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狗咬人”说起王尔龄西方新闻学上出过一句“名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构才是新闻”。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比喻。现在姑且只就喻体来说,倒也并不尽然可信。在刚成为时间过客的甲戍年(狗年)里,“人咬狗”的新闻见过一条,起因仍是狗咬了人,被咬者以牙还牙...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地大力打击狗患的今天,“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新闻学的命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仅一个北京市,不到一年时间,狗咬人已经超过10万起,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并不只来自一个城市。“狗咬人”这个曾经不再是新闻的新闻,在今天何止仅仅是新闻,简直就是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3.
狗咬人·人咬狗梅次奇事年年有,不及今年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谁也不怪的程度,新闻界最近流传的一个术语的颠倒,即可作一佐证。过去我进报社大门,首先听到的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术语。于是在采访中,千方百计去寻觅"人咬狗"式的新闻。可是到...  相似文献   

4.
随便翻阅报刊,会发现不少有关廉政、秉公办事一类的“新闻”。如某地在粮食收购、棉花收购中不给农民打白条;某机关工作人员秉公执法,不循私情;某领导干部拒收贿赂若干次、拒绝公款宴请若千次等等。此类“新闻”见多了,总让人生出一些异样的感觉。 新闻界行家曾这样解释“新闻”的涵义:“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  相似文献   

5.
姚江  黄祥 《民主与法制》2021,(14):34-35
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浙江名诸暨市却出了这样一个新闻:狗既没有咬人,甚至都没有碰到人,只是长得比较吓人,结果被吓者从电动车上跌倒且伤势严重。这样的情况下,狗主人有责任吗?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回家的路上,不料被一只小狗“相中”,突然窜到我脚跟前,用鼻子嗅我,时不时还张开它的嘴巴咬我的鞋,生怕它在我的腿上也留下牙印,以示留念。随后狗主人老远地喊:“XX,听话,快过来!”原来是跟狗说话呢!“没事它不咬人,你走你的,别理它!”虽然狗主人这样要求我,可是我哪里敢动啊,那只狗就在我脚前挡着我的去路。  相似文献   

7.
椰乡狗肉     
在我童年的时候,没有听说什么“狂犬病“,乡下几乎家家都养狗。从小狗一买进家,我就盼望着它快快长大。那时,乡下养狗不象如今的城市养狗,是一种精神需要,而是一种物质需要:一是为了看门防盗,二是为了吃狗肉。此外,养小孩的家庭,小孩一拉完屎,主人吆喝一声,狗勤快地跑来,不但把地上的屎清理干净,还伸出长长的舌头把孩子的屁股舔得干干净净。一般说来,狗一养大(俗语:“上杀“)就杀掉,再买一只小狗来养。俗话  相似文献   

8.
繁星 《民主与法制》2013,(34):66-67,46
狗咬人,谁担责?“饲养人!”不少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可如果咬人的狗是流浪狗,找不到饲养人又该咋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是不是可以归责他人?这不,一只流浪狗窜入校园伤人,“咬”出来一场官司。把这个难置抛给了法律。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五个统筹发展”的今天,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重新反思和考量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想一想能否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前些日子冒出的一些新闻,就值得思忖和探讨。《南方周末》报道:湖南株洲市委、市政府“不惜代价开全国之先河”,让全市环卫工人放假两天,要看看“没有环卫工人,街头卫生啥样”。这个举措被人称为“臭城计”。这个让株洲瘫痪了两天,成为一个“垃圾王国”的创意,来…  相似文献   

10.
有位在沈阳的法律工作者写信给《安徽老年报》,对他们的编校质量备加赞扬。他说他经常给各报投稿,解释法律条文,但错漏甚多,读者责问他,使他有苦说不出,而安徽老年报登了他不少次,却一个字也没有错。这真是“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倒是新闻”了。巧的是最近在《法制文萃报》上又看到广州一律师事务所状告出版社与书店的消息,因为他们出版发行的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错漏千余字,以致引用时发生歧义。这两则消息只是许多事例中的并不典型的事例,现在有些出版物特别是非法出版物错漏之多,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简直是触目皆…  相似文献   

11.
狗管钱包     
为了防止上街买菜时钱包被窃,郑州一位老汉想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将钱包挂在家养小狗的脖子上,人走到哪里,狗跟到哪里,自己要用钱了,尽管放心取用;小偷如要偷钱,面对的是狗的吠咬,谁还敢动手!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我会说话小明教他的鹦鹉说话:“我会走路。”“我会走路。”鹦鹉跟着说。“我会说话。”“我会说话。”鹦鹉说得惟妙惟肖。“我会飞。”“你吹牛。”鹦鹉毫不迟疑地说。一个农民在邻国买了一只好看的山羊,他为了逃避关税,就把羊藏在汽车的后备箱里。边境上的官员说:“请您打开汽车后备箱。”农民掀开后备箱,山羊抬起头看着他们。官员问:“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我的狗。”“是吗?有角的狗?”“我不管他的私生活。”一位顾客走进一家餐馆,把大衣挂进衣帽间,然后坐到桌子旁,要了一份牛排。侍者从厨房出来说:“对不起,牛排没有了。”顾客又要了…  相似文献   

13.
看到那个逼三轮车夫给狗下跪磕头的“城里人”终于被依法拘留的消息(《车夫轧死小狗被逼磕头 狗主人遭拘留罚款》,黑龙江日报报道),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和解气,相反,一丝悲哀涌上心头。我并不能依据新闻所给定的零星信息,就能判断大庆这对“狗主人夫妇”就一定是富人,只不过,身为城里人,在面对相对弱势得多的农村打工者时,这对夫妇充满着浅薄而又可怜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相对于他们更高级的优越感的压迫下,越发地显现出病态来。因此,当能够体现出自己强势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无耻和缺德的举动来都不令人奇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对夫妇…  相似文献   

14.
“企”字的组成是人 加上止字,也 就是说,企业没有“人才”就无法经营下去,所以常有老板问我:要如何留住企业内的“人才”? 我认为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真正影响人才去留的因素是企业文化。一个能让员工留下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人物语录:“别人都觉得环卫工作不起眼儿,可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我的工作,与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有关。” 47岁的魏萍是长春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她深深热爱着自己的职业,一拿起扫帚和铁锹,整个人都会精神起来。她最喜欢的感觉,就是走在宽阔整洁的大街上。“感觉心里特舒坦”。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下班回家,快到家时,在人行道上看到两位遛狗的女士,其中一位满意地对另一位说:“蛮好蛮好,两家头一人撤了一泡污。”意思是两只狗都将屎排掉了,所以很好。很明显,不少人遛狗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豢养的狗将屎尿排在公共场所,对这种自私行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觉得意。与此同时,有许多清洁工乃至普通居民在认真地捡拾狗粪蛋,他们倒在替那些不文明的遛狗者“打扫战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是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的金钥匙.但建设智慧城市不能取代传统的城市管理.马路上的垃圾,下水道的淤泥,不靠环卫工人一铲一锹地清除,还有什么“智慧”让它不翼而飞?海南的城市管理需要与时俱进、锦上添花,但目前更需要雪中送炭、提高品味.该升级的要升级,升不了级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相似文献   

18.
<正> 2003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报道:湖南株洲市委、市政府“不惜代价开全国之先河”,让全市环卫工人在12月5日、6日放假两天,要看看“没有环卫工人,街头卫生啥样”。这个举措被人称为“臭城计”。这个让株洲瘫痪了两天、成为一个“垃圾王国”的创意,来自该市新老领导的一个策划,老市长跟现市长一说,市长也觉得好,就这么办了——决策了,并付诸实施了。领导们最终认为行动策划得出神入化,“比组织卫生检查、开展环卫  相似文献   

19.
逸闻趣事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可是,英国一名盲人咬自己的向导犬不仅制造了一条花边新闻,而且导致自己被捕上法庭。警方近日说,此事2月8日发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目击者说,在一家繁忙购物中心外,现年34岁的戴维·托德不仅下嘴去咬狗头,而且不断用脚踢狗。两天后,警方逮捕了托德,并指控他虐待动物和破坏安宁,他不日将被送上法庭。今年8岁的向导犬被交给了盲人向导犬协会。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检察官酒后脱光衣服,飞速穿过一个停车场,不料错误跳入一辆陌生人的汽车内,最终进了监狱。现年28岁的阿尔伯特·塔斯克在门罗县担任助理检察官。上…  相似文献   

20.
没有绿卡,我也要离婚5年前,骆小婷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美国华裔,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思,年轻的骆小婷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于是在国庆节与这位华裔结婚,并且来到了美国纽约。“我先生对我真是很好!“最初来到纽约的2年时间里,因为先生有自己的电脑公司,收入很好,于是她几乎都是待在家里,养养狗,要不就是上网,看看欧美,香港的娱乐新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年,婚姻让骆小婷对自己彻底地失望了,她不止一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