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美籍奥地利小提琴演奏家克莱斯勒曾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天,克莱斯勒在一家乐器店偶然看到一把精美的小提琴。他一见倾心,立刻想要买下来,可无奈他身上带的钱不多。等他拿够了钱再赶回乐器店的时候,他被告知,那把小提琴已被一位收藏家买走了。  相似文献   

2.
古风 《侨园》2001,(3):14-15
孙国岐到加拿大后就没打过工。他作画、卖画,在当地和台湾都有代理人,有的收藏家每年都收藏他的画  相似文献   

3.
周伟 《瞭望》2001,(15)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在 《詹福寿收藏展前言》中写 道:“我国是文明古国。传世文物能保存下来,有赖于官方和民间收藏家们不断收集和精心保护。当今,国家改革开放,国泰民安,民间收藏正方兴未艾,他们为收藏、研究、保护和弘扬文化遗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吕济民提到的詹福寿,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行内人称,家有一名帖可冠为收藏家。譬如“书圣”王羲之的碑帖,奇货可居。可詹福寿说,他手中就有60多幅“书圣”精品,确实令人瞠目。偶得宗鉴堂法书碑帖 庐山脚下有一座归宗寺,原为王羲之所建别墅,后来王…  相似文献   

4.
书剑 《党政论坛》2013,(6):27-27
那一年,他应聘到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做汽车推销员,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一个月内如果他能推销出去汽车,就留用,如果不能,就被辞退。此后他便辛苦奔波,但一个月过去了,却一辆汽车也没有推销出去。  相似文献   

5.
李兴濂 《各界》2014,(5):1-1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冒氏是江苏如皋的望族,历史上出过一位著名人物,即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冒鹤亭为诗人、收藏家、国学大师、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其实,最符合他的称呼应是“名士”,他最具名士风采。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1,(12):46-46
助人为乐纯真年代 这是上海一位收藏家的艺术品仓库,几十年来,收藏家刘德宝收藏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代的几千幅宣传画,如今看到这些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和温馨。其中,很多宣传画是人们所熟悉和难忘的,是百姓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云弓 《党政论坛》2012,(16):31-31
市长越来越觉得自己脱离群众了,下决心要进行一次微服私访,倾听一下群众的呼声。 市长挤上了一趟公交车,正值交通高峰期,车上人满为患,市长当然也就没有位子,不过他有办法,他挤到有座位的人旁边,一个个打听他们在哪一站下车,然后就等在了一个位子的旁边。果然,刚到站那个人就离开了位子,市长便顺理成章地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周雅 《党政论坛》2012,(6):46-46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拥挤的停车场,当一个叫埃尔达的司机准备把车子停在一个好不容易找到的空位时,另一辆汽车从他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的那个位置。他们就吵了起来。不料,抢车的那个人身材魁梧,他突施冷拳,将埃尔达放倒,然后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0.
一次去大理旅游,车上刚好遇到一个藏族同胞,我们两个聊得很投机,当我问起他去大理干什么时,他却什么也没说。一路上,我们相处愉快。到大理后,他提出要和我住一个房间,我想他是为了省钱,就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4,(18):48-48
“夏加尔是谁?如今,一些中国收藏家常到纽约、伦敦和巴黎购买西方大师的画作。许多中国收藏家只关心一件事:要大腕儿的作品,比如莫奈、塞尚及毕加索等。除此之外,对他们而言,西方艺术家仍是个谜。夏加尔就是这个谜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叶浅予 《各界》2010,(7):85-86
著名画家叶浅予的一生曲折传奇,特别是在恋爱婚姻上,更是可以拍成一部可看性极强的电视连续剧。就在他80岁的这一年,他开始了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的写作。在这本传记中,他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他的婚姻生活。叶浅予一生经历了几位女性,除了原配夫人,其他几位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舞蹈家,一个是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13.
孙道荣 《党政论坛》2008,(16):27-27
有个男孩,他从小就爱笑、爱唱歌、爱弹琴。可是,一次踢足球,球不幸击中了他的双眼,从此他双眼失明……人们再也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听不到他优美的歌声和激越的琴声。他感到自己在黑暗中不断坠落,坠落到一个无底的深渊,世界没有一丝光亮。  相似文献   

14.
崔鹤同 《各界》2014,(9):1-1
傅斯年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日本侵占东北后,太太生了个儿子,他取名“仁轨”。因为中国第一个在朝鲜对日本打歼灭战的是唐朝的刘仁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天消息传到重庆,那天晚上他欣喜若狂,从家里拎了一瓶酒,到街上大喝,还拿了一根手杖,挑了一项帽子,到街上乱舞。他见人就拥抱,就亲吻,又蹦又跳。见到熟人,就上去砸一拳。  相似文献   

15.
林达 《党政论坛》2011,(16):45-45
大家印象中,美国是资本主义大本营,实际上美国一向是最佳共产主义实验地。对共产社区的描绘,十六世纪初出版的一本书里就有,作者托马斯·摩尔。《乌托邦》就是摩尔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书。他虚构一个水手,向他描绘遇见大洋中一个与世隔绝幸福岛:乌托邦。那里实行共产主义:财产共有,物质极大丰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很失意的人,爬上了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决定往下跳的时候,学校放学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递了一份 辞职书。这事不大。中国那么 大,每天发生的事比这重要得多了。 但一个先进党支部的书记,“一向干得不错”,获得过多项工作的先进,现在一不是因为超龄,二不是因为引咎,三不是因为另谋出路,却几经考虑,要求辞职,其原因就值得推究。 原因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干了太多欺上瞒下的事”,而这些事又非他所愿。他本来是想做一个好官,为乡亲们办点实事的。但是环境与形势却迫使他违心地做了许多乡亲们不满意、不高兴,自己也问心有愧的事: 前几年,粮食还没收,“上面”就把产量“估计”好了。凭…  相似文献   

18.
慧不如痴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杰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最后在组织中,很难有一个职位适用于他。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党政论坛》2012,(20):8-8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入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薛占魁之死     
何志铭 《各界》2011,(8):87-88
薛占魁生命的终极停留在1947年9月26日午后,地点是陕北榆林城内莲花池畔。一个多月的被俘日子中他多次绝食,身体极虚弱,奄奄一息。他被扔到西城内莲花池畔的污泥中,被众多人用石块猛砸,浑身已经血肉模糊得没有了人形。不知是哪一块炉渣石击中他头部的致命处,淌出一缕血流,身子就不再挣扎了。莲花池旁有一座用炉渣石砌起来的巨大的假山,守城的伤兵和乱民就用炉渣石凶残地打死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