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彪 《新青年》2004,(2):16-17
那是个无聊的夏天,我已经到了知道害羞的年龄,母亲一手拿着用衣服改装的书包,一手扯着我的小手,用力地把我朝学校的方向拉,而我紧紧地抱着一棵楝树,死活不肯松手。——母亲让我穿那件姐姐已穿不了的破裙子去上学,虽然我已穿过了多次,但今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拗着不穿。母亲急了,扬起手就要给我一巴掌。  相似文献   

2.
我上高中以前是不住校的,家离学校很远。小学的前一半一直是母亲用自行车载我去上学的。我有一个大我3岁的姐姐,每天母亲用她那辆小巧的女士自行车载着我们姐儿俩。那辆车是没有前梁的,我和姐姐都坐在后车座上。我跨开双腿挤在中间,抱住母亲的腰,然后姐姐以同样的姿势从后面抱住我。我常常是整个儿趴在·后面抱住我。母亲身上。母亲身上那种淡淡的,温柔的香,让我安心地陷进去,弥漫着。那么温柔而温暖的背,承载了我所有婉约而美丽的小女孩的梦。风吹动着我闭上了的眼睫毛,是幸福快乐的世界。小小的一辆自行车,载了我们娘儿仨。这是定格在我脑…  相似文献   

3.
娘亲     
张明春 《新青年》2002,(5):13-15
此刻,我坐在由金边飞往中国的波音747飞机上,这是我接到母亲病危消息的第三天踏上回乡之路,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我头昏目眩。在飞机上我想,母亲此时怕是正苦苦保留那口气,等待我的回归吧?我默默地念叨:您老人家可千万千万挺住啊,一定要等我啊!1960年,那是个无雪的冬天,气候异常干冷。农历正月十五刚刚过去,半轮残月懒洋洋悬挂在天际。距毛子坟不远的地方,有一片错落有致的房子,那片房子叫三十栋,我家住三十三号。那天我们兄弟姐妹7人从睡梦中被父亲唤起。父亲仔细检查所要携带的东西,眼睛在每个人身上巡视了几遍。坐在破旧木椅子上的母亲,脸上露出几分焦躁。母亲眉头微蹙,紧抿着嘴,可那无法掩饰的痛苦,让母亲发出轻微呻吟。  相似文献   

4.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总是生病,从出生到4岁,我总是今天吃药明天打针病病歪歪一副养不活的样子。4岁那年夏天,被我折磨得快要崩溃的母亲请来了算命先生,那个白胡子的老头坐在我家屋子中间的椅子上,喝着母亲沏好的茶水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我是什么天上的什么童子偷到人  相似文献   

5.
·1· 小米9岁时就知道,母亲是因为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才需要长期坐在轮椅上的. 但是,无论是做饭、炒菜、料理家务……母亲都能坐在轮椅上轻松自如地完成,只有在上厕所或者洗澡时,才需要人帮一把.而这个人,有时是小米,有时是已经出嫁但时常回来探望的小米大姨,或者楼上某位邻居阿姨、姐姐.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和女儿们在纽约繁忙的大街上漫步时,无论是在格林威治村,还是在上西区,只要是有鞋店,我们就都停下来进去看一看。这是她们的选择。当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们就穿着我母亲的高跟鞋,在房间里像大吊车找平衡那样踉踉跄跄地走来走去。我坐在商店里的椅子上耐心地看着她们一双接着一双地试鞋,然后站在镜子前,调整姿势,眼睛向下看着她们的脚。  相似文献   

7.
当风儿轻轻扫过院里的橡树梢时,孩子们在房间里几乎快睡着了,远处天空有几处闪电,一阵凉风轻轻地拍打着窗户。妻子罗依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读书,我正在盘算着是读书、写点东西还是出去倒垃圾。突然,一声惊雷。暴风雨和孩子们的惊叫声几乎同时到来了。“罗依,我去看看孩子们。”黑暗中,我顺着楼梯向楼上走去,闪电的蓝光在我身边跳跃着,转瞬即逝。我先走进了女儿卡伦的房间,卡伦紧紧地抱着她的布娃娃,浑身发抖,哭泣着对我说:“爸爸,我害怕。”“没事的,卡伦,害怕是正常的,让我们坐在一起听打雷,好吗?”接下来,又是一阵电闪雷…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杉     
胡双庆 《新青年》2005,(12):5-6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冷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穿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走出雨季     
在我自以为懂事其实并不成熟的那一年冬季,20岁的我独自背起了行囊,穿着军装,随车远行。母亲的泪水印记在我脑海里。我第一次叼起香烟,在心里洒脱地自言自语,没事,男子汉志在四方。潇潇冬雨慢慢下着。我坐在车上一路颠簸,一路望着歪斜在身旁还都稚气未脱的陌生伙伴。彼此眯着眼  相似文献   

10.
那天晚上,应邀至淡水演讲,因为提早到达,便顺道去观赏那心中久已怀念的夕阳。当我站在堤岸上,享受那宁盗安详的黄昏时,映入眼帘的一幕情景却吸引住我,也经常亲绕在我的脑海里。只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孩来看落日。在轻柔、温馨的拥抱中,她刻意让婴孩的睑也朝向夕阳。两人那副专注观赏美景的模样,令人动容(虽然婴孩的视线并没那么远八一位年长的女士正巧路过,便好奇地问:“孩子几个月大?”“四个月!”“一定很辛苦哦!难得,你还有心情来看夕阳g”只听这位年轻的母亲高兴地回答:“是啊!因为辛苦、忙碌,所以更…  相似文献   

11.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生,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准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少呢?”陈初简洁明了地回答我:“我的心不是蛋糕。”与陈初的恋情,始于大二的秋天,在电影院看《闻香识女人》。他们大队人马,我却形只影单,坐在最后一排。他频频回头,招呼我过去坐,我只是微微一笑。戏过半场,突然觉得有人碰我,我侧头一看,是陈初,他递过一罐饮料,怀里还抱着好几罐,我下意识地接过来,他对我笑一笑,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散场,经过我身边,他停一停:“一起走吧。”我不为…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财富     
年初,母亲光荣退休了。她说:为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总算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其实她喜欢做的事很平常,就是打打太极拳,练练毛笔字。但最近我发现,只要一有空儿,她就不厌其烦地收拾箱柜进而存放大包小裹,把里面的衣物反反复复整理好多遍。我不免奇怪:那些包裹大都是母亲舍不得丢掉的旧年衣物,放在衣柜里也不碍事儿,干吗费那么大劲儿掏出来整理呢?母亲笑而不答,拉我坐在床边。她打开一只包裹,把里面的衣物一件件掏出来展开,我一看:咦,哪里来的这么多小孩子衣物呢?母亲把一件红色的连体小衣裤放在手里笑着说:这件衣服是你刚满百日时…  相似文献   

13.
时光像一只手,抚过的地方,就冉也回不去了. 我常常想起父亲唱歌的样子,父亲不是-个喜欢唱歌的人,半生之中只听到过有限的几次.最近的一次是在母亲生日的家宴上,父亲抱着麦,像-个孩子一样带着略微羞涩的笑,很响亮的唱了一首老歌.  相似文献   

14.
周莹 《新青年》2015,(2):32-33
1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时,我从夜班卧铺客车上走下来。一路风尘,一路疲劳地回到清风源镇的家。本想去街上的酒坊买点酒解馋。遗憾的是,柴叔已经不在街上卖酒了。他的酒坊彻底关门了。我出门旅行仅仅二十多天,柴叔就不见了。我奇怪地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欲言又止。面对母亲怪异的表情,我更加疑惑了:"难道柴叔死了?""那倒没有。"母亲平静的回答"难道柴叔病了?"我紧接着追问。"身体棒棒的,好着呢。"母亲慢悠悠地说。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2007,(4)
2007年元旦,我逗母亲开心,假装采访她。老谁家电视台采访这位女士,2006年的您有什么好消息又有什么坏消息呢?母亲盘腿坐在床上看电视,听到我的问话,搬搬腿说,2006年啊,盘点哈?我乐,是,是盘点。好消息很多啊。一,我儿子评上技师了,第一名,每月有800块津贴呢!二,我姑娘买房子了;三,我也涨工资了,200多块呢,我可高  相似文献   

16.
鞋上有眼     
母亲的布鞋长着千百双眼睛,时刻牵挂着我的脚步……前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是母亲从乡下寄来的一双鞋。包裹里面,还有母亲请人代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她的眼睛早已昏花,看不清东西,只能做一些样式和做工都很简单的布拖鞋了……可我发现,母亲的这双鞋并不普通,它的样式和做工都很讲究:白底、黑帮,鞋底上整整齐齐地扎满了针眼,一行行地,错落有致。我想像得出,母亲为了它,一定在灯光下操弄了不少时日,更是熬过了好多个夜晚。我甚至看到了母亲正睁着昏花的眼睛,一遍一遍艰难穿针的情形,还有她艰难地纳底缀帮的样子……母亲今年已经60多岁…  相似文献   

17.
勇敢的密码     
在我眼中,母亲不仅是我的保护神,也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三岁那年,我在院中玩耍时不慎掉到水井里.母亲箭一般冲到井边,听到我呛水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了下去.井水已经漫过母亲的脖颈,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用力托起我……当闻声赶来的邻居将我们用绳子拉上来时,浑身湿透的母亲把瑟瑟发抖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她一边自责,一边惊慌地检查着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8.
在阳光灿烂的街上,遇到一位数年不见的女友,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我凑过去一看,很是吃了一惊:孩子竟是先天性“兔唇”。刚想安慰朋友几句,她却笑着先开了口:“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她的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到处求医问药,但未能如愿,最终抱养了她。朋友紧搂着怀里的孩子,目光充满无限的爱怜,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儿残疾,但毕竟是我亲生的呀。”她的孩子正微微地笑,残缺的笑容不太漂亮,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我的心中不由一动——这样的微笑其实也是美丽的啊!那位女友沉浸在刚做母亲的幸福之中,她憧憬着,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老友记     
赵严 《新青年》2005,(3):2-3
已经记不清和米佳是怎么认识的了。只知道从幼儿园开始,这个人就死缠烂打地跟着我———要么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用田字格歪歪扭扭地一篇儿又一篇儿重复写一个字;要么坐在从我这数起第某张桌子前,一边瞄老师,一边提心吊胆地打瞌睡;最远的一次也是坐在隔壁班里,放学了还要找我一起走的。出现这种情况,最开始我以为是纯属巧合,后来怀疑是有人故意安排。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想,是因为从小到大,虽然没有刻意追求,我却三年如一日地讲卫生懂礼貌成绩优异且不曾露出任何马脚,是标准的三好孩子的典型,所以保不准不会落进某些家长的眼睛里,被物色为择邻…  相似文献   

20.
孩子3岁,在广场的喷水池边玩,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喝一瓶橙汁,他对妈妈说:“我也要喝。”母亲看着玩得正开心的孩子说:“那你在这儿玩,不要走开。”孩子甜甜地答应了一声,又欢快地玩起了喷泉。母亲到广场边缘的小店里购买饮料回来,只是5分钟,孩子不见了。她大声叫着孩子的名字,发疯似地找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却一无所获。她的丈夫、亲戚朋友全部赶来了,他们向广场上的每一个人询问。所有信息都证明,孩子失踪了。第三天,有个好心人告诉孩子的家人一条线索,当时有两女一男抱着一个哭泣的孩子快速地离开了广场,好心人记忆当中的那个孩子的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