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雅远俗     
宋守文 《党政论坛》2011,(14):11-11
雅,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情怀呈现在家庭的布置中、表示在衣饰的边幅中、品味在谈话的涵养中、显现在友情的微笑中.修养体现在和蔼可亲的神情中、表达在亲切热情的话题中,甚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雅得有韵味。雅,即正规、标准、高尚,有阳春白雪之称;  相似文献   

2.
近雅远俗     
雅,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情怀呈现在家庭的布置中、表示在衣饰的边幅中、品味在谈话的涵养中、显现在友情的微笑中,修养体现在和蔼可亲的神情中、表达在亲切热情的话题中,甚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雅得有韵味。雅,即正规、标准、高尚,有阳春白雪之称;有文雅、高雅、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包一桐 《民主》2011,(1):56-56
北京市青年研究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又是最受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当代青少年普遍推崇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公仆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5.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应扬弃"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摒弃"灌输填鸭"教学模式,践行"双边互动";并围绕自我修养、心理贫困、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看,刘少奇所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既是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的理论概括,又是巩固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不仅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内容和原则,而且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和锻炼。《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凸显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是一个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的过程。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其蕴含的实践观内涵进行诠释,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目的、实践功能、实践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从实践维度探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7.
钦建军 《求知》2011,(6):39-40
编辑的修养如同武师习武,时间越长功夫越深。修养,是一种经过长期磨练熔知识、学识、思想、境界、经验于一炉的潜素质。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神入化",看似信手勾抹删改,实则都是生花之笔。期刊编辑的修养功夫,需要刻意追求,编辑应当在这种修养的磨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编辑修养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一般被认为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如果超越于一般的思维定式,实际上该门课程更是一门人文精神建设的课程。只有准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视域,即大德意识、公德情怀、私德修养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寻根溯源、以古鉴今,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破解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提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党建理论著作。这部著作解决了共产党员如何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通过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它不但在延安整风中哺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而且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论修养》一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鲜明的独创性。刘少奇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首创共产党员修养理论。这一理论在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重点…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人格修养张莞花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个体行为,而且是关乎他人和社会的群体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领导干部人格修养的意义人格,指人的品行、品质和品格,是构成人...  相似文献   

12.
严登平 《学理论》2009,(31):177-178
思归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其实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开始形成。本文试从恋家情结、厌战性格、孤寂情怀等三个方面分析《诗经》中思归诗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意义,并经过以后的不断地积淀、融合,丰富了思归母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益超 《学理论》2013,(11):41-42
价值观是作为人获得一种充分的、完全的内在修养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外在的、能够由其他人所认知其本人修养结果的一种体现。孟子"知言养气"的逻辑结构,应是知言先,养气后;先知言,再养气。养气以知言为基础,并一定程度体现出知言。"知言",是为了我们营造更好的思想空间,是内在修养的基础,而"养气"则是对于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孟子的知言养气学说,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言论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人的口才修养宁莉娜一、提高口才修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口才修养是以口头语言为外壳的德、才、学、识的综合体。较高修养的口才,应该成为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捍卫真理的锐利武器,宣传教育的有力手段,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交流感情的桥梁纽带。因此,口语表达才...  相似文献   

15.
岁月感怀     
唐英 《学理论》2008,(13):22-22
岁月,一个充满心酸和幸福的词汇。每每看到它,我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股的热流。往事历历,如浪花在心底涌动。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慢:慢地将我的心灵布满。岁月,一种情怀,一种感念。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0,(12):44-44
陈家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气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不少领导干部,想干事时爱听正面的设想,不爱听负面的告诫;干事之中愿听激励、鼓劲的分析,不愿听直率的批评;干成事后想听肯定、褒扬的评价,不想听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审美修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审美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思想。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地都在按照中央部署,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大力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在这项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学习、注重修养的问题,尤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学习、注重修养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发扬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保证,也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它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根本措施。我们党的一大长处和优势,就是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讲求共产党员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刘…  相似文献   

19.
"廉洁",修养学范畴中一个兼具伦理属性和政治属性、精神价值与实践品质的概念;"比德",儒家的一种修养美学思想,它为古人的廉洁修养提供了一条善美相融、情理相通的进路。借鉴古人,当代"大学廉洁文化"的"比德"式建构可以落实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将"以美养廉"培育成廉洁文化制度化建设的良性基础和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了德在干部选用、评价、教育和修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以德为先既是一种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