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夏红: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其中提及,要通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这普遍被解读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那么,您怎么理解“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这次个税调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开启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序幕。有人解读说“十二五”规划是从“国富”走向“民富”的转变。“民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就是要实现“两个提高”和“两个同步”,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占比,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进》2011,(3):80-80
广东广州蓝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近年来,“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时代课题: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政策问题。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规划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0,(23):60-6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增长"的提法,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从以往注重"国富"转向更加注重追求"民富"。  相似文献   

5.
冯红 《前沿》2013,(18):68-71
在国富、民富问题上,虽然国富论与民富论都以国富为最终追求。但是,二者在国富和民富孰先孰后、何为民富、国富与民富的关系等问题上存有分歧,甚至形成对立。民富论强调民富与国富统一的一面,侧重民富;国富论强调国富与民富矛盾的一面,偏重国富。通过二者的比较,了解二者的差异及其发展,对探讨中国古代经济由领先到落后这一转变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同时,指出虽然现代经济思想史将经济学说分为两大类,即主张积极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和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采取放任态度,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国富论归为前者,因为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迟福林 《小康》2011,(4):91-93
"十二五"是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转变的关键五年,新阶段的转型与改革,实质是以民富优先发展为导向、以改变经济结构为重点的二次转型与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  相似文献   

7.
范金 《群众》2012,(3):80-82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以下简称“提中比重”),被视为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毫无疑问,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部分学者甚至将其提升到中国未来30年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目标的新起点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10,(4):62-63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财政收入超过3.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达30.8%。专家预计。如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我国财政收入将超过8万亿元。从2002年我国财政收入不足2万亿元。到即将跨入“8万亿元时代”.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国富”的同时如何实现“民富”。就此,新华社7月1日发表解读文章。本刊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敖翔 《大连干部学刊》2010,26(12):23-26
中国将开始一次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型。国富到民富的转型有助于充分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的强大。为了实现这一转型,就必须解放思想深化转型的思想力;提升企改形成转型的牵引力:调整分配增强转型的承载力:关注民生凝聚转型的向心力:政府转型提高转型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以民为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富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民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由民富,再到国富,走民富国强的良性循环之路.  相似文献   

11.
要克服和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趋势,需要的政策转向,不是什么将"国富优先"转变为"民富优先",而是明确宣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完成任务,今后要把这一政策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完成"先富"向"共富"的过渡。有人说,过去我们长期实行的是"国富优先"而不是"民富优先"的政策导向,造成现在我国"国富民穷"或"国富民不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市人大常委会继今年4月开展“十二五”规划大讨论后,9—10月又围绕影响本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开展了系列专题调研,为本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出谋划策,为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两两岸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筠 《两岸关系》2010,(10):21-22
“十二五”规划是ECFA生效后,大陆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台媒报道:大陆“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会后所公布十二五规划……为统一(2855)、台泥(1101)等13档股票挹注活水,成为十二五规划的起飞股。”从“大陆概念股”,到“‘十二五’规划慨念股”,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告》2011,(2):8-19
三、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格局亟须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10,(4):54-55
近期,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再成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民众收入、国富与民富等等,一时成为热词。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热点?本刊根据相关报道,梳理集纳为专题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雁 《今日海南》2010,(8):12-12
今年后5个月的工作,既是我省“十一五”的收官之作,也是“十二五”的基础工程。在这一重要节点上,8月4日召开的中共海南省委五届八次全会听取了省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情况的汇报,并指出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正确把握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与转变发展方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十二五”规划与相关规划等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士维 《中国人大》2010,(24):46-47
编制“十二五”规划事关发展大局,是人大必须关注的重大事项。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常委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参与嘉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调研论证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早调研、早介入、早建言,力推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8.
王善健 《中国人大》2010,(19):55-55
为了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更好地呼应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规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民意,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将浦东新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列入今年人大监督的重点,制定了《关于听取人大代表、咨询专家对“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意见、建议的方案》。在规划纲要初稿形成前,分三个阶段听取对规划纲要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上海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高质量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要求,寻求重点突破,来引领全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残疾人》2012,(8):15-15
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由发展改蕈委牵头,教育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部门和中国残联参与编制。“规划”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单列一奄,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