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蒋永青1958年,我国开始掀起“大跃进”运动;接着,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使以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尤其是高估产、高征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1958年“大跃进”边彦军一、"大跃进"思想溯源1958年的"大跃进"是不顾客观现实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左"倾冒进。1955年7月中央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认定主持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的邓子恢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犯了...  相似文献   

3.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的、带有全局性的失误。山东的“大跃进”同全国一样,使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记述山东“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危害,总结经验教训,对开创山东...  相似文献   

4.
当前浮夸之风透视陈子舜一提到浮夸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大跃进”年代的某些现象。可以说,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正是浮夸之风泛滥成灾的时期,从而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名词,它使我们的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早为人所深恶痛绝。然而,时至九十年代的今天,...  相似文献   

5.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迅速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不甚了了的状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其结果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口号提出时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国史和党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历史名词 ,它代表着一个时期。但在目前的研究中 ,对“大跃进”这一口号提出的时间 ,却一直存有不同的说法。鉴于这一时间是研究“大跃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和常识问题 ,有必要对其有关的说法进行辨析 ,以确定“大跃进”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 ,解释“大跃进”运动时 ,说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 ,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 ,把那时中央领导同志实事求是地纠正经济工作中的急躁冒进偏向 ,说成是所谓“右倾”、“促退”…  相似文献   

7.
一)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有三年“大跃进”时期,也有四年大调整时期。四年大调整时期指的是1961年到1964年。之所以要四年大调整,是因为我党在三年“大跃进”(1958~1960年)中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大刮浮...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孙保定人民公社作为我国农村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从它在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诞生,到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而逐步解体,存在了20多年。其间,党中央和毛泽东曾在政策和体制上对人民公社作过多次调整,但都没有...  相似文献   

9.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10.
在1958年“大跃进”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民歌运动。它在文化领域“大跃进”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新民歌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与毛泽东的直接提倡和大力推动分不开的。陕甘宁边区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带有浓郁陕北民歌色彩的作品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对民歌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毛泽东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给予民歌以特殊的关注。民歌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与上个世纪关于新诗发展的道路问题紧密相关。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曾就中国新诗的发展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党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与“大跃进”的发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与「大跃进」的发动程重阳1958年“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管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然而,分析它提出和发动的内在原因,却是不无意义的。本文主要是从党对国际环境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食堂的兴起与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食堂的兴起与解体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委员会1958年7月,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卢沟桥地区办起农村集体食堂133个,吃食堂的社员共7946户,33240人。农村集体食堂在当时所以受到多数人的响应,一是解放后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广大妇女大都...  相似文献   

13.
晓农 《党史文汇》2003,(2):37-39
让记录历史的胶片倒回40多年,回到新中国有着特别印记的1958年———一个热火朝天的“超英(国)赶美(国)”的“大跃进”年代。那一年,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群众的忘我劳动中一浪高过一浪,而某些干部却在这个高潮中肆意大刮浮夸风。于是,一场悲剧在河南省唐河县发生了———悲剧的主人公毕可旦,原籍山东省荣城县石岛镇。这个念过3年私塾、民兵出身的青年,于1944年在荣城县武装大队加入中国共产党,3年后先后担任了副区长、区长。建国初期在荣城县公安局任局长,后来调任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一处处长。1957年7…  相似文献   

14.
1958年,党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上犯有“左”的错误,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遇到严重挫折,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很大困难。陈云同志较早地发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问题。1958年12月他提议,不要公布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确定的1959年钢、煤、粮、棉四大指标。之后,他又指出四大指标是难以完成的。这些正确意见,当时没有受到重视和采纳。 1959年6月,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同志在因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8年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中诞生的人民公社,在走过了26年后于1984年最终解体。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或停滞,中国农民的希望或苦难,都直接与人民公社制度有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亲历了人...  相似文献   

16.
1958年至1960年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让刘少奇痛心疾首,他开始反思这场运动,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意见和观点,尽力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作出了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陈云与困难时期的粮食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天地》2007,(10):22-23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在粮食上高估产、高征购加上办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的浪费,再加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粮荒很快威胁着中国。在严重困难时期,陈云力谏从国外进口粮食,为度过粮荒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博览》2007,(12):13-16,27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德、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七千人大会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20.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大跃进”运动是在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和酝酿、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过程中发动起来的。那么,1956年的冒进与反冒进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