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3年3月17日 ,在广州打工的外地青年孙志刚因无暂住证被收容 ,60多小时后非正常死亡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志永、俞江、滕彪3位法学博士于2003年5月16日为此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书 ,要求对1982年出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审查。本文作者滕彪是上书的三位博士之一。今天 ,滕彪同志再次撰文 ,对有关违宪审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位中国公民前一段时间的一个举动引人瞩目———可能也引人侧目。他们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 ,建议对一个行政法规进行违宪审查。那个有“违宪”嫌疑的法规是什么 ?区区六百字 ,寥寥十二条 ,可是从1982年5月12日发布施行至今 ,太岁头上没人敢动过土 ,那就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而它的《实施细则 (试行 )》从1982年10月15日开始“试行” ,“试”了二十多年还在继续“试”着。事情的缘起是近期影响巨大的武汉青年孙志刚命丧广州收容救治站事件。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是“涉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 ,3名在此案中…  相似文献   

3.
公民提请违宪审查:关键在于确认违宪后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人大研究》2006,(2):17-17
2005年12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其中规定公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违宪违法审查建议的,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接收、登记,并进行研究;必要时,报秘书长批准后,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网上不少评论对此表示了乐观,然而在“接收、登记、研究和审查”之后,仍然缺乏对公民提起违宪审查的必要回应。对照2004年5月间法规审查备案室的成立,这次的程序修订实无多少惊喜可言。公民提请违宪审查权其实早已有法可依,而并非…  相似文献   

4.
杨涛 《人大研究》2005,(10):38-41
有关“黑龙江省恢复强制婚检”的消息引起诸多争议,因为此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进行结婚登记的公民并不需要提交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于是,围绕“自愿婚检”还是“强制婚检”那一种方式有利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但是,随着争论的深入,人们的争论的重心转向了到底应当适用哪一部法律上,法规、法律之间打架如何解决的问题上。2005年8月2日,笔者与来自北京的公民王金贵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对《母婴保健法》与《婚姻登记条例》进行违法审查,几乎同时来自广州的三名律师也联名“上书”,将这一问题的争论推向高潮。婚检…  相似文献   

5.
8月2日,两位年轻公民杨涛、王金贵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审查有关法规,使一段时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婚检”争议出现了新的变数。事情的起因是,对于结婚登记是否必须持有婚检证明,今年6月下旬修订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通过的《母婴保健法》出现了不相一致的规定。这种立法冲突不仅使执法者无所适从,也损害了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相似文献   

6.
兰海 《人大研究》2006,(4):41-41
据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于2005年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媒体普遍认为,两个《工作程序》的出台,为违法违宪审查奠定了制度基础。法律有善恶之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如果公民的权利被歪曲、剥夺,合法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那么这样不公正、违反社会普遍正…  相似文献   

7.
违宪审查制度,一直是全国人民尤其是法学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12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对《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后,社会各界又出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热情。虽然如宪法学专家蔡定剑所指出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与违宪审查制度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有联系,前者主要审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是否抵触,包括地方性法规是否与行政法规相抵触的问题,后者的核心是要解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反宪法的问题,但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仍是建立完整…  相似文献   

8.
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9.
<正>在很多案件中,"说法"与结果是重合的。比如惩处元凶或赔偿损失,这是结果,同时也意味着是非判断,也就是说给出了一个"说法"。然而,不可否认,有些情况下"说法"和结果却是分离的,甚至是"说法"比结果更重要。 最近的例子就是2003年三个公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的案件。这个建议,虽然是因为大学生孙志刚死于广东省某收容遣送站一事引起的,但建议本身却不是请求审理孙志刚  相似文献   

10.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法规、司法解释的审查建议,是立法法、监督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5146件,其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的有3378件,两个数据都刷新了历史纪录。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5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总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各类审查建议仅1500余件。  相似文献   

11.
邓志宏 《人民论坛》2014,(12):52-54
宪法要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就要真正地得到实施,而设立合理可行的违宪审查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我国现有的违宪审查范围有限,法律、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纳入合宪审查的范围。现有立法规定的提起违宪审查的主体有限,公民在启动违宪审查程序时发挥的作用是国家机关等其他主体不能替代的,应当赋予公民启动违宪审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陈欢 《人民政坛》2006,(3):40-41
2005年12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下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而早在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在法制工作委员会中设立法规审查备案室,专司法规备案审查工作。上述举措,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法制统一提供了组织上和程序上的必要保障,标志着我国在法律法规审查机制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公民的“上书”权利至今没有能得到有效保障,令人遗憾。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12月16日上午完成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简称《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并通过了《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12月20日《新京报》)今年8月3日,鉴于《婚姻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违宪审查和司法审查制度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违宪审查,是指针对某项立法或某种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作出审查并处理的行为。这里说的某种国家机关的行为,包括了国家元首、总理、议会、法院等诸多国家机关涉及宪法精神或宪法条文的一些行为,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了对政党的成立及活动是否符合宪法作出审查。违宪审查由特定的国家机关负责,这些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有些国家是议会,有些国家是普通法院,有些国家是宪法委员会和宪法法院,分别称为议会自我审查模式、司法审查模式、宪法委员会模式和宪法法院模式。我国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宪法第62条第3项…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法治国家的实现。而目前我国当务之急是建构行之有效的违宪审查机构,以结束我国几十年来有宪法无违宪案件的不正常现象。文章对世界三大违宪审查模式进行了利弊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2 0 0 3年 2月 2 0日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位重要官员时获悉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即将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新增 2 0名左右“特别成员”。特别之处在于此 2 0名成员的普遍特点是从中央国家机关现职中选出的 ,年轻有为 ,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 ,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一般 4 0多岁。在 15 0余名人大常委会委员中 ,2 0名“特别委员”的作用将不可低估。这与“原来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当完省委书记、省长、部长之后 ,再到全国人大工作 ,干完一届就差不多 7…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基本人权,还危害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立法列入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5月2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8.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被形象地喻为法规"体检"。报送备案更加及时、规范,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力度空前,合宪性审查稳步推进,公民、法人提出审查建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不减、深入推进,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切实做到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为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正驰 《人大研究》2003,(11):35-36
近几年来 ,从全国到地方各级人大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 ,以及由此带来的支出结构固化、部门利益刚化、政府调控弱化、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 ,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 1999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 ,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2 0 0 0年中央所有的一级预算单位都试编了部门预算 ,…  相似文献   

20.
据 7月 2 1日《羊城晚报》报道 :广东有政协委员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案建议 :应对无可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安乐死”。近日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否决了该提案 ,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立法实行“安乐死”有违《宪法》。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生存权是《宪法》直接保护的权利 ,不管实行“安乐死”自愿与否 ,实际上是对生存权的剥夺 ,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