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心城区的治安管理是坚持安全、文明与稳定有序并重,以管理和防范为主的秩序管理。控制犯罪就要通过防范、管理、打击、震慑来减少犯罪人口和犯罪机遇;要围绕强化社会面治安控制力度,把健全打击“二次流窜犯罪”治安管控机制作为降低中心城区发案的关键。为此,要从中心城区的治安实际出发,优化各项管理运行机制,增强辖区整体预防能力;社区警务工作必须精细化;基层基础工作体系也要与动态治安管理相结合并有效服务于现实斗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入室盗窃犯罪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其犯罪团伙流窜作案、技术性强、涉案金额较大,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要有效防范、打击入室盗窃犯罪,必须加强治安防范、基层基础工作、专案侦查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企业和银行相勾结,把真实的商业承兑汇票、伪造的贸易背景材料和银行的虚假贴现相结合,办理转贴现、再贴现骗取银行资金,名义是“融资”,实际是票据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应理顺公、检、法机关的纵向联动机制,建立银行、企业、工商等部门的横向协作机制,在始终坚持打击票据诈骗犯罪的同时,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防范指导、信息咨询和法律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在防控、打击票据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打击污染水环境犯罪是浙江省公安机关融入"五水共治""两美"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污染水环境犯罪的特点和趋势,应用"大数据"理念主导打击方向,进一步健全线索排查机制;搭"大联动"平台拓展打击空间,进一步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建"专业化"模式强化打击力度,进一步健全快侦快办机制;以"法治化"思维提升打击质效,进一步健全规范执法机制;走"社会化"治理夯实打击基础,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机制,从而实现对污染水环境犯罪的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当前,诈骗犯罪仍然猖獗,其花样多、手段更新快、犯罪金额大,主体低龄化、非法获利高、侦破难度大、作案范围宽,危害严重。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困境。应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防骗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健全法律法规,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加强分工协作,形成整体治理合作结构;应用技术措施,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等对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打击涉税犯罪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税犯罪猖獗 ,国家税款流失严重 ,而公安机关在打击涉税犯罪中又遇到办案机制不健全 ,地方和部门保护利益严重 ,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以刑代罚等问题 ,因此 ,从源头上寻找原因 ,提出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浅探讨 ,期望对打击和防范涉税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盗抢骗"犯罪总量居高不下,地缘性团伙犯罪突出,犯罪手段复杂多变,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此类犯罪打击及预防的难点主要表现为案件发现难、突破难、取证难、证明难、诉讼难、追赃难。在大数据背景下,打击"盗抢骗"犯罪应树立以刑侦专业情报研判为基础的精确打击意识、以小串大整体打击的经营意识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意识,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专群结合机制;管控"盗抢骗"犯罪应加强高危人员管控、高危车辆管控以及销赃渠道管控;预防"盗抢骗"犯罪应加强大数据预警、宣传教育以及技术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流窜犯罪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案后迅速逃离是流窜犯罪最基本的活动规律。流窜犯罪在侵害目标、作案成员、作案地点和作案手段上有其自身特点。流窜犯罪的高发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社会管理缺位、公众防范意识差、作案人反侦查意识强等因素有关。当前流窜犯罪的侦查工作存在着考核机制不健全、情报信息不畅、异地串并案难度大等问题。对此,应当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情报分析,加强管理和防控,以有效打击流窜犯罪。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严重的洗钱犯罪现象,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范与打击相结合的方针。洗钱犯罪的打防措施主要有:一是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三是建立反洗钱的专门力量和开展反洗钱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0.
网络犯罪治理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内容。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新型网络犯罪及其造成的法益侵害给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带来威胁,各界需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梳理深度伪造型网络犯罪的现状及特征。目前,我国在治理此类犯罪方面存在一些难点:算法生成内容难辨真伪,犯罪识别难;深度伪造技术应用平台频现,违法行为监管难;合成作战机制有待健全,侦查打击难;法律法规尚待完善,定罪量刑难。为此,要坚持源头治理,统筹布局;推动网络新型犯罪治理体制创新,赋能智慧侦查;主动开展技术防范,利用反深伪模型进行预警;强化网络多元协同治理,加强各行业合作和平台自治;完善网络治理相关法律,依法打造深伪犯罪行为;加强伦理道德引导,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盗窃牲畜案件是影响农村治安的重要因素之一,此类犯罪多发于夜间、城市周边的县、市,具有跨地区流窜、连续、团伙作案,手段日趋暴力化等特点。当前,此类犯罪之所以猖獗,究其原因在于,养殖户的自身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不强,农村治安防范力量薄弱,群防群治的防范机制尚未健全和落到实处,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对盗窃势力和盗窃分子打击不力等。对此,应从加固圈养牲畜的圈舍设施,铺设便床或在圈舍墙上安装易于观察的便视窗、照明装置,动员养殖户安装报警器,对牲畜实行“身份证”管理,健全治安联防力量,加大侦查破案的打击力度等方面入手,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现象也从无到有,并且出现严重化趋势。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打击与防范机制,采取有效的对策遏制洗钱犯罪具有紧迫性。针对目前洗钱犯罪的主要手段以及我国对洗钱犯罪打击与防范的现状,采取的对策有:完善相关立法.规范金融防范措施,加强反洗钱国际间的协助与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优良的民风民俗被破坏,一部分人道德滑坡,犯罪现象日增。治理犯罪必须采取防范与打击的模式,要加强伦理道德整合,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犯罪行为的隐蔽性、手段的专业性、主体的多样性、侵害对象的广泛性,以及当前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完善网络安全及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建立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机制,加强网上情报信息收集工作的主动性,强化协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宣传,提高网民防范意识。通过综合对策,有效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是当前较为多发的经济犯罪类型,在侦查和防范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中,由于犯罪形态的不断变化,公安机关遇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适应司法实践;改革司法体制,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预防机制;加强动态预防与控制,提高效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信诈骗犯罪表现出了"多、广、变、隐"等特点,导致我国司法机关在使用传统手段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过程中出现了防范难、侦破难、追赃难等局面,这与我国电信业和银行业前端管理失范、传统警务运行机制应对乏力等因素有关。由于对电信诈骗犯罪的事后打击成本高、难度大,且危害已然发生,因而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应当重在防范,将打击仅作为防范机制的补充和救济。具体防范措施有:构建反电信诈骗的全社会宣传网,加强通信业管控、堵住电信诈骗的信息源及传播途径,规范金融业务、阻拦电信诈骗成功率,优化部门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福州绑架犯罪活动突出 ,表现在 :犯罪活动多发 ,发案部位集中 ;暴力程度上升 ,危害后果加剧 ;团伙犯罪突出 ,作案精心策划 ;侵害对象集中 ,赎金不断提高 ;主体特征明显 ,系列犯罪多发。影响绑架犯罪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犯罪暴利化导致犯罪多发 ;犯罪辐射化促使犯罪扩散 ;地区经济差异化推动犯罪集中 ;团伙有组织化造成犯罪升级 ;犯罪隐蔽化引导犯罪手段发生变化 ;配合脱节化制约犯罪侦破。因此 ,打击遏制绑架犯罪 ,一要快速反应 ,整体作战 ,快侦快破现行案件 ;二要侦技结合 ,串并深挖 ;三要讲究策略 ,制止预谋 ;四要密切配合 ,专门打击 ;五要严密防范 ,加强教育 ,努力遏制高发势头。  相似文献   

18.
打击防控“飞车劫夺”犯罪对策 :注重对该类犯罪的情报收集与分析研究工作 ;加强公安指挥中心指挥软件研究开发 ,提高指挥调度水平 ,研究改进指挥调度方法 ;因情施策 ,调整处警模式和方法 ;加强协同 ,集中警力打歼灭战 ;实施心理战 ;适时公布案情 ,发动群众 ,加强阵地控制 ,建立奖励机制 ;加强对群众的防范教育工作 ,建立适宜的警情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首要问题是 ,国际社会必须统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 ,消除双重标准 ,为国际反恐合作奠定基础 ;并且每个国家均应完善刑事立法、健全反恐机制和加强多途径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长沙市涉外(事)案件表现出发案数量逐年攀升、案件类型出现新的变化、涉案人员更加多样、领域性、行业性和涉内性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境外人员增多,流动性增大;涉案单位和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涉外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队伍素质不够高;管理不是十分到位,打击防范的力度不够强等。要有效防范和打击处理各类涉外违法犯罪案件,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搞好日常管理,提高发现控制能力;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打防力度;开展专项行动,重点防范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