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姜璐 《学理论》2013,(12):289-29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研究即将到来的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挑战,专门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提出了21世纪教育必须围绕学生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或未来教育的大支柱来重新设计,强调学生应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基于此,结合《马哲史》课程学习,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其与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马哲史》课堂的学习方法收获、现阶段学习方法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式这三个方面来简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力,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新的要求,以增新、补充、拓展、提高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将这四种学习作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学习支柱。那种不学习、不更新知识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人们在2t世纪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
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制定了民族教育的目标、指导思想、具体办法等,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民族理论与政策,对《决定》进行科学理论分析与解读,提出对民族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如下:提升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连片扶贫、精准扶贫的科学匹配度;推动相关配套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加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责制。  相似文献   

4.
人的职业观通常决定人的职业取向和人生作为。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任务,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 职业观是人的一种生存观。人必须在社会上生根立足,必须讲生存,必须讲究生存意义。生存活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活动是生存活动的内容和发展。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人民提出了一个大命题——“学会生存”。它将人的学习、职业和生存完全联系起来。这启发我们: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教育职工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在生产活动中,将正确的职业观点、坚强的职业意志、高超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一书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操作原则和额外压抑的作用,资本控制和统治方式的改变;阐释了心理学与社会政治哲学的密切关系,心理化与政治化的双向互动;揭示了本能与爱欲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基础。他试图将马克思主义宏观层面的社会动力学与弗洛伊德微观层面的心理动力学勾联起来,把人的社会生存与生物生存统一起来,以说明人与人类社会的诸问题,培育新人,塑造新的革命时代。这就是《爱欲与文明》一书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沪宁,1955年10月生,山东掖县人,1981年获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方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管理学会理事长等;著有《国家主权》、《比较政治分析》、《行政生态分析》、《反腐败—中国的实验》、《美国反对美国》、《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民主政治》等专著和学术论文两百余篇。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1,(13)
中国 李鹏总理签署世界儿童宣言 国务院总理李鹏3月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詹姆斯·格兰特先生专程从纽约赶来参加了仪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生中已占绝大多数。而这一代人自律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现代化的进程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决不容忽视。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是独立自主性,亦即自律性。并且宣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终生的自主学习者”。自律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必然归宿、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6)
从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民大青年报》的发展和实际出发,分析了高校校园报刊在新媒体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生存现状,提出了打造特色校园报刊的应对举措和解决制约校园报刊发展问题的思考,展望了高校校园报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陆杰荣教授男,1957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现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外国哲学。从事哲学的教学和科研以来,共出版专著和译著8部,代表作主要有《哲学境界》、《哲学的性质与机制》等,近期出版的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与境界》、《当代外国哲学真理观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外国哲学》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1.
刘振琴 《学理论》2012,(22):241-243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显现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迷茫”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贯穿“三生教育”,通过加强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加强生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加强生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吴宏政教授1973生,黑龙江青冈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吉林大学学报》《学习与探索》《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揭示了腐败的所有制根源;要求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提出了共产党人廉政的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阐述了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共产党人廉政的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教育。《共产党宣言》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  相似文献   

14.
高校应急生存教育课主要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存知识、生存意识、生存技能为主,促进学生在生存教育方面有知识性、精神性、身体性和社会性的提高,课程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高校《应急生存教育》课程开发实施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灵活的教学评价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其课堂教学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窘况。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基础》课在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与不足,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学习座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京常务理事本刊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京常务理事于1月12日召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学会会长江流教授主持会议。与会同志高度评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及其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努力使全体市民"学有所教",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拟在通过分析国外教育发展新趋势和总结国内先进地区教育发展的新经验,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化学习,加快我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的会刊。自今年起同中国工运学院合编,在广大热心的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现在第二期又与同志们见面了。今年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各分会秘书长会议和今年五月在湖北武汉召开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的二次代表会议,就如何办好《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广泛地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在这里向广大的读者和作者沟通一下情况以便共同办好《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真     
《民主》2004,(3):47-48
民进上海市委会研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月14日,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办,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和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协办了“民进教育论坛第二次会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上海市副市长、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严隽琪,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的教育行政领导、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第一线的管理工作者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从理论、政策尤其是操作层面提出了一些好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加快编制和出台《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条例》;建立《上海市中小学建设标准》的修订机制;建立“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基金”;建立科学规范的市和区县两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科学、透明、公平的专项经费拨款制度及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刘诚,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劳动法学会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法;论文《社会理性与社会保障法》获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论工会代表诉讼权》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第八届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曾先后在东京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经济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法学院与劳工教育研究中心等举办学术讲座;在劳动合同立法期间,积极宣传推动《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