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抢抓机遇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十堰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区域经济优势,力图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核心板块,促进鄂西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员生活(武汉)》2010,(1):F0002-F0002
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荆门市,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近年来,该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育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3.
正"十三五"期间,利川市住建局将抓住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和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契机,紧紧围绕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和州域副中心城市目标,按照"做强中心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和"坚持规划、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注重节约"的要求,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荣、社会和谐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把利川打造成中国西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全面推进新一轮战略谋划.形成和提出了“两圈一带”战略。一、“两圈一带”战略的内涵 “两圈一带”战略,即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为战略抓手和战略平台,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三大区域板块,通过圈圈互动,  相似文献   

5.
2月26日,湖北省国资委在武昌洪山宾馆召开2013年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省属企业和中央在鄂企业4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省国资委纪委书记胡逢潮作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报告,并与中石化湖北分公司、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北银行4家单位代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鄂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旅游资源丰富。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旅游产业,这对于发展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资源和带动效应等方面着手,探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赣州西部是赣州市西部的大余、崇义、上犹三县,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极其明显。围绕“构筑大生态休闲旅游圈”的目标,按照“大旅游、大发展”的要求,应构筑赣州西部“二轴、三极、五区”的生态休闲旅游空间格局。加强政府主导、创新区域旅游产品与线路、区域旅游联合促销以及构筑区域旅游交通网络是赣州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当采取如下对策:树立前瞻性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万家乡,鄂西南边陲的一个丘陵小镇,革命时期中共湘鄂西区党委机关策源地,"全国护林英雄"任长生的家乡。近年来,万家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动全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紧紧围绕"生态万家、秀美万家、殷实万家、和谐万家"的发展思路,先后夺得"十个第一",即:获得了松滋市"柑橘第一乡"的美誉,全市第一个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乡镇,建设了全市第一个机械化育秧基地,引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经历生态工业文明过渡阶段,这将赋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内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区际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因素关联互动的科学发展,包括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生态平衡、政治联合和文化融合五方面要求。经济效率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其他内涵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经济效率要求与其他要求之间并非不可调和,通过系列的制度创新,可以实现生态文明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类型之一。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于补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短板",改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的面貌战略意义重大。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县城为主平台,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跨省试点,再到全国推行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机制、纵向权威的介入以及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助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存在地方政府集体行动困境、政府纵向权威过度介入或介入不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纳入"河长制"制度体系中,发挥"河长制"纵向嵌入治理机制在整合纵向治理权威、促进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以及融洽公私关系中的作用,解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良性运转与可持续发展."河长制"可以运用政治动员、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沟通协商平台、经济激励等纵向嵌入式治理政策工具,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析了区域生态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分析了跨区域生态共建共享理论诉求,论述了跨区域生态共建共享理论内涵及"生态关系-生态贡献-生态同责-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方法逻辑,为大尺度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西南部三市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但也受到经济水平、行政区划、专业人才、发展矛盾等因素制约。发展生态旅游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竞合模式为动力促进区域合作、以人才培养为后劲提高区域软实力,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设立梵净山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是顺应全国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优化全省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铜仁市要充分发挥优势条件按照"一核一中心一圈两翼"进行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6.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为珠海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的竞争、合作与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本文立足"泛珠三角"经济圈,对珠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产业政策、"双港"经济、生态旅游业和"大桥"经济进行了思考,以期对珠海的发展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物质变换"概念具有基础地位,它是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开创意义在于他超越了"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的阐明,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这一概念具有了社会经济含义,从而将自然意义上的物质循环与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二者的内在关联,触及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核.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对物质变换断裂的分析,揭示了物质循环中断的社会经济根源,为我们今天建设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三角"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的41个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中三角"经济圈承载着中部崛起的希望,应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中三角"是个区域,只有"中三角"四省形成要素资源集聚效应,才能加速共同发展。近几年,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区域经济发展较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进位赶超后发优势凸显,但从经济发展总量、农业规模、消费水平等方面看,江西落后于"中三角"其他省份。作为同属"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推动经济发展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区域发展为重点等相关举措值得关注。为此,江西应加快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建设、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旅游业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积极融入"中三角"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明发展理论应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入生态领域,从而建立"四领域"总体框架.只有在这一"框架"中,才能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实践中,已经实现了与"四领域"理论的契合,但有必要进一步从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的高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广泛运用财政货币政策,采取了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培养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阳光地带"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开发"阳光地带"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西部后进地区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