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股市将互联网烘托成一个点石成金的产业,拿着大把钞票的投资者说:互联网是21世纪的方向,它代表着未来。可是直到目前,还没有人能说清这是个怎样的未来。 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联姻,指点了互联网的方向:在互联网这个技术革命扩散、普及、提高并使自身逐渐成熟之际,借助于资本运作的力量,互联网是怎样地融合、更新、改造着传统的文化与信息传播业。以此为标志,互联网企业不再是电脑中的0和1、不再是股市中飘忽的数字,它开始立足于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 这兆示着互联网开始进入一个成熟的时代。 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合…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提出,’‘会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控制在14亿以内”。这一人口目标能否实现?未来 10年至 4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钦建军 《求知》2001,(4):18-19
21世纪天津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发展远景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把塘沽建设成为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滨海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区,外向型经济和新兴产业聚集区。不言而喻,塘沽在天津未来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在这世纪交汇、继往开来的时刻,塘沽的决策者们将如何勾画自己未来蓝图?又将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中共天津市塘沽区委书记刘长喜。  相似文献   

4.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工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对“按什么标准选人用人”、“怎样培养人选准人用好人”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不仅感受到分币的购买力在不断降低,而且其使用范围和频率也越来越小.这究竟是何因所致呢?辅币未来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相似文献   

6.
梁妙荣 《理论导刊》2005,4(9):56-57
邓小平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义分析,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关系中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7.
雷环捷 《理论导刊》2023,(12):96-102
元宇宙在当下有诸多相关问题尚待阐明,其中“元宇宙是什么”和“元宇宙为何成为热点”,都指向元宇宙概念的社会建构。为此,既应梳理概念的语义脉络、回顾其思想渊源,也要回应概念何以流行、是否具有生命力、指向怎样的未来等问题。元宇宙概念的流行其来有自,可能并不具有生命力,但锚定了人类社会正朝着沉浸、互动、持续、去中心化等方向发展的数字未来。各类新兴技术将对人类思想传统提出挑战,虚实交融的世界需要人文精神的浸润和滋养。对于元宇宙概念应当透视交织其间的追捧与质疑声音,厘清技术与生俱来便共存的迷人与危险之处,找寻人类在数字未来下的美好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8.
王炳润 《理论导刊》2001,(10):16-1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把当代中国的两个重大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紧密相联系,作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其在理论上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实践之树常青。理论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创新是突破性的发现,革命性的变革,综合性的创造。创新贯穿于“三个代表”的全部内容。先进生产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钦建军 《求知》2001,(7):24-27
南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许多津门之最,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也起过重要作用。在新世纪天津踏上跨越式发展征程的时候,南开仍将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南开人将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又将怎样续写美好的历史篇章?带着对南开由衷的祝愿,我们走访了南开区委书记石金明同志,请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的时代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中国改革三十年,关键在于把捉蕴含于时代深处和历史表象后面支配其发展的时代逻辑,这个时代逻辑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再认识。中国改革过程中的思想解放、体制改革、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一时代的总逻辑和总原则发端和发动的。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逻辑线路是如此,中国未来改革的逻辑线路也必然如此。这就是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不可逃避的逻辑铁律。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6种时间观,决定了我们是活在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事实上,时间观就是人生观,你拥有怎样的时间观,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那些深具远见、怀抱梦想、能抵御各种诱惑的人,拥有"未来时间观"。偏向未来时间观的人,是传说中的"高效能人士",他们通常能做出一番成绩。喜欢享受过程的人,则偏向"当下享乐时间观"。这群人  相似文献   

12.
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统一战线工作初议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列所张广芳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已经为期不远。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资本主义部份,是统一战线工作特殊的、新的领域。我们应怎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将会遇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吴坚 《学理论》2009,(12):46-49
由“两个必然”势必引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未来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该往何处去?也就是必须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文综合考察马、恩对未来社会设想以及国际共运史相关史实。运用吏论结合的方法.对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艰难探索历程作一现象描述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规划我国未来5至10年经 济和社会发展宏伟蓝图的 “十五”《建议》中,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是“十五”期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怎样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一步做好工作?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振民。城市创建活动的着力点 记者:在新世纪的开元之年,进一步搞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胡振民:城市是现…  相似文献   

15.
李乔 《各界》2014,(8):79-83
“文革”中流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和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极左成分,其实早在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苏区就已有过,但知之者不多。要想真正了解“文革”,就不能不寻找一下它的历史根源。 这里只谈一个人物,看看他在苏区是怎样搞血统论、唯成分论的,怎样仇视和杀戮知识分子的,怎样冤杀了大批红军将士的。张闻天曾评论此人“‘左’得发狂,右得可耻”——此人就是张国焘。  相似文献   

16.
张汉林 《求知》2002,(8):22-24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在这半年时间内,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的状况如何,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在未来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势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5,(20)
周光召谈中国怎样持续发展?本刊记者进入90年代以来,关于在未来的21世纪如何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话题,不约而同地成为世界所有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也纷纷立足本国寻求对策,虽然竞争将在很长时期里仍是彼此间不衰的主题,但"持续发展"却像...  相似文献   

18.
温燕 《党政论坛》2009,(4):39-39
最近,美国各大智库接连推出数个中国报告,预测中美关系及中国未来,并为下一届总统建言献策。这令国人越来越关注美国智库这个隐藏于政府背后的“思想酝酿者”和“点子高手”。美国智库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对美国外交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智库的发展能否从中借鉴到什么?美国顶尖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何慕理(John Hamre)博士对此做了专门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体的全面的社会主义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陆仁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历史经验出发,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紧紧抓住不放的。他要求我们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人口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田雪原世纪之交,人们对中国人口的走向备加关注,未来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人类大家庭之中?它会给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20多年来控制人口增长成绩最卓著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出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