公开,并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4.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10):60-61
媒体倒逼"三公"公开凸显人大监督滞后"三公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公开预算接受监督,但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和简单。于是,媒体承担起监督和追问的职责,通过比对、数据测算,舆论不断发酵。在媒体"倒逼"下,人大最终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相较媒体的主动,人大的监督明显滞后。公开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明确政府如何花纳税人的钱,让"三公"  相似文献   

5.
叶青 《时事报告》2011,(5):42-43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公开透明,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公”消费一直是一笔糊涂账,饱受公众诟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实现“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  相似文献   

6.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13,(13):40-40
[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公车费近44亿元] 财政部4月18日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颅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其中.凶公出同(境)费21.3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99亿元,公务接待赞14.34亿元。  相似文献   

7.
动作     
《中国人大》2012,(14):5-5
国土部:去年三公支出3535万元支出均控制作预算内 7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2011年度国土资源部部门结算》,其中“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显示,财政部批复国土资源部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786.49万元,  相似文献   

8.
财预[2013]3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建设廉洁政府,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以及“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9.
记者4日从财政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7月5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0.
7月19日起,中央部门如期公开2011年度"三公"经费。与去年首次"晒三公"相比,今年公布的情况更详细,并首次公布行政经费数据。但从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人们依然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过硬的标准和依据。例如,2011年中国地震局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  相似文献   

11.
落差与和谐     
闻道 《创造》2011,(8):72-73
寄生于公共利益之上的利己主义严重的侵蚀着公共资源,影响公共积累,妨害经济增长。今年4月14日,科技部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率先以文字形式公布"三公"经费预算:"2011年,科技部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尽管科技部在公开的支出说明对经费如何使用、经费使用的效果等均未做任何说明和解释,但算是跨越式的一步,标志着被公众热议的"三公"开销已从幕后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会议强调,推进财政预算公开,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等都要公开,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能够有效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11,(8):6-7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9日报道,截至7kl18日22时,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31个公开了“三公”经费,并呈加速态势。31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程度和内容,有的细致,有的“粗枝大叶”。其中,审计署7月11日公布的“三公”数据,精细到了“出国人次”和具体“车辆”。  相似文献   

14.
公车消费、公款招待和公费出国,究竟花了纳税人多少钱?而这些钱又是怎么花的?曾经讳莫如深的话题,正随着"三公"经费账单的陆续公开,一点一点地揭开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三公”公开成为热点。笔者以为,作为享有法定预算监督权的各级人大,也应拿出切实的行动,在推动“三公”经费公开、建设透明高效的法治政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期,中央部委三公经费的公布情况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7月28日,在应该公开的98个中央部门中,有88个部门向全社会晒出了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和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账单。一纸三公经费账本,几多公共利益牵挂。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三公消费,是因为这笔开支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公众深知血汗钱来之不易,也明白开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1,(10):7-7
据人民网9月16日载,随着中央“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再次引起公众关注。陕西省太白县人大常委会把县政府开展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今年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年初的第48次主任会议要求财经工作委员会加大督促力度,力促“三公”经费公开。会后,县财政局公开了公检法司、农林水等12个重点单位的财政预算。今年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开展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视察调研活动,县财政局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全县“三公”支出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21):3-3
国务院推进九大领域信息公开 7月上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包括:行政审批信息公开、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公歼、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9.
数读     
《创造》2013,(5):11
中央三公经费预算:减少1.26亿4月18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首次与财政部预算同步亮相。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  相似文献   

20.
邓聿文 《小康》2011,(8):120
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三公"消费是最好的镜照。对"三公"经费的公开,必须从整体上有严格的制度、措施安排,从而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