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同志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虽然距今已过去60多年,但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孟昭庚 《党政论坛》2009,(20):55-55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齐燕铭为副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小小餐券反映朴素品质 1949年夏,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作为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入住中南海时,在丰泽园内中心偏西处选中了一座院子,名为“含和堂”,后又住进永福堂。彭德怀迁进中南海后,朱德把院子让给了自己的这位老副手,搬到了乙楼。  相似文献   

4.
40年前,当淮海战役的硝烟弥散不久,平津战役又以和平解放北平的方式结束之时,毛泽东主席挥师进入北京城内,拉开了新中国成立的序幕。 酝酿 6月初夏的中南海,一片喜气洋洋,沐浴着晚霞的余辉。周恩来、朱德、李济深、林伯渠、沈雁冰、  相似文献   

5.
李浩 《党政论坛》2009,(2):22-23
“要像鲁迅一样忠诚于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1月,北平解放,许广平等爱国人士由东北进入北平,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由此,许广平开始了又一个崭新的生活阶段。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de二三事郑福林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村迁往北平,这一天,毛泽东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在清华园火车站没有休息,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颐和园本来住着一些和尚和工作人员。毛泽东来颐...  相似文献   

7.
1948年12月14日,胡适匆匆飞离北平。临走时,他只带了几份研究((水经注》的手稿和其父年谱的手稿。他多年收集的大量珍贵藏品(包括藏书、手稿、书信、日记、档案、照片等),则留在了北平寓所。胡适走后再也没回大陆。1957年6月4日,胡适在美国纽约立下遗嘱,将这批藏品全部遗赠给北京大学。令胡适没有想到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批弥足珍贵的藏品却被有关方面人为地一分为三了。  相似文献   

8.
成普 《各界》2011,(2):73-75
1950年9月中国决定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为此,中央军委决定由军委总参谋部的作战、军务、通信、情报、机要、翻译等部门选调干部组织一个志愿军彭总作战指挥所,随彭入朝作战,命我为指挥所的负责人。这是因为1949年6月党中央由香山进入北京城内办公后,军委总参谋部要在中南海成立作战室,命我为作战幸主任,为中央军委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参谋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南海纪事:一月二十四日,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会见了航空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的二十位专家,并同他们进行了座谈。国防工业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应该怎样认识和实现这个转折?赵紫阳总理提山了“军民结合型”企业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2,(11)
十月三日,中央书记处邀请为组国争得荣誉的中国女排到中南海作客。本期《中南海的客人》一文,详细记述了这次会见的动人情景。文章转达了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女排作的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他们殷切期望女排的高标准、严要求、勤学苦练的作风推广到全国各  相似文献   

11.
范硕 《瞭望》1993,(29)
五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24日,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吃过午饭,一挥手笑着说:“走啦,咱们进京赶考! 毛泽东等离开西柏坡,坐着一辆吉普车先到涿县,然后乘火车直达北平清华园。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叶剑英专程来到涿县迎接。他见到毛泽东敬了个军礼,说:“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和破坏。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3,(14):18-19
根正苗红的家庭出身,党、政、团的全方位历练,历经河北、陕西、黑龙江和贵州四省多个领导岗位锤炼的栗战书,2012年9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基层出身,在政坛上拾级而上,从政地域从华北到东北再横跨至西南,从干事到县委书记到市委书记到省委书记,这为其今日得以进入中南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团结》1998,(1)
199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总结半个世纪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进行座谈。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等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幅肖像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已经默默地迎来了50个寒暑。漫漫50载,毛泽东像历经风雨,画稿屡经变迁,画像人屡次更迭,留给了后人一段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开国大典——含笑戴帽的毛泽东画像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进入北平的进城式,北平和平解放。此前,天安门城楼上曾挂有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平津战役发动后,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确定的部署,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迅速完成了包围天津和北平的任务。这一战略行动使得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惊恐万状。 这时,毛泽东收到一份十二月十三日北平战况的电报,上面写道:“北平外围情况急转直下,傅(作义)军主力集结,调集城郊。沙河、清河镇即有激战。  相似文献   

17.
一本崭新的大型摄影画册摆在面前,封面上是毛泽东同志“中南海”三个道劲大字的遗墨。 中南海是中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办公场所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的地方,人们多么渴望一睹中南海的丰采!感谢摄影师们吧,画册展现,中南海的端庄仪态。  相似文献   

18.
大师的背影     
一九三零年的一天,一辆木制大车由河北乐亭汤家河镇史庄出发,在得得的马蹄声中向北京方向缓缓驶来,车上坐着年仅八岁的史树青,带着对昔日帝都的无限向往,满怀欣喜地期盼着早一日到达北京城。史树青的父亲当时在北平做粮食生意,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终于在京城置地买房,民国十九年将家小从乐亭老家接到北平,从此史树青便与这座千年帝都结缘。  相似文献   

19.
陈徒手 《各界》2014,(5):83-86
1962年广州会议前后,齐燕铭受形势所惑,丧失了原本的警惕性和谨慎,多次讲话过于放松,让后来的整风运动主持者有一种罪证随处可拾的感觉,厚厚一叠“主要错误材料”中思想罪状罗列成行,搜集极为完备,让齐几无回嘴之力。  相似文献   

20.
王凡 《各界》2011,(8):80-83
提起所谓荒唐的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大跃进”时期涌现的一件又一件新奇的事物,和一个又一个凉人的“奇迹”。这些事物不仅遍布中国的城市乡村,也曾出现在中南海里,只是中南海里的人虽然积极地投入这些新奇的事物,却最终没能创出惊人的“奇迹”来。在中南海里,孩子们对大跃进最直观的认知,就是“除四害”和大炼钢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