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历史的逻辑进程中考察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的演进,这一过程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也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也衬托出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类从采猎文明的混沌共生,到农业文明的消极平衡,经过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再到后工业文明的生态转向,人类的生存范式的否定之否定的跳跃式回归,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和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2.
穆易 《时事报告》2009,(4):108-110
翻开尘封的史册,我们会发现:几千年来,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敌人,致命的瘟疫时常在折磨着人类,并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恐慌和混乱。瘟疫摧残了曾经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许多国家的毁灭,都与瘟疫相关联。在人类历史上,死于瘟疫的人数,远高于死于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的人口总数。人类与瘟疫之间的斗争从不曾停息,并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自然的演化到生命的诞生 ,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 ,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 ,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约 3 60万年前 ,人科动物出现了第一个新属———南方古猿。它以不同物种的形式向南非蔓延 ,大约在 2 5 0万年前 ,从这些物种之一中诞生了人属 ,他们的后代直立人不仅生存下来 ,而且走出了非洲 ,向冰川期的欧洲、中国以及印度等地蔓延 ,并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祖先。人类文明进化史表明 ,在人类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以前的 15 0万年的时间都是以同样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0,(5):90-90
丁鸣、周育国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23期撰文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人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6.
人类惨烈的历史不能重演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抚今追昔,我们深感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历史作为逝去的现实已经凝固不变了,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是可以不断深化的.由此,我们特邀沪上9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7.
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怪病却一个一个接踵而来,从SARS、禽流感的蔓延到手足口病以及现在的甲型H1N1流感,怪病如梦魇般缠绕在人类四周,时不时地发动“突袭”。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江河流域资源竞争与协作,不仅是区域权力博弈的政治议题,也是一种在更大背景下与江河文明的悠久历史、区域生态的人地关系,同时还与特定共同体关于水的地方性知识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关联。对国外相关研究个案进行人类学视域梳理,可勾勒出由"江河"到"流域"的理论范式转换,以及"水资源""水政治"与"水知识"的三大研究面向;厘清"人类中心主义"与"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分野,亦有助于反思人类涉水行为背后的文化语境、社会情感与历史动因,以应对流域资源冲突的全球性挑战。  相似文献   

9.
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的远古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产业。在过去的一万年,世界农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而未来农业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活。原始农业: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重大转变说起农业起源中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农业的发明,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又是动植物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大事。从此,人类实现了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新篇章,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与超越、对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转型与升华,为世界文明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类"的人,生存是基础与前提,基本形态是"共生"。共生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共生共在的伦理旨向,体现着生的需要和人对自身存在意义及人类文明价值共享的追寻。从人存在的空间意义上讲,人们对共生的需要源于人的相互依存有社会性本质;从人的存在时间维度而言,共生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肇始于全球化浪潮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此次遭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之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族群主义和多元现代性会得到强化,因而有必要从生存意义上重新认识人类综合性危机的到来,并以共生伦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选择,并落实于具体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2.
徐泓 《前进论坛》2011,(1):58-58
从远古时候到现代,船舶史话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与船舶有关。从舟筏、独木舟、木板船、帆船、轮船到现代船舶,描绘了人类与船舶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有什么问题是人类社会包括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恐怕没有比生态问题更加突出的了。人们无论是从身边生活的感受二一从饮食起居到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还是基于深入观察的理性思维——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都日益深切认识到生态问题已成为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于锋 《北京观察》2000,(7):18-20
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和空气、阳光、土壤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孕育了人类几千年文明历史,从人类身体有血液汩汩流淌的那一天起,它就和我们息息相关,并将和我们一道并肩走向人类文明的巅峰。为了生存,更为了希望,请善待每一滴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何云亭 《前沿》2009,(9):144-146
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类的管理史。本文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探索出教育管理的历史变化轨迹:即从"政治人"时代的求善管理,到"经济人"时代的求真管理,再到"文化人"时代的整合管理,并由此展望了教育管理整合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7.
华文化精神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离开地球,从太空观察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人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8.
水利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文明总是伴水而生。文明的发韧与成长,水利建设是关键,水安则人定,水乱则人离。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从葛洲坝到三峡工程,无不显示了水利建设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沿江生态文明带建设,是江苏顺应科学发展观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决策。沿江水利是伴随沿江生态文明带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其内容包括沿江的防洪大堤建设和沿江的城市水利建设。沿江水利是沿江生态文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江生态文明带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没有沿江水利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9.
正从历史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从形式上讲,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从本质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生产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文明,造就了人类历史。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类采集、渔猎、用火、耕织到冶炼、采矿、造屋、修渠、铺路、架桥,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从依赖、汲取到利用、再到加工、改造,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干预自然、改变甚至破坏环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受到自然和环境的惩罚也越来越多,人类文明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行为、特别是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