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社会现象,各国人民都对其深恶痛绝,期望能从根本上扼制和防止这种政治瘟疫的滋生和蔓延。而要有效地扼制和防止腐败,必须深入研究腐败发生的行为机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同以下因素有关:1.动机因素。即腐败者的主观因素。根据包容的内涵和特点,引发腐败行为的动机主要有两种;经济利益驱动。腐败,就其大量的表现形式来说,多为经济腐败,即权钱交易。因而,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利益驱动就成为引发腐败行为的首要因素。权钱交易的买卖双方之间,有钱的一方让渡给对方的是金钱,有权的一方凭…  相似文献   

3.
张维迎 《各界》2014,(5):31-31
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百度搜索,有关腐败的新闻就有近百万条。腐败的种类五花八门,政治腐败、官员腐败、公司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甚至足球腐败……举不胜举。但有一类更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的腐败,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4.
程士华 《党政论坛》2011,(12):26-26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5.
治理腐败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越兰 《理论导刊》2001,(12):36-38
本文通过对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和原因分析,阐明制度的差异决定腐败程度的差异。认为中国的腐败,属于制度性缺陷腐败。根据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制度缺陷,提出通过不能为、不必为、不敢为、不愿为的制度创新综合治理腐败。一、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中。人们常说的腐败包括很多种行为,比如,行贿受贿、官倒、挪用公款、贪污、用公款吃喝嫖赌、公费旅游等等。纵观种种所谓腐败行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具有经济人特征的代理人凭借委托人授予的权力,用非…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层腐败是一种“吸纳式腐败”,即腐败行为主体能动地吸收容纳人情关系的非正式交换要素,完成腐败的非法利益交换;它根源于利益而非人情,包括利益吸引、人情吸纳和利益交换三大环节,人情吸纳是其中关键环节。城市基层腐败的权力资源体现在城市基层干部的行政审批权、人事话语权、行政信息权和行政裁量权当中。当事人在利益吸纳人情过程中往往注重时空、方式和中间人选择,持续性的腐败社会交换最终形成交换规范秩序。“利益吸纳人情”的根源在于公私要素的间接社会交换,功能在于规避腐败利益交换的风险,后果是特殊主义对普遍主义原则的消解。因此,城市基层腐败治理重点须强化权力和人情的双重规制。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一种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类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理论界对腐败的界定和成因并未达成共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腐败是理性的个人经过高度精密的利益计算和反复权衡之后的结果,是经济人的原则入侵政治和社会领域的表现。腐败并非仅仅存在于公共的政治领域,任何职业和个人都存在腐败的可能。从源头治理腐败,需要根除滋生腐败的社会文化土壤,培育完善的道德和法律体系,增进个人的道德情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的大量廉洁奉公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8.
试论权力腐败与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一个窗口无时不在透过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反映着我们党的形象。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树立一呼百应的威信,必须从消除腐败的源头制度抓起。一、权力腐败的表现滥用权力,是当今少数领导干部的一大通病。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症状:一是权力私有家天下,…  相似文献   

9.
李海星 《党政论坛》2008,(13):43-44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具备一般文化形态的建构要素,自身表现为一种开放的存在体系;作为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一种战略举措,廉政文化又具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意义。因此,廉政文化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个重要目标,同时又是整个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保障机制。如果说存在腐败文化,即一种系统的倡导腐败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运作机制,那么,廉政文化就是它最直接的反面。这就是说,廉政文化首先在实践中向人们提供—个明确的行为标准,在价值判断中回答什么行为是廉洁,什么行为是腐败。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从战略上把握腐败的特点,不是指从微观上、个案上,而是指从宏观上、从腐败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关系上来把握腐败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及其重大影响。在现阶段,能否这样认识问题,关系到能否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进行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点一,从腐败自身的活动状况看,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客观条件所决定,现阶段的我国腐败呈高发蔓延态势。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就其产生的原因来讲,利己主义思想的恶性膨胀和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危及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毒瘤。加强腐败与反腐败理论的研究,对于消除腐败,保证人民政权的长治久安,尤为必要。在理论界,存在着几种不正确的关于腐败根源的观点,现择若干有代表性的观点,简要分析之。一、“公有制腐败根源论”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是产生...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焦点和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抓到底。一、腐败问题剖析什么是腐败?腐败的特点是什么?腐败有那些表现?腐败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我们在反腐倡廉中应首先弄清楚的几个问题。(一)腐败的特点。1.普遍性。一些部门及其公职人员依权勒索,收受贿赂,铺张浪费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回扣等,较为普遍单位之间互相攀比和利益驱动,腐败现象的易发部位增多,范围扩大,频率加快,层组升高,危害面扩大,成了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2.行业性。利用行业行为或行业手段,巧立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对于中国古代腐败和反腐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多偏于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汇集,而较少有人对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经验的总结。站在这一视点,作者透过中国古代繁杂的历史材料,总结探讨了中国古代腐败和反腐败的特.或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腐败和反腐败的诸多启示,并对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谈腐败的法律防范先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腐败的滋生蔓延,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腐败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开展反腐败斗争。一、当前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和特点1.利用权势,挥霍公款...  相似文献   

15.
从“腐败链”的产生看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腐败链”的产生和形成是不争的事实。它是当前腐败表现的新特征。它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前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砸碎“腐败链”刻不容缓。本文拟通过分析“腐败链”的现象、原因来论证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一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来对世界各国腐败状况进行测量和对比,为评估一国或地区的腐败情况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这些指标体系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衡量腐败的指标主要有透明国际的腐败认知指数和贿赂指数、世界银行的腐败控制指数、世界经济论坛的非法支付和贿赂指数等。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些指标体系,但没有对其做比较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这些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原因腐败一词原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俱始纳粹状态的蜕变和腐烂,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c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般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特指权力职能的蜕变。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存在于一切有阶级的人类社会中。在当今世界,贪污腐败已成为全球的公害,人类的公敌。它阻碍经济发展,引发民愤,造成政局动荡。新中国诞生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针对少数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问题,建国后第一年即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不久,又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8.
张宝林 《求知》2001,(2):14-16
腐败成本是指人们在权力与利益相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腐败是对公权执掌者非法行为的性质判断。而腐败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追逐和实现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追逐私利,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公私利益出现分化后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公私利益的对立和差别存在,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就无法避免。因此,追逐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以史为鉴,跳出“腐败周期率”陈永庆(一)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腐败就象毒瘤一样紧附于政治机体之上,产生着极大的负效应,严重地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翻开中国历史,上自夏商下至明清,每次王朝的迭复更替,几乎无不看到腐败的魔影,民国以降,腐败尤甚,从而使开...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3,(9):34-35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实上,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理想信念丧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开始的。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方面如果出现了问题,腐败就难以避免。因此,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