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队》1997,(5)
遵守保密纪律的周恩来做好领导干部自身的保密工作,我们党有着光荣的传统。周恩来总理堪称是全党各级领导干部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楷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周总理的办公室里电话一个接一个,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除了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无论是邓大姐,还是...  相似文献   

2.
1941年6月,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的机要人员得到一份刚刚翻译成俄文的绝密情报.这份电报是周恩来从重庆发给中央的,内容是德国要在6月22日进攻苏联.很快,情报被交到一名苏联红军的高级军官手中.在德国进攻苏联前夕,这份起着拯救苏联作用的情报由阎宝航转交给周恩来.  相似文献   

3.
杨飞 《党史纵横》2013,(10):44-47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持常务工作的周恩来,倾心竭力协助毛泽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更为战争取得胜利和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从夏衍坐牢8年半说起20年代后期,周恩来秘密进入上海,主持党的实际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潘汉年(第一任文委书记)了解到夏衍(沈端先)的情况。以后布置过几件重要任务(包括由夏衍代替周恩来和中共秘密党员杨度的单线联系)。但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在1937年全国抗战的前夕。夏衍从事文艺工作,后来从事新闻和文化方面的统战工作,都是间接、直接地接受周恩来的命令。在几次重大的转折时期,一次是1938年从电影戏剧领域转向新闻、文化的统战工作;其次是40年代初奉命到港澳开展工作;第三次是从香港返重庆时协助周恩来担任…  相似文献   

5.
抗美援朝期间,周恩来在担负新中国繁重的经济和外交工作的同时,直接筹划志愿军赴朝作战。吴小宝、曾长秋同志撰写的《周恩来对抗美援朝战争所作的重要贡献》一文,对周恩来对抗美援朝战争所作的重要贡献归结为五个主要方面:一是及时组建东北边防军;二是参与制定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三是秘密访苏要求军事援助;四是组织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战争;五是领导停战谈判斗争。并对五个方面的贡献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与希特勒为了各自的利益——避免过早发生战争并划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于莫斯科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周后,9月1日清晨,希特勒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国内一些荒诞不经的事件便接连发生。  相似文献   

7.
百花园     
《湘潮》1998,(4)
周恩来在大连的一次遇险(冯婧)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前夕,在上海工作的周恩来乘日本轮船前往大连,打算从这儿乘火车经哈尔滨前往苏联参加“六大”。由于邓颖超要列席大会,故而也一同前往。周恩来夫妇住的是头等舱,而穿的衣服比较朴素,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除了就餐外很少到舱外活动。因为当时的日本轮船上,不但有警察,还有密探。船过青岛时有短暂的停留,周恩来夫妇在青岛市区吃过午饭后,买了一大叠报纸带到船上来。这引起了日方侦探的注意。船到大连,他们正准备上岸时,周恩来遭到几个日本警察盘问,虽然周恩来对答如流…  相似文献   

8.
李琦  陈晋 《新湘评论》2020,(4):54-56
1949年6月26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率一个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他在苏联呆了足足50天,此行的目的,是争取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支持。刘少奇还向斯大林提出,想利用“在莫斯科的短短时间学习苏联”,并列出了一份庞大的学习清单,包括苏联各种国家机构的设置、苏联经济的计划与管理、苏联的文化教育政策、苏联共产党的组织与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等,几乎囊括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册有多篇文稿涉及抗美援朝战争,清晰地展现了周恩来在抗美援朝战争决策和战争第一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重要贡献:朝鲜战争爆发后,代表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外交反应,此后又在着手开展应战准备的同时,不断通过多种外交途径与美国当局和有关方面沟通,表达赞成"和平调处"朝鲜战争的意见;领导组建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的工作,为之后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了关键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代表中共中央赴苏联协商援助问题,并多次与苏方沟通,争取到了苏方的援助和支持;当1950年底联合国通过印度等13国提出的停火议案时,同毛泽东一起,在表达和平愿望的同时,识破美国以停战为幌子争取喘息之机的战略企图,作出拒绝接受停战议案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尹心田(1903年-1998年),河南南阳县人。1921年投入冯玉祥的“模范军”,1926年,随冯玉祥将军访问苏联,人苏联基辅军事学院留学四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秘密地下党员。曾任冯玉祥部队装甲列车司令、汾阳军校教育长。1935年,任冯玉祥办公厅上校交际处处长。1941年任第33集团军少将高级参谋。淮海战役前夕,协助张克侠、何基沣策动59军、77军前线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中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受政府委托致电周恩来,表示苏联愿与中国建交并互派使节。1949年10月3日,周恩来复电葛罗米柯,欢迎中苏立即建交并互派大使。这样,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有了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指出: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人民久已期盼的这个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而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直接导演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戏的,就是素有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  相似文献   

13.
赵祎楠 《世纪风采》2010,(10):23-29
在决定抗美援朝前后,中共领导人就苏联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之事,与苏共领导人进行了反复交涉。苏共中央最终决定派空军入朝作战,并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窦应泰 《党建》2009,(9):60-61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透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  相似文献   

15.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曾任周恩来的法浯翻译。在今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30周年纪念日前夕,吴建民应《环球时报》之邀,阱述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老海 《党建文汇》2006,(2):25-2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社会上突然广为流传开一份《周恩来总理遗言》,并且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手抄本,在亲朋好友中秘密传着。接着又流传到境外,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刊播了《周恩来总理遗言)。《周恩来总理遗言》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7.
王谦 《党史天地》2006,(4):10-15
1949年7至8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在中共外交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由于当时访问是秘密的,有关史料面世很少。这是中苏两党间第一次进行的高级会谈,意义重大。这次访问,对于促进中苏两党的友谊,创建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访问的缘起中共派员访苏,早已酝酿。1948年3月,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东渡黄河,于4月11  相似文献   

18.
《党史天地》2007,(7):55-56
“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的一系列秘密接触,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子湖畔,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一次秘密会谈。  相似文献   

19.
张正直 《党史博采》2004,(1):34-35,37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七十来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秘密抵达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灰撤江河里“碑”竖人心中周恩来纪念馆出版《丰碑》一本由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办,旨在宣传、研究周恩来的综合性刊物《丰碑》在周恩来逝世20周年前夕出版了第一期。《丰碑》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题写刊名,十六开本,彩印封面,设有《在伟人身边》,《周恩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