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宜 《党政论坛》2008,(5):10-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制定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的施政方针和政策,使边区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达到了政治民主、经济自给、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状态,出色地完成了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从现代管理的"善治"角度出发,考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施政内容、方法,有助于认识和总结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经验,为当今政府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政权。本文拟对“三三制”在陕甘宁边区的实施情况和问题作以下概述。 (一)三三制实行前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就建立了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随长征红军到达陕北,11月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4,(12)
谢觉哉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一八八四——一九七一),湖南宁乡人,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一九三四年参加长征。他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等职。建国后,他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党的八大,谢觉哉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八届十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横行时期,他忧国忧民,心情抑郁,不幸于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五日逝世,终年八十七岁。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是谢觉哉诞辰一百周年。本刊选载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谢觉哉传》中的两节,作为对这位优秀共产党员诚挚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并以此将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农专政的苏维埃阶段、边区“三三制”的民主政权阶段、党派协商的联合政府阶段、建构人民民主政权的人民政协初创阶段,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这个时期探索人民民主道路的重要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建设寓于现代国家建设,才能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人民民主制度,走好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民族战争,还开展了扎扎实实的民主建设.颁布了民主施政纲领,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制订了民主选举制度.形成了民主合作机制和民主监督体系.这不仅为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天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  相似文献   

8.
钟宜 《党政论坛》2008,(3):10-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这一讲,讲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极端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  相似文献   

10.
梁星亮 《理论导刊》2005,2(7):62-6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的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历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实验区”,创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向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为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执政理念有显著的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必须以为人民执政为基础,以靠人民执政为动力,以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和归宿。而这必须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当前,应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化,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培育人民群众参与能力的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我们党就领导人民进行过选举活动,不仅丰富了当时政权建设的内容,而且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毛泽东同志早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十分重视选举工作,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不仅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而且选出了由毛泽东任主席的63人中央执行委员组成的临时中央政府。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更加重视民主政权建设和选举问题。1937年进行了县、区、乡各级民意机关的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五·四”以来,民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奋斗,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了剥削,做了国家的主人,从此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权利。这是“用穷人的民主代替富人的民主”,是“民主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大扩大。是假民主变为真民主”(《列宁选集》第三卷第713页)。资产阶级民主的虚假性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面前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曾在解放区流行的歌,建国后,又迅速地唱遍了全国。许多老年入和中年人都熟悉那首歌的欢快的达律和动人的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呐,共卢党的恩情说不完”。人们热烈地传唱这首歌,是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有了一个热爱人民的政府。这个政府的形象不仅是可敬的,而且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在这个政府的领导和管理下,天空晴朗,人民欢乐。现在,人民政府已经走过了四十几个春秋了,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引导下,人民政府办了无数为人民谋幸福的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  相似文献   

15.
陈莉 《学理论》2012,(4):46-47
沈钧儒先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忠实盟友,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撷取解放战争时期沈钧儒反内战促和平、为建立民主和平自由新中国的奋斗过程,揭示他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发展和胜利所作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陈建 《党政论坛》2012,(6):32-34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而提出的政府改革模式,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  相似文献   

17.
刘新成 《民主》2011,(7):7-8
作为参政党,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最好纪念.是探讨在今天的形势下.如何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事业。搞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传统,但各个时期统战工作有着不同的内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统战,同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甚至和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不同,所以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参政党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 80周年华诞。 80年来 ,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富强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举世公认。人们对于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民主政治不懈奋斗的历史极为钦敬 ,但对于党在建国后为人民民主所进行的孜孜探索 ,真正了解的却不多 ,致使一些人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产生了不应有的偏见和误解 :似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以后不主张民主和不喜欢民主 ,不要民主政治。特别是对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教训的片面理解 ,更加深了一些人的这种误解。真实情况是党在建国后不仅在为民族的富强而奋斗 ,而且对人民民主也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陈建 《党政论坛》2012,(11):32-34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而提出的.政府改革模式,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巨大胜利的时期,此间斗争错综复杂,情况瞬息万变,但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就是建什么国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中国共产党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战后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