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系列决议要求,2008年12月26日,我海军舰艇编队远赴索马里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从国际法角度对军舰护航进行法理解读,有助于对军舰护航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普遍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张忠良 《求知》2011,(8):11-13
近年来,亚丁湾及索马里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盗活动,极大程度地破坏了世界海运秩序,也严重威胁到我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根据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我国自2008年12月以来,已先后派出9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3.
萧萧 《党政论坛》2013,(6):46-46
1978年11月3日,中央军委出台了《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了各类舰艇的命名规则、命名机关和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索马里海盗对来往商船的劫掠事件,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国际合作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一定的法律依据。在此方面,国际法虽然制定了一些规范,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不足之处:缺少专门的惩治海盗的国际公约,在管辖权上存在混乱现象。为此,必须完善国际法在惩治海盗方面的规制,如建立专门的国际公约以加强规制及,确立国际刑事法院对海盗犯罪的管辖权,从而为国际合作打击海盗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汪保康  林婧婧 《学理论》2009,(28):135-136,145
我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军首次进行远洋护航行动,标志着我军职能使命由维护国家陆地安全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军舰海外护航的法律根据,分析了我军舰在海外护航过程中的法律运用问题,并阐明了我军舰海外护航的法律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方 《学理论》2009,(11):128-129
我国政府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护航,其法律基础是安理会先后通过的数项决议和《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有关规定。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体现的国际法,也确立了适用于打击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以及其他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7.
主要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以下简称人权计划)与《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人权宣言)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等国际性条约进行比较并加以评论,从国际法的角度解读该计划;主要站在批判的角度审视该行动计划,即使行动计划问题颇多,也怀着最美好的希望看待中国人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索马里地区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以致海盗四起,他们劫持来往商船,绑架过往船员,勒索巨额赎金,严重威胁着国际间的贸易。2010年11月10日,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的新加坡籍货轮金福号上19名中国船员回国,索马里海盗问题再次升温,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从索马里局势入手,以国际法的角度阐述了何谓海盗,分析了索马里海盗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渊源"一词的语言学角度切入对国际法渊源进行诠释,本身就发生了语境置换.因此,只有摆脱语言学意义的羁绊,才能获得对国际法渊源的新的认知.同时,扬弃实证主义的逻辑方法,我们就可能会发现国际法的渊源实际上只有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相似文献   

10.
彭丹丹 《学理论》2014,(3):106-108
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剧变化,与当前国际局势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墨子"天志""非攻""兼相爱,交相利"等国际法思想的分析理解仍有其现代价值。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分析了墨子思想中反映出的国家平等、反对侵略、自卫和集体安全以及合作互利等现代国际法思想,并提出在国际争端解决中要注意"非攻"的有限性和"兼爱"的广泛性,这样才能更好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诠释和运用墨子的国际法思想,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多种具有驱逐外国人效果的法律措施,如限期出境、遣送出境和驱逐出境等,在适用这些法律措施时,不仅要遵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还要与我国承担或应当尊重的国际人权义务相一致。我国的驱逐外国人制度应当符合国际法所要求的禁止驱逐难民和无国籍人、禁止集体驱逐、禁止推回和对外国人的程序保护等要求。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加入驱逐外国人国际规则的制订,促进对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处于他国境内的所有中国人的权利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路曼 《学理论》2014,(6):120-121
台湾问题作为当今中国海峡两岸乃至为全世界所瞩目的热点问题始终为各领域学者所关注,众多学者进行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台湾问题的不同侧面。台湾作为祖国海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侧重于从国际法的视野来分析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旨在为祖国统一、两岸发展的前景寻求最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先发制人战略观点由美国提出后,引起各国学者许多争议,不同观点根据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作出不同考量,得出不同结论.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是不符合现行国际法关于合法使用武力规定的,但是,在未来的国际反恐形势下,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际法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从国际法教学的角度审视三十年来我国国际法学的发展状况,形势却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强我国国际法学的整体实力,建议加强教材建设,加大国际法基本理论的研究力度,重视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加强国际法学研究队伍建设,改变我国国际法学研究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以实现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新军事革命与我军力量体系结构变革对军事人才职业能力内涵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法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当具备的职业知识。开展国际法教育训练,是夯实强军之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军事人才的现实途径,是提升军人军事能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际法秩序产生以前,国家统一或分裂是以非文明的方式轮番上演;国际法秩序产生以后,国家统一或分裂就逐渐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国际法既保障了各主权国家领土边界的法律上的稳定性,也要求各主权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这种国内问题上,应采取和平方式或贯彻和平精神。  相似文献   

17.
蒋圣力 《学理论》2013,(11):108-111
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干涉"由于以"实施武力干涉或以武力干涉相威胁"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遭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否定。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发展及其自身实践的愈加丰富",人道主义干涉"已不再局限于武力干涉行为。并且,作为国际人权保护的一种手段",人道主义干涉"亦有其存在的正当性;而其正当性则需要国际法规制的保障,即应当通过国际法对实施"人道主义干涉"的标准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自然法理论与罗马法学相结合,使罗马法优越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法律;自然法观念促使人们发出对法典化的呼唤,著名的《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得以诞生;自然法是国际法的基础或渊源。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法最为基础的理论问题之一,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或效力来源至今也未能得到国际法学界一致地确论。尽管在当今之中国国际法学界,这一问题并非学者们研讨之重心,但在国际法部门与国际法学科于中国成型之初,有关国际法效力依据的研究却是学科构建的必须完成的基础理论筹备。从《万国公法》中"性法"译语的出现,到对"自然法"派与"实在法"派效力解释的遵从,再到别具中国国情特色与时代需求的特别阐释,国际法效力依据问题在近代中国的探讨与发展有着对西方理论的追崇,也有着基于中国固有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某种修正或异变,并以此为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生长情态。  相似文献   

20.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国际性犯罪,近年来在我国日益猖獗和蔓延,而我国相关的刑事立法还不够完善、科学.因而可在全面总结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现状的基础上,依照对我国具有拘束力的相关国际法律文件,结合我国的国情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刑事法律规定,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