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瑜辉 《学理论》2009,(19):190-191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的深刻之处在于,他能够从人的最根本的活动——实践活动出发,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样他既与唯心主义的教育观划清了界限,也与形而上学的对人的理解划清了界限。在人的生成过程中,马克思强调了人的个性发展与环境改变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并且深刻地阐明了人的个性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虽然马克思的理论已经产生了一百五十多年,但是马克思的实践入本学思想对人的理解仍然是深刻的。因此,其对于探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与入的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冲突的解决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9,(16):41-41
2008年8月24日晚,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正如他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样,他与朝鲜战场上那些“最可爱的人”之间的交往佳话,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唱。李玉安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倾情歌颂的松骨峰战斗中的“烈士”之一。然而幸运的是,李玉安在这场战斗中并没有牺牲,在昏迷了六七个小时后,被朝鲜人民军的一名司号员救起。  相似文献   

3.
柴婷婷 《学理论》2008,(8):62-64
人是什么,是近代哲学一直追问的问题。而在现代西方关于人的问题研究中,弗洛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他自称自己的人性论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使人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际上,他仍把人的本性看成是天生固有的东西,把人的社会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从而在根本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远未迄及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高度。马克思的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实现了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4.
谢灵 《学理论》2009,(18):243-244
审美教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这种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审美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是公共行政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自从公共行政创立以来,"公共行政中的人是什么"一直是公共行政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本文综述了公共行政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并提出了"公共人"的人性设计,认为可以通过实现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最终实现"公共人"。  相似文献   

6.
高诗朦 《党政论坛》2014,(10):50-51
葬礼,也许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后、也是最浓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价值.对人的价值的理解,歧义颇多.要搞清楚人的价值,必须搞清楚入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人的潜在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现实价值及人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尤为宝贵的稀缺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身心健康是人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身心健康的各类人才才是各项事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健康是人生命的基础,是成就事业的保证。人才健康,就是各类人才要有智力的正常发展,善于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善于与人相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
佐人 《党政论坛》2012,(16):54-54
瑞士盛产最精确的时间一一钟表,但时间的中心却在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村;巴西、德国屡获足球冠军,但足球最初的规则却产生于英国;最繁荣的经济在美日德,但会计行业最权威的证书却属于英国。世界上行且行之有效的标准,往往产生于英国。古人云: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英国人善于做规矩。  相似文献   

10.
天下     
《侨园》2014,(2):4-5
“娜”面旗帜 中国最富争议的最伟大的女运动员李娜,1月25日晚赢得她运动生涯中第二个大满贯。李娜改变了全世界对亚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她将亚洲网球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次夺冠是偶然,两次就是必然了。即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李娜主观上是在为奖金打球,但客观上她却实实在在提升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人类信仰史上最现实、最合理的信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一项神圣使命。因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紧密相关。当代哲学以人性理解为主题的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并从哲学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澄明了人对人的理解之具体要求。就此而言,实现个体信仰家园诗意的栖居决定了人对人的理解构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上海积极探索在社区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对接民生需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化解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5月,全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修班在上海成功举办。徐汇区田林街道因其突出的成绩,作为研修班的现场教学点,向学员介绍了在开展社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沈健 《学理论》2010,(5):39-40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对人自身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以抽象的先天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脱离了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变,这使马克思深化了对人的认识,把“人”“从天国拉到人世”,从而阐述其与众不同的对人的本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伦理自主性是行政人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人伦理自主性的养成一方面以其对行政工作与行政伦理的必然性认识为基点,另一方面又以其自身的坚定意志为保障,同时合理的制度规范提供的伦理生长空间也是伦理自主性获得的重要外部条件。拥有了伦理自主性,行政人就具备了向“价值人”目标迈进的基础,就能超越以往“经济人”和“道德人”定位的各自局限,将其个体利益的实现蕴于对组织目标的追求中,以伦理自主性为动力,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进而达致行政人之间及其与公众的外部和谐。  相似文献   

15.
香港人私下聊天时,经常会说,有两类人是最“幸福”的。一类是占人口不足一成的富人阶层。这些人的年收入基本上在50万港元以上,有些年薪甚至超过千万元。这些富人住着宽敞的房子,不为油盐柴米发愁。  相似文献   

16.
郭士博 《学理论》2013,(7):33-34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跳级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的关于人的异化、类存在和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深深印刻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缺陷,在对"人"的认识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视野中"人"的超越,从而奠定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批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从目前全球化讨论中的片面倾向-无人身的全球化入手,认为人是全球化的能动主体和“剧作”,是全球化中最为活跃的社会力量,当然人也是全球化的对象和“剧中人”。全球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但全球化的二重性决定了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正负效应。因此,在全球化中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转变发展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夯实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就要拓宽发展视野,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杨雷 《学理论》2008,(18):64-65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现的确立历程也是逐步凸昱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进程。发展应以人为本,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是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发展历程中成败得失的经验而形成的共同认识。以人为本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最优的人不一定与岗位最匹配,与岗位最匹配的人才是最合适的人。运用人岗匹配的原理,分析图书馆人岗匹配的现状,阐述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以"馆员为本"的理念,实现图书馆管理中的人岗匹配。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主义促进了工业社会的诞生和繁荣,但繁荣的工业社会并没有按人文主义的指引前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血汗工厂”,对雇佣劳动者的残酷剥削是对人性和人的尊严最赤裸裸的摧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对殖民地资源的无情掠夺,乃至贩卖人(黑奴)来谋利等,更是奴隶制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