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4-14
多年以来,我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但是一次学习点醒了我,在讲台上,老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了200个伏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相似文献   

2.
种好心田     
佛经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说:“我耕田种谷,所以有饭吃;而你不耕田种谷.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谷,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像是在种福德田。”  相似文献   

3.
驿路风铃     
动作太快   小张有口吃的毛病,有一次他来到酒店指着一瓶名酒问服务员:“这酒多少钱 ?”服务员说:“ 300块”。小张说:“开……开……”于是服务员忙把酒打开,却听见:“开……开……开什么玩笑 !” (红叶荐 ) 你猜我是谁   妻子给丈夫打电话,故意换了一种声音。她说:“你猜猜 !我是谁 ?”   丈夫一听,立即兴奋起来,说:“我的宝贝,你是牡丹舞厅的小娜吧 ?”   妻子大怒,声音立刻回到原来腔调:“你说谁 ?小娜 ?” 丈夫一惊,马上也换了声调:“那你猜 ?我--是--谁--呀 ?” (红叶荐 ) 醉汉搭车   一个海军军官在公共汽…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女权过分“如个女权运动太过分了肝“你是说,女人什么都占上风?”“是的。所以我要写一本关于男权运动的书。”“那很好,什么时候出版?”“只等我太太同意。”一眼看中新娘找到嫌人说:“你骗人,他有只眼是假眼,你以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怎么没告诉你厂嫌人也不示弱,“你们头次见面后,我就告诉你:‘他一眼就看中你了。’”还不习惯一位旅客乘一辆出租汽车出游,半路上他轻拍司机肩膀想风点事,司机吓得“哇”地叫了起来。“呢,对不起,”旅客抱歉地说着,“没想到会吓了你……”“没关系,小小的误会。”司机答道,“我一向是开…  相似文献   

5.
芊沛 《今日上海》2014,(6):16-19
六一节来了,让我们重读一首感人小诗:“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这是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所创作的。一句“因有慈母,为我读书”震颤人心,与世俗的财富相比,听妈妈读书何尝不是一种千金难买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宠物医院     
宠物医院一位老太太拨通了兽医的电话:“我的孩子好吗?”“对不起,这里是宠物医院。”兽医说。“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么,夫人,请问是猫还是狗?”“我是你的妈妈!”宠物医院...  相似文献   

7.
“圈” 患     
自古以来,“权”这神圣之物总是衍生出许许多多缠绵悱恻的附庸,“圈”,便是较为显著的一种。在“权”的周围往往有一个“关系圈”、“包围圈”。如果说由权而生的“生活圈”溺害的主要是个人的话,那么权力周围的“关系圈”、“交易圈”侵害的则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影片《生死抉择》中省委副书记严阵对下属市长李高成有几段赤裸裸的道白:“官场中有很多圈子,你是我提拔的,你就是我圈子里的人,别人也都这么认为。如果你的行为不顾圈子的利益,就会被认为忘恩负义,被视为背叛。”“你不保护自己圈子里的人,反过来又指望谁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8.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4):1-12
一场“审计风暴”让审计长李金华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公众对他好评如潮。有人这样评价:“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有爱为信念。一个高官、一种境界、一种为民请命的豪迈与气概。有了你.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有了你,我对国家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9.
创造与奉献     
我在很久以前曾写过一张条幅,写的是“学术关乎心术,人格现于风格。”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给你看一部物理学著作,你能不能看出作者的心术?”我说“不能。”他又说“我给你看一幅无名氏的画,你能不能评说作者的人格?”我又是“不能。”于是他笑我在条幅上写的是空话。我感到自己对治学与做人的关系的确并未深思,只因传统观念中认为二者有关系,我也便人云亦云了。 近年来,治学与名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无论是学术界或文化艺术界都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现象。于是,我又觉得有关的传统观念还是有道理的,只是不能过于机械地…  相似文献   

10.
韩寒说:“我是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唐骏说:“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初次相见时,你多年轻,满头乌丝,亮亮的眼睛,脸上泛着青春的红润。那一夜,一盏灯下,你兴致勃勃地讲,我兴致勃勃地听。你讲到“优抚路”、“优抚林”,我仿佛感受到一片清新的绿风;你讲到“优抚渠”、“优抚井”,我仿佛聆听到一串叮步的泉声。那时,你的精力多旺盛呀,说到午夜,谈到鸡鸣……几年后再次见到你,仿佛换成了另一个人,头已经谢顶,眼角爬满了鱼尾纹。你明显老了,象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了大半辈子的家兄!今晚,一盏灯下,你依然兴致勃勃地讲,我依然兴致勃勃地听。“优抚路”在延伸,“优抚林”在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我的热心,连接你的爱心;用我的细心,带给你舒心;你我齐心,共创车厢温譬”,“开好安全车,开好文明车”……这是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六分公司党员们的庄严承诺。“亮形象、亮实绩、亮行动”,一辆辆流动的小天地里,萦绕着为民服务的浓浓深情。  相似文献   

13.
梦断金山     
多年以前,江南古城镇江城郊的山林、沟壑里,曾有野狼出没。这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很多年以后,当旧城一改再改,当城域一扩再扩,狼的踪影不见了。然而,狼之踪影的消失,并不代表狼在完全意义上的绝迹。有一天,这“狼”又出现了。只不过是“两条腿”的“狼”而已。此刻,“狼”就坐在我的对面。“我要剥开你的皮,再剖割心脏来看看。”我在心里说。“那你就剥吧,我知道你是写文章的,你剥了我的皮我会好受些。”“狼”在心里说。  相似文献   

14.
排名     
我在家里排名第一,顺序是我、妻子、孩子,这是户口簿上的排法;还有另一种排法:孩子、妻子、我,这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排列法。无论怎么排,妻子都屈居第二。妻子也有不满的时候,问我她为何就不能排第一?我说你实际就是第一,我说电视上你都见到了,无论什么规格的会议,总是以首长为中心,其他官员在首长左右依次排开,你就是我们家的“第一”,就是我们家的“首长”,左边是我,右边是孩子。妻子一乐,马上打发我去洗碗,说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她是在行使职权,我只好开溜,说要赶时间到单位上班。到了单位,我排名第几呢?单位…  相似文献   

15.
都市民谣     
都市民谣张学英“晦,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光临民谣酒吧,我是栗正。”穿着随意,长发及肩的栗正抱着吉他,坐在乐池的高脚凳上,“下面我把我写的一首歌《没有我你冷不冷》献给大家。”一如既往,栗正开始了他今晚的演出。“去年冬天你说天不冷,你说因为有我在你身旁”...  相似文献   

16.
博物与旅游     
旅游种种,参观博物馆应该是很另类的一种。因为当你开始实施自己的旅游活动时,你通常要放弃“行”、“走”、“游”、“玩”等与旅游相关的肢体活动,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些沉默而静止的物件。面对它们,你需要的只是“思”、“想”,只是心游千里,神骛八方。可是,我觉得这样的神游一样能跨越时空,给人一种深厚而阔大的体验空间。在闹闹嚷嚷的城市里,博物馆绝对算得上一块净土。它会给每一个来访者提供另一种时间,另一种物象,就像旅游活动能够为我们提供自己生活之外的另一种风景,另一种感受。博物馆的存在,使人们得以超越时空,在…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18.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漫画     
好消息坏消息一位艺术家问画廊老板,是否有人对他当时展出的画感兴趣。“好消息坏消息都有”,老板答道:“好消息是,一位先生问到你的作品在你死后会不会升值。我告诉他会升值,他就把你的15幅画全买下了”。“太好了!”艺术家惊呼,“坏消息呢?”“那个人是你的医生。”(刘宗亚)电话是打给我的约翰是一名警察,天天与罪犯打交道,工作辛苦又紧张。一天晚饭后他对妻子说:“今晚无论是谁打来的电话找我,都说我不在,我实在太困了,想好好休息一下。”话音刚落,电话铃响了,妻子拿起话筒小声道:“我丈夫在家。”约翰听后十分生气,…  相似文献   

20.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