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诡计     
袁浩 《党政论坛》2011,(8):57-57
野狸猫的身上,会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足以对草丛中的小昆虫进行迷惑,让它们找不到方向。受到迷惑的小昆虫,往往会因为迷失了逃跑的路线而成为野狸猫的囊中之物。野狸猫还会把这种气味,喷射到小昆虫的洞里,让它们自动地钻出洞穴,野狸猫趁机将它们捕获。这是野狸猫的诡计。小昆虫们每每中计,在逃之天天中,反而成了野狸猫的美味。野狸猫的一生,就是靠着这种迷惑人的诡计而生存的。  相似文献   

2.
诡计     
野狸猫的身上,会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足以对草丛中的小昆虫进行迷惑,让它们找不到方向。受到迷惑的小昆虫,往往会因为迷失了逃跑的路线而成为野狸猫的囊中之物。野狸猫还会把这种气味,喷射到小昆虫的洞里,让它们自动地钻出洞穴,野狸猫趁机将它们捕获。  相似文献   

3.
老鼠是个坏东西,它不仅会吃掉大量粮食,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病菌与病毒,实属消灭之列.所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表达了人们对于老鼠的痛恶、憎恨之心.过街的老鼠要打,就是不过街的老鼠,譬如正蹲在某一瓷器上的老鼠也该打.但是,怎么打?这里面有文章.一种是因为老鼠而迁怒于瓷器,一气之下,把无罪的瓷器也打了个粉碎;一种是设法把老鼠引出,然后再治于死罪;或采取投药等软办法将其慢  相似文献   

4.
三、老鼠困毙与“度”的把 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事物原有的“度”,事物将会发生质的变…  相似文献   

5.
老鼠与巨债     
牟丕志 《党政论坛》2009,(22):58-59
老鼠靠借债办了多家企业。它被称为动物世界的企业家。其实,老鼠是一个骗子,它自己没有钱,靠借巨债办起了企业。它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入不敷出,老鼠就靠借债来弥补亏空。老鼠脸皮变得奇厚无比。它东骗一回。西骗一回,不久就变得臭名昭著,为大家所不齿。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喊打的声音不小,但喊者的心态未必相同。有的人抄起木棍,狠打下去,大有不打住老鼠绝不甘心之势。有的人则是助一声威,发一声喊,打得住老鼠,抑是打不住老鼠,也就不多管了。有的人则是看到别人打老鼠,不得不喊打老鼠,否则怕别人疑。:他和老鼠有什么亲政。毕竟,打老鼠的声势是造起来了,只是,还有一种伪装巧妙而危害极大的鼠害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就是普遍存在的借为集体谋利,实则中饱私囊的违纪违法腐败现象。从表面现象看,个人违纪违法,揩国家或集体的油,忆了自己,损公肥私,…  相似文献   

7.
动物牢骚     
老鼠:虎狼吃人,但人类却要保护它们,我们不吃人,人类却要消灭我们。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要上诉。老虎:把我关在铁笼里,我还是老虎吗?马:想骑就骑,何必老拍我们的屁股。啄木鸟:我们靠一张嘴去消灭害虫,但有人却靠一张嘴去充当害虫。羊:搞什么克隆羊,那我们还要不要祖宗了。  相似文献   

8.
不要说漂泊流浪是痛苦的,不要说弹花匠的职业是卑微的职业……我们就曾经漂泊流浪过,但我说:我们的人生轨迹中,不仅仅只写着:痛苦,我就曾经是一名弹花匠,但我说:我们所选择的职业虽平凡却也崇高! 真的,我这么说,并不是说风凉话。我们一肩扛一架弹花弓,一手握一柄弹花锤——那一张弓是成吉思汗所馈赠,是一张能够射大雕的弓啊!那一柄锤是大将李元霸的遗产,是一柄能够劈地开天的神锤啊! 其实,我们自己是清楚的:那弓是用牛筋拉成的弹花弓,那锤是用楠木制成的弹花锤,平常得很哩。我们说它是成吉思汗所馈赠,是李元霸的遗产,只不过是在一边弹花一边与围观者们瞎吹胡聊罢了——我们是在巧妙地拉扯生意,我们是在机智地宠络人心。谁说我们在胡聊瞎吹这一切时,心底里不是酸溜溜的呢?一旦被明白人出口道破:“哼,手艺人,下九流的,吹牛是特长!”我们将会是怎样地尴尬呀!但幸运的是从来就没有人道破过,他们中不是少有明白人。而是都不忍心道破罢了。他们理解出远门谋生不容易,于是就装聋作哑回头一笑。这一笑呵把所有杀机都抚平了。  相似文献   

9.
赵启正 《党政论坛》2011,(20):48-48
如果毫不在意,文化差异就会形成交流的障碍,就会形成一种阻力。韩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位汉学家说,你们现在还在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会让邻国很担心。他的这种担心就是因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段奇清 《党政论坛》2011,(12):14-14
北非丛林中有一个土著部落,他们常常食用一种毛毛虫,因而几乎家家户户都喂养着这种虫子。 一天,由索达尔率领的一支科学考察队来到了这个部落,当队员们看到这些养在瓦盆中的虫子,不禁大声惊叫起来。原来他们在刚刚踏入这片神秘的土地时,就有一个队员命丧这种虫子之口。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男孩在生物课得知:蚂蚁之间主要是通过气味来联系的。当一窝蚂蚁的某一只死了时,其他蚂蚁就会把它的尸体搬到公墓去。于是他有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2.
李喜成 《党政论坛》2010,(12):56-56
世界上有一种人是这样的性格:他们很有耐心地享受生活,愿意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不苛求事业的巨大成功,完全顺应自然,慢慢努力,就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宗教迷信活动猖獗的根源分析第一,社会根源:如果单纯从社会意识中寻找宗教迷信活动的根源的话,就会发现,对于大多数参加宗教迷信活动的人来说,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愚昧无知,没有能力解释自然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了他们强身健体、治病消灾的良好愿望,蓄意制造恐慌心理,欺骗他们逐渐走上了宗教迷信活动的歧途。但是,当一种宗教迷信活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吸引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也沉溺其中,危及到社会稳定时,要彻底破除这种宗教迷信活动,就不能满足于只从社会意识中寻找其根源了。根据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08,(12):10-10
和不同的人交往,就像打开一扇扇不同的窗子。 和天性乐观、自信的人交往,我们就仿佛打开了一扇快乐之窗,展现在眼前的,全都是阳光明媚,碧野飞花。这种人的脸上总是写着笑容,眼里总是含着渴望,仿佛生活一直风和日丽,仿佛世界永远充满花香。即便厄运临头,他们也坚信,乌云过后就会出太阳。和这样的人交往久了,你也会渐渐变得乐观、坚强,  相似文献   

15.
热词     
张雨 《党政论坛》2012,(14):33-33
◎微捐 指的是把自己日积月累、一分一分挣的钱捐助出去的一种慈善行动。捐赠不论多少,只要有爱心就好。把一分钱一分钱摞起来,会变成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几万,就会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去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通过微捐享受助人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一切以封建迷信为基础的歪理邪说,最隐蔽和最主要的骗术是暗示法。“暗示”,即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动理产生影响。其影响作用可通过下述两个著名的实验看出来。一个叫气味辨别实验,受试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名男子和100名妇女。实验时,首先让每人分别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然后拿出十瓶蒸馏水,谎称10瓶中有三瓶分别含有上述三种气味(其实根本不含有任何气味),让所有受试者将它们从中嗅出来。结果有48%的妇女和37%的男子声称他们完全嗅出来了;另一部分人声称患有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  相似文献   

17.
哲思睿语     
《求知》2009,(4):1-1
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8.
过去就听说过,由于猫养得太肥,以致“猫不捕鼠”;后来又听说过,由于老鼠与猫勾结,终致“猫鼠一家”;现在又新听说,由于老鼠力量强大,出现“猫不敌鼠”。   手头有则消息说,西南某地有股余××为首的黑恶势力,多年来在地方上用“黑道”手段垄断砂石生意,恐吓竞争对手,偷税漏税等等。对这样一个“带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之所以未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比我们还好,我们打不过他们。” 难道在共和国的朗朗乾坤之下,地方政府居然保护不了百姓,有关执法部门“打不过”黑恶势力…  相似文献   

19.
政令不通面面观江苏思求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下达的政令数不胜数,大到反腐败,小到灭老鼠,件件都有详细部署,样样都有具体要求,但“文件成废纸,指令变空话”、“上头喊破天,下边不动弹”的现象屡见不鲜,无怪乎有不少人摇头叹息道:“现在的人没有过去老实听活了”...  相似文献   

20.
抱怨是有合理空间的,怛抱怨也是一种致命疾病,如果让这种态度不受控制地蔓延下去,它就会战胜你。抱怨会接管你的人生,摧毁你,让你变得一无所有。没人想带着一位抱怨者同行,没人想晋升一位抱怨者,没人想与一位抱怨者同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