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国当选总统金大中●本刊特约记者朱克川12月19日,在政坛上活跃了几十年的著名在野人士金大中当选为韩国第十五届总统,实现了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首次朝野易位的“政权更替”,也揭开了韩国人政治生活中新的一页,这不能不说是韩国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金大中...  相似文献   

2.
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邀请, 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0 月 17日至 22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为中韩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朱总理对韩国的访问是在朝鲜半岛形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表明我支持南北和解、自主和平统一的坚定姿态。也表明推动中韩合作伙伴关系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朱镕基总理抵达韩国的第二天就与金大中总统举行了会谈。虽然朱总理是第一次访问韩国,但是却是他与金大中总统的第五次会面。金大中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形容韩国欢迎朱镕基总理来访。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3.
韩国总统朴槿惠不久前在清华大学用流利的汉语演讲时,赢得一片喝彩。她多次表示,自己的思想深受中国哲学影响。本刊特从《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一书中,摘编朴槿惠日记中涉及中国文化的部分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邀请,朱镕基总理将在17日至 2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将对加强中 韩两国的友谊,扩大双方多方面的合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自中韩 1992年 8月建交以来,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而推动这种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国高层领导人频繁的互访。近些年来,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胡锦涛等,以及韩国的几任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都曾分别访问了韩国和中国。特别是现任总统金大中1998年访华时,江泽民主席与他…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是亚洲唯一在任的女总统.不久前,记者在科伦坡市中心“庙树”(总理府)采访了这位女总统.钱德里卡自去年11月就任总统以来一直在总理府办公,而没有去总统府“上班”,许多人并不了解其中奥秘.因为这里是她父母——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和班夫人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她从小熟悉的地方,这里给她留下了金色童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6.
韩国总统金大中 3月 9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这次访问是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即将回访韩国和俄罗斯总统刚结束访韩后进行的,它无疑会对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备受关注。 布什当选总统后,一再强调美国将“在严格互惠的基础上”与朝鲜发展关系,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朝鲜是“世界和平之敌”,并多次声明美国将实施耗资 600亿美元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以免美国及其盟友遭到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样“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这些言论使金大中深表忧虑,两次与布什通电话,要求尽早举行韩美首脑会晤,并于 2月初分别派韩国外…  相似文献   

7.
杨鲁慧  宋国华 《理论视野》2009,(7):50-53,45
韩国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其民主转型中的政治形态结构和运作方式。卢武铉悲剧除个人因素外,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因素。韩国历届总统卸任后被治罪,这种政治报复基因的延续,不仅表现在民主政治体制的运作上,也成为韩国独特的政治文化,这与其民主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具有很大相关性。韩国政治由权威主义转向民主主义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自然长成特点,一方面它促进了政治转型平和稳妥地实现,另一方面也使其政治转型的内在品质存有根本缺陷。因此,随着韩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卢武铉式悲剧最终将不会重演。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平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瞭望》2005,(20)
韩国近来以对话为主、旨在加强沟通与合作的外交主张给东北亚地区形势带来了一种新气息。韩国总统卢武铉在今年一次国会演讲时首次宣称,"为了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韩国将在东北亚发挥平衡作用"。此后,卢武铉又在多种场合多次提及"韩要发挥平衡作用"。卢武铉的讲话在国际社会引起高度关注,因为这事关韩国外交政策的今后走向。  相似文献   

9.
辛隆 《瞭望》1998,(46)
在韩国建国50周年之际,总统金大中发起了“第二次建国运动”。他呼吁全体国民奋起建设民主主义,完善市场经济,发扬世界主义,培育知识国家、创造新劳资文化,实现南北交流,提高韩国的竞争力,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再度腾飞。金大中在去年12月底的总统选举中获胜,而此...  相似文献   

10.
赵姗姗 《学理论》2010,(6):31-32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各国政府都开始对其行政职能进行反思,并开始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而韩国金大中总统也针对韩国经济、行政体制上的缺陷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从金大中总统的改革措施、效果和存在不足着手,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引入对这次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利 《瞭望》2004,(12)
卢武铉之所以遭到弹劾,同其改革遭到反对以及“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是分不开的。 3月12日,韩国国会在韩国历史上可谓写下了空前的一笔:刚刚上台一年多的韩国总统卢武铉被国会弹劾,卢武铉当天停止行使总统权力,由国务总理高建代替。韩国历史上首次总统被弹劾的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就如此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没有地下资源,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 21世纪的挑战,韩国为了生存和发展,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遭受 1997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惨痛教训,制定和通过了“科技立国”的“至 2025年科技发展长期计划”。 这一计划是由韩国“总统 21世纪委员会”通过长达近 3年的研究,于去年底通过的。韩国媒体把“总统 21世纪委员会”称为“韩国的脑库”,集中了韩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专家、学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高级官员。 按照这个计划,韩国把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能源、环境等 5个领域作为 21世纪的先导科技,对这些领域…  相似文献   

13.
南晨 《各界》2010,(12):29-31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他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最富争议的人物。 美国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著作《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相似文献   

14.
中韩合作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7月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卢武铉今年2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首次访华,也是中韩两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相似文献   

15.
平壤专电 今年是韩国的选举年。目前,韩国朝野各政党的目光都转向了年底将举行的总统直接选举和地方政府领导人选举。 早在今年5月,执政的民主自由党和在野的民主党、国民党就确定了各自的总统候选人,开始紧锣密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8,(9)
李明博:正式就任韩国总统2月25日,韩国总统就职仪式在首尔韩国国会广场举行,李明博宣誓就任第17任韩国总统。李1941年12月19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在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李明博随父母回国。后考入高丽大学商学院并靠勤工俭学完成了大学学业,1965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现代建设公司,36岁时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此后,他担任过现代集团10家下属企业的领导人,被誉为"工薪族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名片     
《党政论坛》2011,(24):35-35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名片上写了《独立宣言》起草人、《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起草人、维吉尼亚大学的创建者,唯独没有告诉人们他是美国总统。因为在他眼里,《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大学创始人远比总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宣誓就任韩国第14届总统的金泳三,是韩国战后第一任真正民选的平民总统。上任伊始,他不负众望,向韩国政坛积弊发起了进攻,力图建立清廉社会。金泳三掀起的这场反腐倡廉之风,来势猛、涉及面广,令举世瞩目。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本世纪60—70年代经济发展很快,跃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两年,韩国经济一路下滑,出口增长缓慢,已经从四小龙之首跌至四小龙之尾,1992年韩国经济增长率只达到3.5%,其中下半年的  相似文献   

19.
平壤专电 韩国第14届总统选举12月18日举行。按照韩国《选举法》所规定的简单多数当选的原则,民主自由党候选人金泳三在激烈竞争中得约1000万张选票,以42%的得票率当选为总统。他的竞争对手、民主觉候选人金大中和统一国民党候选人郑周永已承认竞选失败,并都表示打算从此从政界引退。 此次韩国总统选举是各党精心准备已久的一次大决战。在过去的5年里,朝野合并成立新的执政党,在朝党几度联合,新的政党不断诞生,从商者转入政界,从政者改换门庭等等,都是为了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扩充实力,以期问鼎总统宝座。  相似文献   

20.
陈少敏,这位被人誉为“杰出女性”的人,在“文革”结束后的20年内,不断见诸报端。陈少敏之所以为舆论关注,不仅因为她的传奇经历,也不仅因为她是主持过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女领导干部,一名为维护工人阶级权益呕心沥血的工会领袖,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一名中共中央委员,在“文革”中坚持真理,不畏强暴,与“四人帮”及其爪牙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在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她投下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陈少敏,这位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入党,一生历经磨难,它有斗争经验的坚强女性,当然知道投下这“唯一一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