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确立共同的价值导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建构自己特定的主导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就是社会的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它能为全体社会成员确立其社会活动的共同价值导向和理想目标,使人们具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因而对于增强社会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进行引导,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得以确立。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意识形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地、自觉地科学合理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提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合理解释,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向;并凝聚社会力量和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发展。邓小平从多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阐述: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对历史问题要有定论、要向前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对于坚定不移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狯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并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王永贵  邱斌 《求知》2007,(2):41-42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六大以来,它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前不久,专家学者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背景和形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对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进展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随着整个世界范围内发生一系列新情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我们党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增强人们对党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的认同和忠诚度,巩固自身执政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3)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把握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何以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我们可以将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分为四个维度加以探讨,它们分别是:学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代依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践依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划分,能够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刻理解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何以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资源,与国家政权的稳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有其独特的规律,需要处理好创新与坚持、阶级性与包容性、国家政权的保障作用等问题,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海洋 《学理论》2015,(2):99-100
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执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掌握的主阵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人们的思想变革,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对此,应对策略是: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不动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好"意见领袖"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春虹 《学理论》2008,(9):30-31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党建工作的基层组织——企业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提供组织保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企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胡剑 《理论导刊》2012,(6):54-55,74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因素。文章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其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我们党继承过去优良传统,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机制、方法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打破了封闭、单一、沉闷的状况,呈现出开放、多样、活跃的局面.在思想观念上,西方与东方碰撞激荡,历史与现实传递转化,正确与错误斗争较量.在价值取向上,由封闭式的局限性趋向开放式的广泛性,由传统的一元化趋向现代的多元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这种纷繁复杂、多样易变的现状,对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世界动荡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既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注入了新的内容,也向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考察研究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调控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课题.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向,我们要顺应趋势,采取有效的调控形式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改革前"革命意识形态"的改造,建构出对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具有论证和动员功能的执政意识形态体系,其三个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很大的理论容量,也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杨正霞 《学理论》2008,(7):22-2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强调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有效发挥是其保持执政地位、获得合法性资源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造成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使我们党的社会整合能力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领导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党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明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划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20.
姚荣欣 《学理论》2008,(5):32-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