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因为他成功运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方法论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陈云在领导中国走向改革开放道路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方向一致且互补的合力。其所以能形成这种合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的实事求是派。这集中体现在邓小平、陈云开创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开创对外经济开放新篇章三个方面。他们正是以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创了引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他为这条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确定了主题和中心任务,找到了发展动力和根本途径,明确了政治方向和政治保证,规定了战略目标和步骤,制定了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张颢 《党史文苑》2011,(8):52-53,56
毛泽东探索的具有独创性意义的井冈山道路与邓小平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二者形成的历史前提相似;二者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继承性和连惯性;二者都坚持相同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李捷 《前线》2013,(12):110-113,117
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邓小平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 ,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我们党不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都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一是排除“左”的干扰 ,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二是走出贫穷困境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 ;三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政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敢于担当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信念,果断的魄力,非凡的智慧。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展现了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扬邓小平敢于担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邓小平如何从哲学视角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善于抓主要矛盾,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巧妙把握矛盾对立面的统一,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相似文献   

11.
毛胜 《求实》2011,(11)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邓小平在这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相似文献   

12.
“始于毛,成于邓”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毛,成于邓"是对毛泽东与邓小平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间关系的准确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既是对"始于毛,成于邓"之说原意的曲解,也是其自身逻辑论证违反同一律而得出的错误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形成过两条道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邓.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张衍霞 《世纪桥》2008,(6):9-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16.
孙元君 《奋斗》2023,(2):15-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逻辑,庄严宣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具有厚重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深刻认识和把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站在"毛泽东的肩上"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努力去解决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既继承毛泽东又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为后世树立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新问题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走什么路的问题,解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条件。而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是与邓小平运用了正确的方法论分不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矛盾分析方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普遍联系的观点等,这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批判与反思是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是20世纪以来基本的社会景观和时代表征,也是我们分析、把握时代的重要尺度。“批判”这一观念起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它的基本含义是分析与否定。社会批判是一种现代现象,是对社会中一切不合理事物的分析、否定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