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开审的"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马德卖官案,暴露出多方面问题。尤其是相关制度频频失灵的现象,最令人深思。在马德担任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的短短两年内,他卖官所得有600万元之巨。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德在大权在握时非常"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多次提出要"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在绥化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又"创造性"地提出:"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写清推荐理由,实行推荐责任制。"组织部门专门为此制定了《推荐干部责任书》。绥化有关县市还提出了"五个不用":"溜须拍马的不用,好吃懒做的不用,跑官要官的不用,平庸无为的不用, 无德无廉、形象不端的不用"。  相似文献   

2.
朱兆龙 《廉政瞭望》2005,(10):34-35
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17次, “卖官”就有12次,受贿人民币233万元,美元5万元。他一边大肆卖官,一边却又“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什么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站     
著名党建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治理用人上的腐败,从源头上遏制马德式买官卖官腐败案件发生。他分析说,在利益驱动下,一些领导干部想把权力变现,于是买官卖官有了市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过年、生病,跑官要官的给他送钱送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为有效治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中央纪委提出在党委常委会上,就“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采用票决制。这在党委“议行合一”权力架构尚未科学分解前,采用分解党委事权的举措,能起到积极的…  相似文献   

4.
位于皖西北黄淮大平原南端的阜阳市,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国内乃至海外的各类媒体上,问题的焦点是,这里曾经买官、卖官既有价也有市。从原阜阳市长肖作新到原市委书记王怀忠(后任安徽省副省长,已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大批贪官接连中箭落马,其中,为数不少与用人腐败有关。阜阳市参与买官、卖官干部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腐败给社会造成损失之巨,都是十分罕见的。以买官、卖官为主要特点的全领域腐败现象,暴露了当前干部管理特别是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软肋”。这也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必然  相似文献   

5.
英国19世纪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指出:“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杨毓培自1999年4月至2003年9月,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搞“权力腐败”,批发“官帽”61顶,疯狂敛财200余万元。杨毓培把“官场”变成“市场”、将“官帽”当作商品出售赢利,导演了一幅幅买官、卖官群丑图。探寻这个具体独特的“怪胎”产生之因,对于探索从源头上防治买官卖官行为的对策,不无启迪意义。杨毓培曾毫不掩饰地说,作为…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23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卖官案在北京开审。公诉机关指控,马德受贿人民币502万元、2.5万美元。此前,经纪检监察机关调查,马德先后收受多人贿赂、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2385万元,涉及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众多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多  相似文献   

8.
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江苏省有4名靠“卖官”发财的县以上领导干部被绳之以法,其中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另外两名的刑期,也都在10年以上。说实在的,靠“卖官”发财的人,早就该有这样的下场。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当初,这4名“卖官者”,都是红极一时的市、县委“一把手”,算得上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他们的权力,本来是党和人民给的,按理说应当上为党分忧,下替民解愁,可他们却利令智昏,偏不这样做,而是笃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把“要想富,动干部”作为生财之道,凭借手中的权力,干起权官交易、以权谋…  相似文献   

9.
“卖官书记”郑元盛文/江善,保红,吴戈图/卢扬身为县委书记的郑元盛,胆子确实够大的,居然把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当作商品出卖、"明码标价"。他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实属罪有应得。请看原江西省广丰县委书记郑元盛,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利用职权大...  相似文献   

10.
政和县位于闽北山区,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宁德市及浙江省丽水地区交界处,全县 22万人中有 9万人生活在海拔 800米以上的高山区。由于地处偏远,加上自然灾害频繁,长期以来政和是福建省最贫困的县之一。   去年 10月,政和县爆出买官卖官大案,原县委书记丁仰宁收受贿赂、大肆卖官非法所得一百多万元,同案涉及大小干部 200多人。   政和县部分干部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  政和县民谣:贪官不贪官,“豪宅区”里看;群众盼脱贫,干部住“宫殿”   在政和县城东南,有一片醒目的“豪宅区”叫做元峰庄,林立着 500多幢“小洋楼”,小洋…  相似文献   

11.
徐积强 《党课》2006,(4):38-39
提起买官卖官,人们无不痛恨至极。但是,尽管人人都在斥责买官卖官现象,强调干部作风要正派,强调凭实绩用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但在个别地区和单位,买官卖官现象却屡禁不止,且大有蔓延之势。这是个大问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及纪检、组织部门的重视。选拔任用干部是一项政策性、程序  相似文献   

13.
官位的买卖     
官能不能卖?卖官能不能致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个问题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用事实作了肯定的回答。据报载,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委组织部长董根顺,卖官所得贿赂高达30多万元,有关部门清出其家财150多万元。在任职近5年中,董根顺卖官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平阳县各级干部向董行贿者达50余人,他们少则送一二千元,多则送二三万元。平阳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杜某,一次性送给董根顺3万元,董便帮其“扶正”,使他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局长的宝座。还有县国税局局长、地税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三大“财神爷”都向董根顺进过贡,每人均送2万元,三个人分别从升官、调官、保官中得到满意的回报。  相似文献   

14.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组织考察、 民主推荐、领导谈话、公开竞聘、集体讨 论等都是必要的组织程序和有效的管理 监督手段。但在原山西省翼城县委书记 武保安的眼中,这些程序和手段不过是 他卖官索贿、玩弄权术时随意拈来、可资 利用的工具,对他这个“一把手”起不到 任何制约作用。就在任县委书记的短短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依然明显,危害严重,需要着力解决。要科学调整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扭转选人用人上只看表面政绩、忽视人品官德的价值取向,要善于从法治的高度选人用人,正确对待"强人""能人"干部,改变只重视工作表现、轻视生活"小节"的用人之道。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制度,规范候选人提名制度,改善选举和票决的具体制度。要合理配置和运用选拔干部的权力,加强集体决策权,防止个人权力过分集中,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让责任管住权力,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排除拉关系、搞小圈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以及各种"利益输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河南滑县原县委书记王新康几年内卖了400多顶官帽,其中一次就调整了100多名干部;浙江平阳县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董根顺,两年卖出副科以上官帽279顶,成为当时著名的“卖官大户”;山西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1999年2H到4月两个多月批发“官帽”432顶,其中副科以上278顶;河南平顶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长河在任舞钢市委书记期间,有一次5天时间调动干部157人.每人少则数千元,多则匕万元……  相似文献   

17.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4,(17):17-17
河南1个月8厅官落马 8月以来,河南省已有8名厅级官员落马,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连子恒是最近的一名。中央第八巡视组近日向河南省委反馈巡视情况,提到河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买官卖官问题突出,跑官耍宫、拉票贿选问题一度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一现阶段党内滋生的腐败实质是权力性的腐败 ,是权力的异化。这些腐败现象败坏党的风气 ,阻碍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等 ,自然成为党的建设亟待而又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党内为什么在现阶段会产生严重腐败现象 ,原因尽管众多 ,但直接的原因就是现行干部制度存在的弊端。现行干部制度的弊端是党内滋生腐败的重要因素 ,是败坏党风的重要条件。(一 )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任的委任制的弊端造成了任人唯亲、跑官、买官和卖官。我国干部制度在选人用人上 ,长期是“伯乐相马”的方式 ,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 ,其弊端明显 ,在客观上容易造…  相似文献   

19.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安徽省纪委的专家说: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们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贪官们大肆卖官敛财、劣迹斑斑.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一边是贪官们一手遮天、飞扬跋扈,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丧失批评之声“虽然知道他坏,仍然跟着他走。”近年来.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或离任不久而犯罪事实集中在县委书记任内的)因卖官受贿被查处,《了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在这些县调查时,发现了这个令人痛心的“反差”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