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准契机     
以往,思想工作的及时性主要强调时间性,即工作对象有了思想问题要及时做工作。其实,及时性更深刻的含义是时机性,即选择最佳时机,使思想工作收到最好效果.“最佳时机”,俗语叫“火候”,“学名”叫“契机”。契机,词书上解释为事物转化的关键。世界上万事万物变化都有个契机问题,人的思想转化也不例外。重庆市年仅9岁的颖峰,在自己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的时候,把多次调解无效已经离婚的父母硬拉在一起,拿出了自己获奖证书和奖品。看到他的进步,父母都很高兴。父亲把他拉到怀里,亲切地说:“颖峰,你想要什么?爸爸给你买!”小颖  相似文献   

2.
找脸     
对着镜子的时候.忽然发现我的脸不在了!人不能没有脸,我决定把它找回来。“师傅,刚才给你盖章的时候,看到我的脸了吗?你捡到我的脸了吗?”被称为师傅的人哈哈大笑:“领导啊领导,就是看到你的脸掉地上我也不敢捡啊。再说,我把卖一头肥猪的钱作为盖章费给你时,我是仔细看了你的,你那时就没脸了。”  相似文献   

3.
《车向忱教育文集》即将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作为车老谆谆教诲过的学生,心中更感到无比的高兴! 车老早在青年时代就于北京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他立志要“唤起民众”“改造社会”,从创办中国大学的平民学校撰写了  相似文献   

4.
羞色可贵     
羞色,其本意为“感到耻辱、难为情、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和表情”。然而,羞色也有另一面。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回到延安,看到群众生活仍然很艰苦时,眼含泪水说:“作为国家总理我深感羞愧,对不起大家!”陈毅元帅在万马军中、强敌面前,从来是脸不变色、处之泰然的。但在一次座谈会上观看话剧《东进序曲》,听到剧中出现“陈毅有大将风度”的台词,却“脸烧得坐不住”,当即批评座谈会的主持人:“怎么能让剧本中写出这样的话呢?你让我陈毅听了往哪里钻呀?我要钻到桌子底下去了!叫我脸红呀!请你和作者商量一下,一定要把这样的话改掉。”彭德…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18):50-51
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礼记》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什么叫“经师”?古代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人。你看现在的幼稚园、小学老师,上至大学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我也做过大学教授很多年,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很多,我自己就笑,我跟他们说,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来说,长征已不是遥远的往事,它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我们认识了什么叫“惨烈”,我们感受了什么叫“悲壮”,也开始初步理解什么叫做“奉献”、“牺牲”。  相似文献   

7.
某单位一职工因伸手向组织要不合理的待遇,引起人们纷纷议论。单位领导知道后,对这位职工进行了这样一番教育:“你想过没有?你提的要求是欠考虑的。如果要求实现不了,反而使群众因此对你有了看法,这值得吗?今后办什么事情,得三思而后行,注意点影响啊!”这一番开导,不可谓不语重心长,也不可谓不推心置腹。然而,如果将这番话仔细地品味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种教育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什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企业的文比建设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要学会认识我们企业的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这种文化与企业的发展适应不适应?也许有人觉得可笑,我们天天在讲文化、建设文化,难道还不知道我们企业是一种什么文化?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记得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c正因为你对自己的企业太熟悉,对自己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以及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东西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所以你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忽略了其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到对企业发展真正起作用的原来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9.
唐新同志: 好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了。听说你还在企业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很为你高兴。在这条战线上,你已工作了很多年,是一个有相当经验和许多贡献的老战士了。你提出要和我研究探讨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说实在的,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多,经验更少,你长期处于第一线,懂得的东西比我多得多,但是,既然这是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我们又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那就交换一些意见,谈谈心,作为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吧!  相似文献   

10.
高延萍 《侨园》2014,(4):74-74
(接上期) 他向她大胆表露情怀 当刘雅歌第一次走进卜乃夫的房里,卜乃夫抓住机会旁敲侧击地大胆表白.当刘雅歌问到什么叫魅力时,卜乃夫说:“对不起,让我爽快地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你坐在我斜对面,在我眼里,你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魅力.你火焰味的浅榛色眸子,你珊瑚红的脸,你石榴般的饱满嘴唇,你的吉他弦乐风味的声音,这—切一切,在我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周一下班,我前往职工倒班房,给一位朋友送去从主城捎下来的衣物。刚到5栋3楼,迎面遇见端着饭盒边吃边走的一炼钢厂党委胡书记:“你怎么不回家吃饭啊?”“这几天该我在倒班房值班,与职工同吃同住……”“哦!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在倒班房值班嗦!”我俩会心一笑。他转身走进了一间充满欢声笑语的职工宿舍。  相似文献   

12.
活到点子上     
《党政论坛》2013,(14):15-15
什么叫活到点子上?就是觉得一辈子没有白活,幸福指数很高,心灵很充实,回头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的遗憾,尤其是没有太多的悔恨,如果让你再重新过一辈子,你还是愿意这样生活,这就是活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13.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14.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5.
史飞翔 《各界》2014,(9):91-92
胡适很早就认识陆小曼。有一种传闻,说最初是胡适看上了陆小曼,但由于无法跟妻子江冬秀离婚,这才将陆小曼让给了徐志摩。这种说法大概属于戏说,于史无考。但是胡适与陆小曼的关系的确有些不一般,这却是事实。1925年,陆小曼给胡适写过两封英文信,很能说明问题。第一封写于6月初,内容如下:“我最亲亲的朋友:这几天我很担心你。你真的不再来了吗?我希望不是,因为我知道我是不会依你的。我只希单你很快地来看我。  相似文献   

16.
作为领导,要敢于承担过失,承担责任,我们不妨称之为“揽过”,但揽过是有原则的。下属的过失,有的确与领导有关,这样的过必须“揽”。有的和领导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过就不应“揽”。因为,“揽”与“不揽”,目的都得为了分清是非,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纠正错误。如果不分是非地揽过,似乎很“廉虚”,实际上却掩盖了实际责任人的过失,因而不利于汲取教训,纠正错误。领导口头上说“我也有责任”,好揽过的目的在于改过。有的像很勇于揽过,但说过之后也就完了,既不见他从中总结出什么教训,也不见他帮助下级想了些什么改过…  相似文献   

17.
鲁民 《党政论坛》2008,(18):34-34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骑在马上狂妄地大叫:“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而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荒岛上后,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思前想后,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他深刻反思说:“好长时间没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相似文献   

18.
1982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五处二队分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大家很高兴。可也有人断言,他迟早会走的。的确,往年也来过大学生,后来都“飞”了。果然不出所料,不到半年,他就向队、处递了请调报告。理由和以前那几位大学生的口气一样:环境艰苦、工作艰难、生活艰辛,理想无光。另外还有家庭困难,独子、寡母。有人说,他走定了。然而,队、处领导决心留下他。“是的,这里苦,可也需要。究竟为什么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可能是机遇吧!”领导这样对他说。“你父亲曾在这块土地上打过游击,那时更艰难!他问过为什么就需要我吗?”这话,象是  相似文献   

19.
不是小品     
某镇曾辉煌过好一阵子,可如今“老辉煌”遇到了新问题:资金短缺。为了引资,需要开会。开什么会?自然不能叫“引资会”。那样,岂不是“此地无银”吗?叫“新闻发布会”?又听说上边不许。对“老辉煌”来讲,变“不许”为“许”,是办得到的。可是,要办,手续太繁,何如改个会议名称,叫“城镇发展战略研讨会”!记者还不照样到吗?实质是一样的。“城镇发展战略研讨会”的方案定了以后,接下来最要紧的是:请人。没一定身份的人到场,会议的档次就要受到影响,连登报都要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境界     
我们曾批过“学而优则仕”,批得过了头,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于是,又批“读书无用论”。现在倒无人倡言读书无用,相反,有的是文凭热,但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金钱比什么都重要的当口,读书无用也是很有市场的。所幸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总有人在读书,还有些人在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