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从抗洪救灾前线回来的朋友告诉我:在那洪水肆虐的日日夜夜里,素不相识的人手挽手,肩并肩,顽强拼搏,勇斗洪魔,当“官”的和老百姓、将军和士兵、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互间最通常的称呼是“同志”。他说:“每逢危难时刻,一声‘同志’入耳,倍感亲切和激奋;‘...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两件事办得漂亮、利落,让人忍不住就想喝声彩,叫个好。 一件是天津的“大地走红”事件的处理。去年10月初,有艺术家在天津的水上公园搞了个叫作“大地走红”的大地艺术作品。万把红伞的铺陈,给天津人带来了很新奇的感受,也带来了一点小小的诱惑,由这诱惑而导致了一点没面子的尴尬,一万把伞几天丢光。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万把伞回来得也很快,10月下旬,“大地”又重新“走红”。这个“魔术”是谁变的呢?是天津市委。天津市的领导者们用的是“小题大作”之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滚滚而来,某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天马行空似的外出“取经”,取完了国内的“土经”,又漂洋过海出国取“洋经”,这确实让百姓感动。感动之余。笔者忍不住说几句闲话。“取经”是为了“念经”.无可非议。但是,时下不少人“取经”回来并没有“念经”的行动,实则是借“取经”之名,行“取景”之实,很少见他们带回什么“真经”,而  相似文献   

4.
近日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人指名找一位领导,谁知该领导部下只知道上司为“X长”,不知其名,一口回绝没有此人。事后,该领导颇为感慨:丢掉的不止是个名字和称谓,而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啊!为此,他大声呼吁:把“同志”请回来!我很赞赏这位领导的话,其实,从党诞生那天起,就把“同志”二字作为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纽带固定下来。战争年代,“同志”把我们凝聚起来战胜困难;和平年代,“同志”又成了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一声“同志”,就把人的感情拉近了,把人的关系纯洁了。在‘’同志”的称谓下,人变得真诚而友爱,善良而亲切…  相似文献   

5.
“你的孩子真听话,今后一定有出息”,“那个人在单位很听话,一定会受重用”——这里所说的“听话”,就是顺从、服从,领导和他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听话”的人一般给大家的印象是没有“刺”,容易驯服和驾驭,是人们眼中的“良种马”,好脾气,这样的人,人生道路就比较顺利,在事业上也应该是康庄坦途。  相似文献   

6.
鲁迅曾经剖析过“猛人”和“包围圈”现象,指出:“无论何等人,一旦成为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着的人,那结果该猛人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海龟”变“海带”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久。但是还很少有入对之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在我看来,这一现象是中国人崇拜美武教育,又不理解美武教育的结果。中国的学生出去转了一圈,并没有学到美式教育的真精神。他们回来后,除了多了一张洋文凭外,骨子里还是中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家伟 《党政论坛》2011,(21):64-64
眼下有两大“热词”,一是“心穷”,调查表明,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有专家指出,“心穷比口袋穷更可怕”。二是“怀疑”,怀疑成中国人生活方式,地方政府越来越不被相信,即使有些猜测事后证明不过是一场谣言,但民众仍一边倒的怀疑。今天,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世上原本没有桥,是因为人类生活的需要才慢慢有了桥,人与人的心灵间本无所谓桥,是因为情感的交融,才渐渐有了心中的“桥”。这里暧融融天边,已落下帷幕,现出这边孤寂的灯火。收工回来的测绘队员们习惯地拧开了电视,伴着电视里的话语声,有的人斜躺在床上,哼起家乡小凋;有的就着灯光,专心地整理着图纸。“大家好!”随着话音,一个身影映入大家的眼帘。“队长!”这些在浙江温岭已连续工作数月的安徽省地矿局测绘队的队员,对  相似文献   

10.
别再“刮风”平民出身的蔡鲁伦,经历坎坷。学的是银行专业,下过乡(曾因“右倾”思想在“文革”中受冲击),进过厂(下乡回来当过两年出纳),教过书(主攻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大部分的时间在银行第一线耕耘。他当过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1993年当选为全...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马棚失了火。孔子回来问:“伤了人吗?”没有问到马的伤亡情况。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民。”这些哲思,就是现代人本思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对毛主席的“老三篇”的学习。因为在党看来,无论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赞扬,还是对张思德、白求恩同志的缅怀,其核心都是为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目的,都是为了共产党人能:“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重视并不断倡导全党学习“老三篇”的根本原因。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对“老三篇”中所倡导的精神有了怀疑。因此,在新形势下,倡导重温“老三篇”,应澄…  相似文献   

13.
据说,过去联想电脑公司有三级总经理,称得上“总”的人有200多个,大家见面寒暄,一片“总”声。针对这一怪现象,去年年底,公司明确宣布,同事之间不能以“总”相称,连员工对总经理杨元庆也要直呼其名。其怪遂绝。 “联想”集团公司之所以下决心革除“总”声,上上下下直呼其名,无疑在于倡导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合作、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联想”人认为,干部与工人,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级与下级,仅仅是工作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不能只有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却没有上级对下级的尊重。“联想”去…  相似文献   

14.
“有用”的基本解释是:“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有功用、有用处”等。《庄子·人间世》上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鲁迅在文章《落花生》中写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自然科学上,“有用”也是一个常用的词,比如物理上的术语“有用功”和“无用功”。  相似文献   

15.
郭灿金 《各界》2010,(10):63-64
蔺相如智斗秦王,和氏璧有惊无伤。这段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完璧归赵”。 回来之后,蔺相如就成了赵国的民族英雄,他的职务也如同坐了火箭,从不名一文的门客一下子升到了上大夫的位置。这是个相当高的职务,是大夫中级别最高的职位。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看待“老实人?与“老好人”上,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以“老实人”代替“老好人”,或把“老好人”说成是“老实人”,使“老实人”的本质、人品被扭曲,吃了不少哑巴亏;而“老好人”呢?由于误当“老实人”用,却捞到了不少光环,得到了很多便宜。其结果,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受到影响,党的建设受到损害,党的形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7.
论“出事”     
王乾荣 《民主》2010,(9):47-47
中国人所谓“事”。一般指万物。事有巨细好坏,当然更多的是不大不小、好多于坏的寻常事儿。而关于一个人自身的“事”的说法,也大有意味。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这个发展的社会里,“发展”的意识似乎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仿佛都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君不见,现如今找对象要选择“有发展”的人,学生填报志愿要选择“有发展”的专业,毕业求职要选择“有发展”的岗位,就连几岁的娃娃,父母在培养其兴趣爱好之时也要考虑选择“有发展”的特长。发展是硬道理。求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没有发展就不会有进步,况且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从此意义上看,求发展并无任何不要。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虽然讲的是“求发展”,但想的却是“求发财”。在他们眼里、。C…  相似文献   

19.
胡锦华 《学理论》2008,(11):21-21
中国有两个成语:“人生苦短”与“度日如年”。其实时间照旧“滴答滴答”地前进,只是反映了人完全不同的两种心境。  相似文献   

20.
文学艺术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往往喜欢海阔天空地闲聊,容易慷慨激昂地发宏论。前几天,我们这些文艺界和在文艺界服务的人,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六中全会决议精神时,就有这样一些问题提了出来: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呀?耍“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人本身怎样“优秀”起来呀?“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某些人的灵魂究上怎么样啊?有个别文艺家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距离“有理想、有造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要求好象太远了吧……在热烈的讨论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