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并呈现出稳态化的态势;不同阶层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整合,协调各阶层利益,减少阶层冲突,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阶层分化带来的影响,探讨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具体机制,以期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总体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特点已引起一系列的结构性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表现在政治结构上就是政治距离.政治距离影响了社会各阶层对政治生活的关心度、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各阶层获取敢治资源能力.从社会资本视角切入,社会资本对各阶层政治距离的影响因素表现为:信息交流与获取决定了各阶层间的流动性,高阶层的影响决定了各阶层间的政治距离,阶层社会信用决定了阶层之间的政治距离,阶层间的政治距离强化了身份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阶层分化考验党的执政和社会建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方式和机会的变迁,社会利益关系变得非常复杂,阶层分化愈来愈明显。阶层分化体现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然而,社会分层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面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阶层分化给党的执政带来的新问题,迫切要求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体制、政策创新,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现实社会中间阶层的办事员阶层(含部分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因其相对数量多,占有一定的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此在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结显示,1.办事员阶层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2.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与此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办事员素质,扩大办事员队伍,为办事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张力能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社会流动,优化社会结构,增强社会一体化,对社会和谐形成积极影响作用。但分化的各阶层地位角色分配差别所形成的不同利益现状和要求以及分层本身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对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形成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倒金字塔式社会力量结构,分配机制不公平形成阶层之间的认同障碍,分化的急剧发展引发负面社会心理,不断增加和外显的社会矛盾加大阶层摩擦。两个方面的影响既是共生关系,也是此消彼涨关系,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推进积极影响,抑制、消解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仇富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仇富与其说是对富人的仇视,不如说是对社会诸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仇富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先富阶层的失范行为,富人鲜施慈善,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等.要化解仇富心理、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财富;合理转移财富,切实帮扶弱者;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机会控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培育文明进步的富者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所得税调整看社会公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可以看到其本身对目前我国社会的作用日益增大,近期个人所得税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源于我国25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而个人所得税率却未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侧重点在于社会公平性。因此,文章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对主要纳税阶层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公平、完善法制的深远意义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旧的社会资源占有基础上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原有的社会阶级阶层不断分化,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出现了,这种变化使社会结构更趋复杂化、多样化。可以肯定,这种分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继续进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方法.阶层分化中利益格局的深层调整特别是分化机制"梯度"性而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阶层分化中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利益关系,国家应坚持在阶层分化中的公共性立场,主导阶层分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财政支出在阶层分化中的积极作用,保持意识形态建设与阶层分化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政治系统不同阶层的容纳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宁 《学理论》2013,(11):220-221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但是其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其原因在于:传统就业观、社会观念的影响;当前社会对职校毕业生的待遇较低;职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优势显示不出来;职校本身的问题等。因此,通过清晰了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所在,从而相应地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职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等方面来完善相关制度和发展条件,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阶层分化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但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层间利益矛盾和冲突显性化、底层认同扩大化、阶层结构发育滞后等问题,也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阶层分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1)优化阶层结构,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中的中间阶层虽然负有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的期望,但在发育、壮大过程中存在功能变数。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将中间阶层简单地看作阶级或群体都不适宜。界定中间阶层的标准要突破传统的资产局限,赋予中间阶层多元的社会属性。中间阶层是社会骨干阶层,而不应当将它看作社会精英阶层。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辨析,关键在于把握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分化不断深入这两条社会转型线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流动的光谱上,最左侧是流动通道完全开放,偏右侧是阶层固化,最右侧是流动停滞。阶层固化按其生成原因可分为"身份型"与"资源型"。中国的社会流动变迁表明,"身份型"阶层固化是社会流动整体性固化,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改变,而"资源型"固化是社会流动结构性固化,可通过体制内的政策弥合与机制创新逐步消解。"结构性"阶层固化表现为"两通畅两封闭",即中层向上与向下流动的相对通畅,下层向中上层,上层向中下层流动的相对封闭。其内在属性决定利益受损群体向上流动的困境,与利益被保护群体维持优越现状向下流动的阻滞。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面是良性的,而阶层固化是局部的,从属于良性社会流动状态之中。形成"结构性"阶层固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以政治学的维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倾斜于城市、沿海区域与垄断行业的集中式发展战略,因此,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与公共权力规范化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何为 《学理论》2014,(32):19-20
腐败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已经将腐败问题上升至"亡党亡国"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源自改革开放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各个领域的侵蚀,另一方面源自中国在转型期自身体制的不健全、领导干部阶层权与利的变动、封建糟粕思想的影响、权力主体对职业功能的认同危机等。  相似文献   

15.
曹冬冬 《学理论》2012,(3):14-15
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在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中,阶层固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消除阶层固化,缩小贫富差距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教育、就业两方面分析,找出阶层固化影响贫富差距的主要途径,从而提出消除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凸显。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阶层矛盾扩大化,这就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保持社会稳定,而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只有做到了阶层和谐才能让社会稳定,因而如何做到阶层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层,是一个阶级概念,也是一个身份地位划分的概念.城市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城市人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可以说是自城市发展之初就存在的.城市社会分层不仅仅具有一般社会分层的共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更表现出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城市社会分层不简单地体现出一种身份差别,它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地位标识.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社会分层即为其提供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不同阶层的人群间冲突加深,影响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8.
李帅虎 《学理论》2009,(28):4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一个低收入阶层,促进这一阶层向上流动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阶层由于发展性消费不足和诸多外部因素形成了向上流动的困境,单靠政府调节收入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在分析此阶层向上流动困境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保障低收入阶层住房、医疗和教育需求,改革不合理的教育政策,降低低收入阶层的发展成本,增强此阶层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其向上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增进社会认同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今社会认同存在缺失的危机,从社会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当下社会认同缺失的原因,比如,阶层分割、利益分化、认识分歧、行为分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增进社会认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思考,包括尊重认同主体的多元性、彰显认同内容的历史传承性、引领认同方式的多样性等等.  相似文献   

20.
孙东河 《学理论》2011,(27):50-52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迁,形成了新的阶层和社会群体,大量社会组织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且对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公民社会理论的深入考察应当是一件极具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