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明显加快了修改 宪法的步伐,最近又掀起了 新一轮修宪、论宪热潮。谁都知道,日本的现行宪法在保证该国战后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修宪的动向无疑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应当承认,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作为一国的宪法也是同样,而且世界上不乏修改宪法的先例,北欧国家瑞士自二战结束以来已修改了140次。然而,日本在二战中发动过侵略战争,更重要的是它至今没有老老实实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示认账和反省,相反却百般遮掩与美化,这自然让人们放心不下。 修宪势头比过去强劲 日本现行宪法是1946年…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民党17日在东京召开年会,通过了该党2007年"运动方针"。这是自民党在新一年的行动纲领,提出将推动修宪进程、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和加强日本的综合外交能力等作为党的工作重点。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自民党2007年行动纲领将争取国会早日通过修宪程序法案列为今年  相似文献   

3.
11月22日,日本最大的执政党自 民党在纪念建党50周年的大会上,正式 公布了新宪法草案。此举不仅标志着日 本政坛的修宪议程正式启动,也意味着 其国内长期存在的“护宪”与“修宪” 之争进一步升温,开始进入对决阶段。 同现行日本宪法相比,自民党新 宪法草案可谓“啵”、“立”分明。 所谓“破”主要表现在践踏和平主义 理念,删除被视为“和平宪法灵魂” 的“第九条”。在草案中,现行宪法 前言中表达日本国民和平与非战愿望 的表述被大部删除:“第九条”虽然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9,(42)
10月5日-11日日本内阁重新改组由自明党、自由党和公明党_二党联合执政的日本新内阁10月5日下午组成一这是最近蝉联自民党总裁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继今年1用联合自由党执政而改组内阁后,对其内阁的又一次改组公明党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小渊政权在国会两院的入量。小渊在新内阁成立后举行的记者行招待会上表示,新内阁将把日本经济的恢复作为本留任务谈到修宪问题,小渊表示其内阁无意修改宪法,但是承认现行宪法个是"永不磨损的经典",希望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克林顿签署美2000年度国防预算法案美国总统克林顿10月5日签署一项总支出为2889亿…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14):14-14
日本的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和平宪法”,是因为其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而这个宪法第九条正是修宪和反对修宪者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参议院5月14日在朝野分歧严重的情况下,强行通过了执政党提出的《国民投票法案》。该法案把国民投票的对象限定为修宪,公决投票年龄从20岁降低至18岁,并在参众两院设置宪法审查会等等。该法案的通过,与其说是完成“修宪”的法律程序,倒不如说是执政党以立法形式使日本走上“修宪”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宪法修正案,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这是我国政治生活包括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受到港澳台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次修宪虽然只有6条修正案,仅仅增删数百宇,却是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进行的关...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4,(10)
宪法的修改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全面修宪和部分修宪。全面修宪即在不改变国家的宪法精神的前提下,对宪法从头到尾或对大部分内容(包括结构)进行整体修订并重新颁布。我国从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是对前一部宪法的整体修改。部分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件必将载人史册的大事─-199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要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中国人民对世人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宣示--在宪法的保障下,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修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通过的,它被普遍认为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8年春天,这部宪法的第一个修正案被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那次修宪涉及两条:一是允…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04,(2):13-13
2003年12月23日下午3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取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讨论程序,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修宪由此正式进入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根据议程,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建议后将形成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议案,提请明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这将是宪法这部国家根本大法21年来的第四次修改。这次修宪,中共中央建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障人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这是非常及时、十分必要的,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璨 《行政论坛》2005,(3):46-49
从修宪对行政法治的推动来看,修宪给行政法治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伸展空间,推动着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从行政法治对宪法的完善来看,行政法治的实践将宪政制度落到了实处,并对宪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着宪法的修改。因此,修宪与行政法治之间呈现为互动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秦华 《瞭望》1997,(32)
﹃修宪﹄将给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带来什么●秦华1997年5月5日至7月23日,台湾地区第三届“国大”第二次会议依据“国发会”的“宪改”共识,进行李登辉上台以来的第四次“修宪”,历时两个半月,通过11条“宪法增修条文”。此次“宪改”对未来台湾政局将产生...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进行的第三次修改,也是宪法在国家指导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比较我国历次制宪、修宪的立宪例和经验,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基本特点如下:第一,在思想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宪法关于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现代国家的宪法,都基于特定的宪政理论而制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现行宪法的四个修正案,可以归纳出当代中国宪法修改的外在特征与内在精神;根据宪法修改的特征与精神,反思主流宪法学理论的不足或缺陷;延伸开来,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式修宪"这个特定的角度,就"良性违宪"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把这几个方面的剖析整合起来,旨在实现一个共同的理论目标:阐明修宪的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15.
2月1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份来自中南海的建议摆在出席会议的100多位委员面前:中共中央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在这份长达1600多字的修宪建议中,中共中央建议对现行宪法中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内容的8处条文进行修改。2月22日,当第30次常委会在北京闭会时,出席会议的委员们经表决作出了决定:将根据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而形成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修正草案提请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宪法已成为共识 ,宪法修正案方式和决议修宪方式完善宪法有其局限性 ,针对我国宪法需完善内容比较多的现实 ,我国宜采用制定新宪法的方式完善宪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4)
1982年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一宪法规定的修改,引发了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我国土地领域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复杂激烈。许多学者也开始强烈反对这一条文,但诸多问题是否是82宪法第10条所导致的,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行依法治国,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不宜轻言修宪,应向释宪模式转变,坚持宪法至上原则,通过法律解释,为82宪法第10条的土地所有权条款寻找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10月28日,日本自民党鼓噪已久的“新宪法草案”出笼。次日,日美“2 2会议”公布驻日美军重组“中间报告”。上述内政外交的双管齐下,表明日本军事大国化已进入体制“攻坚”阶段。最近日本有媒体以“恍若隔世”形容国内修宪环境的历史变化,“新宪法草案”的公布则印证了这种变化。回顾二战结束后,由于现行宪法“第九条”禁止日本拥有“战争权”和军队,右翼势力一直难圆近代军事大国的“辉煌”梦。冷战结束后,日本社会陷入严重困境,经济长期低速,政局动荡,犯罪增加。  相似文献   

19.
贵刊关于修宪的两会报道概括指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现行宪法发展进程中第四个宪法修正案,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通过学习贵刊的报道,我体会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学习法律,首先要学习宪法;增强法制观念,首先要增强宪政观念;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20.
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相宏 《理论探索》2005,(6):141-142
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规范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应包括财产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1982年宪法对于私有财产保护显得不足。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稿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条款,这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是一大历史的进步,但是该条款没有把私有财产列入宪法的基本权利体系,在征用补偿原则和程序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需要在今后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