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  相似文献   

2.
艾立起 《侨园》2012,(6):62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围绕毛泽东的生日,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毛泽东过生日有极其鲜明的特点.第一,不主张.1943年3月20日,中其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对书记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权.4月初,中其中央宣传部部长何凯丰制定了一个三宣传计划,即宣传领袖毛泽东,宣传毛泽东的思想,宣传毛泽东的体系.这一年+毛泽东迎来50大寿,党内一些同志酝酿为他祝寿.但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觉中央和边区各界都没有给毛泽东祝寿.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9,(6):58-58
《论持久战》 白崇禧深为赞赏,蒋介石十分赞成,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并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英文版发行后,很快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给当时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回信,意在帮助林彪转变对中国革命的悲观思想认识,指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过程艰难而慎重。面对民国初年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毛泽东广泛接触和深入思考。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我们无法确知这一消息对于毛泽东的影响;即使1918年10月听了李大钊的演讲,他仍然没有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而对无政府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认真阅读了一批马列主义书籍,经陈独秀启发,毛泽东最终意识到其他任何主义都不适合中国。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已在思想上彻底服膺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6.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4):14-15
二、毛泽东读书历程 毛泽东早年有个外号叫毛奇。关于这个外号的来历,一说是因为他崇拜当时的德国元帅毛奇,一说是他常讲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按后一种说法,毛泽东是把读奇书当作成为奇男子的第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许全兴 《理论视野》2006,(4):18-21,8
毛泽东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学习毛泽东的创新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乃至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毛泽东的创新精神包括:个性不受束缚,强烈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学习毛泽东的创新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乃至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毛泽东的创新精神还包括尊重群众,甘当群众小学生的精神;博览群书,刻苦学习的精神;出于公心,无所畏惧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梁衡 《党政论坛》2014,(6):22-22
毛泽东熟悉中国的文史典籍,在文章中随手拈来,十分贴切,借过去说明现在。他文章中的用典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2):12-13
一、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 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梁衡 《党政论坛》2014,(4):23-23
毛泽东的文风正如他的事业,其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能抽取某几个侧面.理直气壮,舍我其谁领袖是什么?是领头羊,是旗手,是灯塔,是大丈夫.当领袖先得有一种“丈夫立世,独对八荒”的英雄气概.凡是读过毛泽东文章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那种高屋建瓴、酣畅淋漓的气势.请看他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游泳池的书房会见了斯诺和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13.
李捷 《理论视野》2007,(1):8-1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据此,作者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比较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探索。  相似文献   

14.
风波 《党政论坛》2013,(8):48-49
其三是鲲鹏击浪的气势。毛泽东喜欢用《楚辞》、《庄子》、李白、李贺的典故,但多是随手拈来,另出新意,不为典缚,在活用、反用典故中激发新的生命。用典故须用活法,不能用死法,用到能化入自己抒写情志的脉络之中,始可谓之高明。比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毛泽东诗词用得较多,1918年送友东行,就唱出了“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这是鲲鹏意象的正用,正用为壮志凌云的意象,到了1930年却出现鲲鹏意象的反用:“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相似文献   

15.
李捷 《理论视野》2006,(6):22-25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据此,作者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比较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2,(18):51-51
毛泽东妙论“空对空”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发生了这样一则趣事:一天下午,基辛格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助理约翰·霍尔德里奇,拿着一份新华社英文新闻稿,找到了接待组负责联络的人员,他指着封面上的毛主席语录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7.
杨义 《党政论坛》2013,(6):48-49
汉语“气象”一词具有多义性,这里的“气象”属于研究人的气质、气派一类精神现象的人文之学。与“气象”相近的一个词是“风格”。但是,风格倾向于修辞方法的分析,气象则更加重视创造主体的精神气质、胸襟魄力。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党的领袖,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根本前提。他首次提出“四个服从”、明确提出“看齐”意识、鲜明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高度重视党内团结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确立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他领导建立健全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党性教育制度、党委制,构筑起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他的探索留下了“关注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抓住重大事件教育全党”“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全党”等宝贵经验。他的探索启示我们:“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新时代,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推动全党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9.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原则。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行了积极探索。毛泽东重视思想建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反倾向斗争;实施制度治党,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效能;推进纪律强党,强化纪律教育和纪律要求。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坚决斗争,充分发挥制度权威和刚性约束,坚决执行严明的纪律红线,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0.
马骏 《党政论坛》2010,(4):10-10
1.军队听党的话 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对武装并没有统一的领导,而是各地的党组织根据具体情况领导武装起义,建立红军。而毛泽东最为担心的是会出现在没有中央统一领导军事的情况下,各地共产党人谁有武装多,谁说了算的局面。所以,他把战略着眼点放在党管武装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