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20):16-16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宫崎骏,日本的动漫世界会多么黯然失色。或许技术上依然领先于世,却少了一份人文,一份真诚,动画电影将不会有如今这般的思想高度。“动画界的黑泽明”,迪士尼曾如此评价宫崎骏,的确,有了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界的幸事,他依然保持着创作热情,日本动漫电影才没有完全地断层。  相似文献   

2.
王晓鹏 《求知》2012,(10):44-44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联合国大会上就钓鱼岛问题表明日本立场,然而纵观历史,假如国际社会存在一部岛屿领土依据的“诚信档案”,那么日本肯定早巳被列入了“黑名单”。  相似文献   

3.
个性的价值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样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相似文献   

4.
为何要同“台独”狼狈为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森喜朗政府不顾中国方面的多 次交涉和反对,公然为被国际社 会称做“麻烦制造者”的李登辉发放了入境签证。4月22日傍晚,李登辉得意忘形地乘机抵达大阪机场,在日本进行不可告人的活动。这一严重事态是日方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结果。 围绕李登辉这次到日本活动的问题,最近森喜朗、李登辉和台湾当局一唱一合,遥相呼应,演出了一幕李登辉赴日名曰“就医治病”、实则制造麻烦的丑剧。 李登辉在要求去日本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装出一副摇尾乞怜的样子,着力渲染他的心脏病如何严重,强调只有日本医生能治,台湾医生无能…  相似文献   

5.
某报曾刊登了一位日本留学生谷川弘一的文章,大意为:从总体上看支那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民族。“我们日本人愿意称你们国家为支那,不愿称它为中国,但我们称宋代以前为中国。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日比谷公园,指着北洋水师的战利品对我说,日本就是打败支那的北洋水师后,才成为世界上主要强国的。我在日本时就轻视支那人,当我来到支那的时候,我发现支那人比我想象的还要低劣。他们对我这个毫无背景的日本留学生点头哈腰,说什么都是日本的好,就是支那的传统文化也是日本继承得比较好。当我问他们支那一个在韩战中为了完成任务而宁愿被…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2,(22):12-12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最近,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玩火、铤而走险的同时,国内问题早已堆积如山。最新出版的日本《SPA》杂志称,9名日本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评论家忍无可忍,甚至联合发表了《日本灭亡通知》,指出日本有9处致命伤将使国家走向毁灭,而时限仅为5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明显加快了修改 宪法的步伐,最近又掀起了 新一轮修宪、论宪热潮。谁都知道,日本的现行宪法在保证该国战后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修宪的动向无疑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应当承认,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作为一国的宪法也是同样,而且世界上不乏修改宪法的先例,北欧国家瑞士自二战结束以来已修改了140次。然而,日本在二战中发动过侵略战争,更重要的是它至今没有老老实实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示认账和反省,相反却百般遮掩与美化,这自然让人们放心不下。 修宪势头比过去强劲 日本现行宪法是1946年…  相似文献   

8.
张宏杰 《各界》2014,(9):64-68
1895年5月2日,紫禁城乾清宫中,一张大案上摊着一份条约文稿。24岁的光绪皇帝一遍遍地绕着大案急走,时而停下来,望一眼那份李鸿章由日本马关带回来的条约。一声沉重的叹息后,他坐了下来,举起毛笔,饱蘸朱墨,颤抖着在文件上签下了一个大大的“允”字。之所以如此难于落笔,是因为这份条约的内容实在是太苛刻了。这份后来被称为《马关条约》的文件规定,因为甲午战败,中国要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这些地方开设工厂。  相似文献   

9.
宋健敏 《团结》2010,(3):36-38
日本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步较晚。1970年代。受欧美国家纷纷建立这一制度的外在影响以及1976年“田中角荣事件”的内在冲击,日本学术界掀起了一轮有关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学术讨论热潮:到了1980年代,从地方政府层面才开始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公开条例,但日本早期各地方政府在信息公开的内容上步调不尽一致,针对市民信息公开要求的态度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战则的日本却没有向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缴付赔款!更令人不懈的是,那些受战争破坏远较中国为轻的东南亚国家却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赔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后,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同盟国成立了一个赔偿委员会,向日本提出540亿美元的索赔,但是在如何分配赔偿的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问题一拖再拖,久而未决。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急欲启用日本这一反共先锋。为此,力主尽快与日本缔结和约,解除对日本的军事管制,修…  相似文献   

11.
新任日本防卫厅政务次官西村真悟,大概是被官位冲昏了头脑,得意忘形地大放厥辞,公开鼓吹“日本应该实行核武装”。这种逆时代潮流的狂言一出,在日本朝野的谴责和压力下,西村立即灰溜溜地提出辞呈,被迫挂冠下台。据10月19日出版的日本《花花公子》周刊披露,西村以与日本演艺界人物对话的方式,肆无忌惮地大谈“没有核武器的地方是最危险的”,因此他极力主张“日本也应该实行核武装,必须在国会上讨论这个问题”。西村认为:“如果周边国家将中程导弹瞄准日本的大都市,那我们的国会就应该讨论采取对策,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西村还…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去年在日本钢管公司所属律制作所进行了为期勒天的研修学习,开阔了眼界。日本和中国不仅仅存在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差距,也存在着深层次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就我感受较深的,诸如:服务观念。服务就是为事业、为他人而工作。在日本不仅社会服务,而且企业里的服务都达到了相当局的水平。在日本购买使用的东西,不用当面试一试,因为日本人认为商品本身就应该是合格品。菜农把蔬菜、牧场主把肉食干干净净地用透明塑料分别装在食用盒中,然后明确地标上出厂日期、存放期限、重量及价格,投放在超市里出售,这是为食用者提供的服…  相似文献   

13.
陈锐 《党政论坛》2013,(22):24-24
近来,日本智库日经CSIS建言,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应该采取“战略性忍耐”的对策,引起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此在东京专访了该智库核心成员、东京大学副教授川岛真。  相似文献   

14.
关健斌 《求知》2011,(1):40-40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结束对越南的访问之后又实现了一大壮举——登上了与日本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该岛是南千岛群岛中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此次成功“登岛视察”使梅德韦杰夫成为苏联和现代俄罗斯历史上首位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15.
“希望盈江和日本的小朋友手拉手,都能充满笑容地挺过去!”傣族小朋友金小海略微想了想,用稚嫩的笔触在一张橙色的便利贴上写下这句话,然后把它轻轻贴在盈江县广场前受灾民众安置点的祈福板上。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5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陆忠伟说:“日本是否算得上一极(polar)的命题,实际上是对一个国家战略力量的评估,这需要考察一些基本因素。概言之,它包括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文化魅力与军事实力。以前苏联为例,其之所以成为“两超之一”,因为苏是“十月革命”的故乡,文化辐射力较强,及拥有一支无远弗届的战略军事力量。80年代后期,鉴于当时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上扬势头,不少观点认为,日本在西方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倾向中,将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极”;再加上日本对本国文化的弘扬,以及导致日本经济“赶超”成功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震中国如何?《中国减灾报》记者刘毅本刊记者方进玉日本兵库县大地震,举世震惊。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又是中国一衣带水之近邻,日本地震会不会对中国有所影响?中国应从日本此次地震中汲取何种教训了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面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国...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月28日新华社发出一则消息:中国学者苏智民经过6年调查研究指出,中国是日本侵略军实行的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在40余万各国慰安妇中,有20万是中国妇女。上海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起源地,日军的第一家慰安所就在上海。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80余家慰安所。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上找不到第二例的对女性进行集体奴役、摧残的现象,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残忍和暴虐。战后数十年,日本政界一直企图掩盖、否认这一事实,苏智民的研究,彻底揭露了日本在侵略战…  相似文献   

19.
东京地区的人口达20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此庞大人群的日常出行,所带来的交通拥塞可想而知。日本的公交铁路应用现代科技,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绝大多数日本人是乘地铁或公交火车上下班的。东京地区的公交铁路十分发达,国营、私营的地铁和...  相似文献   

20.
日本防卫厅长官野吕田芳成3月3日在众议院安保委员会上公开扬言,日本可以对企图用导弹袭击日本的外国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并认为在宪法上为此作出解释是“可能的”,他说:“从法理说,即使在日本没有遭受实际损失的时候,日本也可以行使自卫权,攻击敌人的基地”。3月9日,日本首相小渊的副新闻秘书在东京对记者说,日本有权对威胁其安全的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日本军政官员这些先发制人的好战言论说明什么呢?显然这并非他们一时或偶然的“失言”。它反映了日本防务政策的重大变化,即从“专守防卫”朝着“主动进攻”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