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墙内墙外花都香﹄孙杨生时下,有些单位只重视外单位的典型宣传,而不大注重本单位的先进模范人物宣传。也有一些单位树了本单位的典型,但在本单位却不“香”,“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人们把前一种情况称为“墙外开花墙内香”,把后一种情况称为“墙内墙外花都香”...  相似文献   

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该计划实施以来,为农村增添了新血液,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希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着力加强大学生村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使用,并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3.
“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 )。不知不觉中,庭院的小草,路边的小草,便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然后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而为什么我们却对春天没有这样的敏感?可能是大家都太忙了,忙于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回家,忙于过年。 “春在枝头已十分”(宋·罗大经)。”终日早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掂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真有意思,踏破芒鞋,满地寻春,却不知腊梅报信,春在眼前。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停一停,嗅一嗅,就会有所发现,甚至“柳暗花明”。 “春风如醉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美酒飘香,沁人…  相似文献   

4.
王臣 《各界》2010,(11):52-54
一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相似文献   

5.
唐宝民 《党政论坛》2012,(16):44-44
在国内一些城市的草坪旁边,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告示牌:“爱护小草,请勿践踏”、“勿踏草坪,违者罚款”,有的还带有诅咒谩骂性质:“践踏小草,小心报应。”但即使如此,似乎并没能从根本上杜绝行人践踏草坪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这里是一片荒凉而沉闷的土地,曾以贫穷、愚昧而闻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苏北农村一幢幢厂房、新屋忽然间拔地而起时,你肯定为他们的富裕惊叹过。但你发现了吗?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也筑起了同样富丽的巨厦。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0,(16):11-11
果农有这样的习惯,叫做不摘顶果,不采顶叶,就是在采摘苹果、桔子、桃子等树上果实时,别的都可以摘完,唯独果树顶上的三五枚果子不能摘。因为农人相信,留一个果子,上祭天,感谢风调雨顺,下祭地,感谢土地滋养,中间祭树,感谢果树的辛劳和奉献。  相似文献   

8.
不同凡响的歌声──有感于新泰发生的两件事淮北子94年尾,辞旧迎新之际,有朋自泰山脚下来,对我讲了行将过去的这一年里,山东省新泰市(县级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的种种新闻,其中有两件看起来不大的事儿,却令我格外欣喜,也使我为之深思。一是94元旦刚过,春...  相似文献   

9.
黄忠 《党政论坛》2009,(7):48-50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曾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可以发现土地股份制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据报道,2006年重庆涪陵区江东街道云盘村的48户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仅两年时间收入就翻了10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当前,  相似文献   

10.
晓理 《瞭望》1999,(45)
十月走宁夏,满眼已是深秋。塞外寒来早,几场西北风刮过,草枯了,树秃了,庄稼割了,四野肃杀。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由西、北、东三面围拢,给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大地染上了浓浓的灰黄色,只剩下一条黄河,翻着泥浪,费力地蠕动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不屈的生机。宁夏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境73%的面积已为荒漠覆盖。在荒漠化土地中,沙化面积126万公顷,占宁夏总面积的24.1%,属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宁夏人要生存,依赖的是黄河水,宁夏人要发展,治沙则是必由之径。沙进人退,人进沙退。如何治理沙…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有时历 史又往往惊人地相似。人们 的思想,包括经济思想,古今之间也常有沟通之处。当代的许多摩登理论,往往可以从二百年以前乃至两千年以前的思想中找到它们的雏形。早期的许多理论,当它们同当代的思想和方法接通时,往往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托名于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的著作《管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较多涉及经济问题的著作,其中“权修”一章,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的这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二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系统理论和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移植照搬,而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之中,因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企业文化之树得以成长的肥沃土地。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2,(22):9-9
上半年土地市场整体偏冷 新华社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公布的上半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调整和落实情况看,一些地区调整了年初计划量,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比去年也有所减少。进而出现了一些关于“土地供应量大幅减少将造成后期房价反弹”等议论。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农村改革2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20年来在我国农村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反复出现,比如农产品卖难问题,多种农产品市场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其中固然有市场经济背景下正常的市场波动规律的原因,但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却是一个长期未能很好破解的难题;又比如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中央曾再三强调,并采取过许多措施,决心不可谓不大,但在有些地区农民负担仍然屡减不轻;再比如农村的干部作风问题,各级政府为此花的力气亦不可谓不大,然而在一些地…  相似文献   

15.
王楚 《学理论》2010,(4):110-112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虽然案件总体数量不多,大部分的涉案金额不大,但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造成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对部分基层职务犯罪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基层职务犯罪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巢峰 《瞭望》1985,(17)
近年来,我国辞书事业出现了一个转拆,辞书园中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票房价值”较高的选题,竞相出版,而那些发行量虽然不大,但在填补学科空白上有较大作用的辞书,却较少有人过问。据不完  相似文献   

17.
最 近见到两条新闻,一条是“领 导干部不下基层就上报纸”。 说某市把干部下基层作为转变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每个书记、县长每月下基层多少天,都要在本市的报纸上公布;下得多的就是“作风扎实”,下得少的就是“作风漂浮”。另一条是“一看到车子开进厂门就紧张”。说目前一些企业非常害怕领导下基层,有一家食品公司,半天就来了三投省市的“下基层”者。结果本公司的工作计划被打乱,6个领导全得出面接待。所以这家公司的一位经理说:“我们最苦恼的就是接待各级政府官员,一看到车子进门就紧张!” 一个想下基层,一个怕下基层…  相似文献   

18.
遁出与遁入     
遁出与遁入●何满子有各种各样的文人,其中有一类是不大识时务、不大通世故的只会发发书生之见的书呆子。书呆子别称迂儒,别看这名称不大光彩,偏偏一些很通世故、极有机心、乖得出奇也辣手得出奇的冒险家,在必要时也喜欢装出书呆子模样,标榜其一生只知道做学问,或曰...  相似文献   

19.
大树与猢狲     
齐夫 《党政论坛》2010,(8):58-58
有一棵大树,根系发达,躯干虬劲,枝繁叶茂。一群猢狲围绕在树下,以树为生。当然了,你也可以说,它们是在拱卫大树。  相似文献   

20.
刘英团 《党政论坛》2014,(21):40-40
土地流转加速是当前农村出现的一个重要动向,这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重新调整的客观属性,也折射了农村“第二次飞跃”的阶段性特征。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不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农民都有强烈的土地流转意愿。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规模高效农业的比例,还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农民则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流转意愿增强,一些村组干部断言,只要能流转,肯定“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