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河南省桐柏县“国防故事篓子”曹衍玉,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称誉为“故事大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她“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权威人士称,曹衍玉是全国讲国防故事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讲故事最多、年龄最大的“故事王”。  相似文献   

3.
姓名:曾省权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53年11月出生地:四川省蒲江县简历:1976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八年。1984年至1992年在省委办公厅工作,先后担任副处级秘书、副处长、处长。1992年下派到内江市隆昌县工作,任县委书记,1997年至2003年在内江市工作,先后担任市委常委、副书记、常务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2004年1月调任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05年3月任四川省公安厅厅长。中共十六大代表。最欣赏的人:诸葛亮最爱看的书:史书和人物传记座右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业余爱好:读书,而且是惟一爱好。我是四川省任命…  相似文献   

4.
赵启正 《时事报告》2012,(11):20-22
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中,若想成为一个被尊重的国家,首要的是它的文化能被世界喜欢,而不是有多少军力,甚至不是有多少GDP。军力是你自己的,越大人家越害怕。GDP再高,你也没有分给人家。小国受到尊重的例子有很多,你看一看,这样的国家必然是因为文化灿烂才被人尊重的。撒切尔夫人说了,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文化输出,没有什么重要的思想影响力。这固然与她的立场有关——她曾被称为“冷战先锋”,但是,我们也要问自己:我们为世界的思想宝库贡献了什么?今后我们要贡献什么?  相似文献   

5.
故事     
《上海人大月刊》2008,(7):51-51
  相似文献   

6.
故事     
小时候.听朋友爷爷讲过一个据老爷子说是他青年时候的真实的故事:说是在他们那个叫河沿庄的村落,很多财主是亦农亦商的,这倒有点像现代的农村提倡的多种经营模式。那些财主所雇用的人就自然兼具有长工、脚夫、机灵点的成为店伙计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7.
尚道 《台声》2007,(3):79-80
1914年,一栋美丽的洋楼出现在台北城郊圆山旁,基隆河畔。砖红的老墙,无声的留下昨日繁华的记忆,望外的窗,淡漠了时间的来去踌躇……  相似文献   

8.
阿颖的故事     
理财如今是一个挺时髦的话题。人们手里好象都有了一点钱了,可这钱又没有多到可以让人随心所欲的地步,于是便开始琢磨如何使这有限的钱生出更多的钱,如何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一天,好朋友阿颖就和我聊起了这个话题。阿领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双胞胎女儿聪明伶俐,夫妻二人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家庭年收入8万元左右,虽不算高,但由于前几年已将单位分配的住房买下,所以没有购房的负担;住所交通便利,而且离阿颖老公的单位很近,阿颖单位的班车也从楼下经过,置车并不在他们的消费计划之中。所以,他们的日子应该是过得很轻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故事     
<正>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福建代表团的69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认真议政履职,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期间,代表们经历了一些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事,有思想上的收获,也有情感上的升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发生在春天的故事,去感受那份真情,  相似文献   

10.
我与王开明相识缘于2005年深秋,当时将乐县组团参加在成都举办的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代表团一行十人,大家相处得特别好。也许是特投缘,我与开明常走在一起。下面,我就来说说他的故事。诚信经商创业起步提起开明,熟悉他的人都亲切称他为"老五仔",因他在兄  相似文献   

11.
涂料的故事     
黄媛 《今日上海》2011,(3):19-21
1916年,邵晋卿于百老汇路永成里建办振华实业公司,生产双旗牌厚漆,不到十年,它的自主品牌“飞虎”牌油漆已席卷全国,并越洋过海。1926年,飞虎牌油漆成功登上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并获得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12.
茶的故事     
黄媛 《今日上海》2010,(4):21-23
北京的朋友说,北京人喝茶认字号,买茶叶通常到固定的一家茶庄,所以老字号茶庄以北京居多,如张一元、吴裕泰等等。上海的老字号茶庄就少多了。朋友曾问:是不是上海人爱喝咖啡,所以老字号茶庄在上海不够旺?  相似文献   

13.
颜料的故事     
黄媛 《今日上海》2010,(8):18-20
上海马利工艺厂于1919年创立,其“马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西洋画颜料商标。1933年马头牌颜料就登上了在芝加哥召开的世博会舞台,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马头牌水彩画颜料已销往香港、南洋。  相似文献   

14.
锅巴的故事     
林长华 《传承》2010,(28):61-61
几乎每个家庭都知道什么是锅巴,尤其是经历过上世纪自然灾害和困难年代的农家人,对锅巴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年头,生产粮食的农家人稀粥都无法满足填肚之需,干饭愈显得可贵。偶尔过年过节,别说大米饭,就是那烧过火结成焦黄色的锅巴也是小孩子求之不得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春天的故事     
春耕,农民朋友一年里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不仅事关当年的收成,也关系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16.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7.
爱情的故事     
都市靓女冲破世俗偏见下嫁致残的农村籍战士,情也深、爱也真。一段不平凡的情感历程,谱写了一曲婉转动人的歌……一当杨新平带这美丽的姑娘  相似文献   

18.
纽约的故事     
在纽约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3位大陆来的女留学生,假期中结伴从美国不同的州来纽约游历。一位姓张的男生,在曼哈顿有一套公寓,趁他回北京探亲之际,3位女士住进了他的房间。凌乱的房间让人惨不忍睹,她们一致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打扫卫生。厨房放有一只布满油渍的饼干筒,她们几乎没有犹豫,就将饼干筒扔进了垃圾箱。她们近乎武断的认定,那是一只应该扔掉,而绝不可能有任何作用的饼干筒。  相似文献   

19.
水的故事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所谓茶,当然就是水了。试想,居家过日子,谁又能离开了水呢。然而,水让我们家伤透了脑筋,受够了苦难。直到改革开放,才彻底解决了世代吃水难的问题。我家住在乌鲁木齐县七道湾乡七道湾村,打记事起,家里便是吃小河沟里的涝坝水,那时水里虽然还没有工业污染,但人、畜、洗衣都在一条溪里,碰到下雨刮风,溪里便飘满了牛粪、羊粪蛋儿,挑回家的水浑浑的,只好用明矾澄清,有时沉下一层黄泥,有时还沉下游丝般的沉淀物,谁也不知道那是些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0.
信箱的故事     
提起郑大干,福州很多人并不陌生,不是因为他是画家,也不是因为他父亲郑乃珖名气大,而是他认真履行福州市政协委员职责。他不断向有关部门提"意见",常常上电视、报纸,成为群众的代言人。笔者电话约他采访履职故事,他欣然应约,表示随时都可以。笔者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