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而不同”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来成为一个对当代人有重大意义的成语,它至少也描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既善与人同,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在多元化已经成为生活现实而不仅仅是趋势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具备“和而不同”这样一种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3):37-39
和而不同之“和” 吃苦耐劳、求真务实 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一直是国人被称道的本性,这在浙江人和台湾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理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掺和,强调的是一种有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同”指的是相同事物的堆积,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单的同一。大千世界,生机勃勃,不可能完全同一,若如是,就没有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如果在多元社会没有基本的共同信念与和谐,则会失去秩序、失去祥和。因此,“不同而和”与“和而不同”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由此论之,“和而不同”的基础首先是有“不同”,“不同”之因来自诸多方面,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社会风俗习惯,更有政治制度和意…  相似文献   

4.
“和而不同”思想认为,“和”是目的,但“和”的前提是“不同”,是事物发展多样性的存在。这一思想不仅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而且事实上已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精神财富。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把握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也就抓住了和谐社会发展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一种古老的思想资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以及其后的历史典籍.对此都有记载,而其最初的表述对象.都是对于声乐、音韵的描述。《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金石,则音的和谐”。和谐思想在后人的阐述中.更是别具风采。“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渭祸”(毛泽东语),体现的是相反相成的道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体现的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温家宝语).则是对前面两种见解的概括。由此可见,和谐,并不是回避矛盾、抹杀差异,推崇单一、强求一律。而这种和睹思想的古代渊源,正是“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远没有理论化、系统化。"和而不同"思想强调的某些非平等对抗性"不同"并不有利于社会和谐,它忽视了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平等对抗之"不同"和确立平等对抗性"不同"之"同"。我们需要赋予"和而不同"以新的内涵,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以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步完善的今天,工会工作者应树立起"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工作理念,变"隐性对立"为"兼容并包",变"尴尬点缀"为"和而不同",力求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以推动工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渊源并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应做到立足本国文化传统,不搞文化霸权主义,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就当今世界来说,各国同处地球村,都在谋求发展,更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和"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与之对应的是"同"和"流"."和"的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差别性、原则性与和谐性.差别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条件,原则性是为人处事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和谐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的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平和的心态承认并尊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样性,同时又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既当作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当作当前的紧迫任务来认识和对待,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执行都要着眼于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刘妍君 《湖湘论坛》2009,22(3):16-17,32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提倡“和”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它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在强调“思想统一”的时代,只能被当作谬理来批判。近来,大约与创建和谐社会有关,从文人学者到国家领导人,均有对“和而不同”一语内涵的诠释和其重要性的阐述,并大力提倡之,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我观其文章语录,只是侧重于对“和而不同”的解释与提倡,对“同而不和”这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却较少述及,故撰文聊补其阙。  相似文献   

13.
杨卫军  胡风雷 《群众》2008,(8):74-74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推行,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升,2007年已达23%,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向大众化进程快速推进。但欢欣鼓舞之余,我们发现,某些过渡阶段导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发展的趋同性便属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和而不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理念,既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就是和谐、和睦、和顺、和衷共济;“不同”,就是差异化、人性化,就是创造性、突破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民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品质。今天,和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平的思想已经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之中;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应有的文化基础、共同的文化底蕴。只有和而不同,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一切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凝聚用之不竭的巨大活力、提供取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要遵循"和而不同"的规律,要深入理解"和而不同"的涵义,应当从两层意义上分析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要结合实际运用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20,(2):46-46
荣华居民区面积2.02平方公里,共有42个居民小区,中外居民约3.2万名,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社区。近年来,荣华居民区党总支、居民委员会立足社区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段秀娟 《传承》2009,(10):80-81
孔子对于不同弟子所问的同一问题总是有不同的回答,而且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褒贬态度存在差别,孔子与弟子之间以及诸弟子之间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尽管存在着分歧,但他们对于儒学精髓"仁、义、礼、智、性"的理解与认识却是相通的、一以贯之的,孔子开创的儒学是孔门弟子儒学思想的发端和源泉,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正是反映了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和而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不仅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是基于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维、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的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实践方法。统筹兼顾方法在科学发展观中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从哲学的高度看,统筹兼顾方法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实现提供了路径,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障,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和同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孔子赋予"和"、"同"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