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韩强 《青年论坛》2009,(3):44-45
“80后大学生”不是责任意识淡化、传统美德缺失的“垮掉的一代”,他们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富有责任感的。要正确看待“8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新问题,坚决克服妖魔化“80后大学生”的缺点和固化“80后大学生”垮掉的形象两种错误倾向,在理解和赞赏我们的大学生过程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旭 《青年论坛》2009,(2):48-50
“8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特有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前几代人的人生价值和目标。这一群体表现出追求独立与依赖家庭、追求自我与怀疑周遭、关心热点与抵触上课、勤于规划与惰于实践以及乡村认识差异等五方面的情感悖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认真分析这些悖论,着力将科学引导、彰显个性、多视角对待和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教育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发生后,“80后”大学生积极赶赴前线参与抗震救灾,在后方捐款献血,而作为救灾主力的军人80%都是“80后”,这些卓越表现恰好彻底颠覆了公众的传统观念。社会的大环境确实造就了他们不肯吃苦、内心脆弱、盲目自信的性格特点。他们不是不上进的一代,而是缺少一个展现自我的契机。每代人之间本来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沟通和理解才能消除差异带来的不信任。“80后”仍然年青,他们的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5.
面对社会中的机遇与挑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80后”对未来感到迷茫。因为对于“80后”来说,目前正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确立自我同一性的阶段,其中决定一种职业上的同一性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80后”的同一性状态以及遇到的同一性危机有所了解,并提出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顺利解决这一危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5.12”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透视了当代“80后”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在大灾面前,“80后”潜在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和培育出来,他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他们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他们心系祖国、情系人民,用当代青年所特有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概支援着灾区,展现了“80后”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体现了当代青年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刻板印象的存在,社会和媒体对于“80后”的评价经历了整体上由贬到褒的演变过程。综合考察,“80后”群体最典型的特点是多元性(包括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性、成员组成的多元性、行为方式的多变性)、自我权威、世俗功利、信息扭曲。未来属于青年,“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对于“80后”大学生,关键在于教育引导和关心培养。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参与体验式、多元互动式、隐性渗透式、启发诱导式和咨询疏导式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大学生就业趋势日益紧张,加之今年经济形势严峻,就业需求有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作为目前高校主力军的“8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他们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当前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闫辉 《前沿》2013,(12):120-122
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由意志的完善出现了偏差,责任意识呈现弱化甚至缺失趋势.表现在注重自我权利,个人责任意识淡化;纪律意识松懈,角色责任意识弱化;家庭责任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其原因在于大学生自我心理和意识发展的不成熟,学校教育的错位和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社会多元化造成传统价值观念体系的解构.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需要创新责任教育理念,优化责任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一体化的责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凡欣 《前沿》2014,(15):173-174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影响“90后”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当前,以“80后”为主体的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增强,职业认同与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80后”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政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品质有待提升、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等。因此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外部环境;重视职业发展,健全职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倾向。"80后"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公众和学术界给他们打上了"缺乏责任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等印记。本文通过3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与"80前"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确存在代际差异,但是结果却与常识大相径庭:"80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高于"80前"员工;"80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低于"80前"员工,其中人际偏离维度也显著低于"80前"员工。研究结果有助于打破管理者对"80后"员工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德育教育对公安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在公安院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运用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英语教材,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加强德育渗透,结合所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楠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90-19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直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更加凸显出时代意义。高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遵循"三个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从提升家国情怀素养、完善内容方法、优化校园环境等方面探索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各地高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大学生,这些学生时代感鲜明,个性张扬,充满朝气,但同时他们又很叛逆、自我、缺少责任感。针对“90后”学生的不同特点,高校英语教学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90后”的群体特征,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工艺美术设计的水平、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工艺美术设计师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为己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应注重自身素质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16.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其内在结构包括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青少年时期是责任感培育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教育已成为各国共识。责任教育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的责任教育和实践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积极吸取美国青少年责任感培育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加以利用,是提升我国青少年责任感培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将家庭、学校和社区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责任教育,培育青少年对于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骆蕾 《青年论坛》2010,(6):153-15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华跨国公司等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