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娅 《学理论》2015,(8):80-81
民族服饰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途径,体现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水平,表现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蒙古族服饰的发展道路十分漫长,并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花纹和图案。蒙古族服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如下:蒙古族独特的艺术审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现代服饰的制作;突出蒙古族服饰花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法,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服饰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花纹、材质和与现代设计、式样造型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分析西夏民族服饰形成的历史属性,从西夏民族的起源到建国,及对西夏民族影响深远的民族迁徙,阐述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的历史原因,从其统治阶级服饰中的异族审美符号和庶民服饰自由的外族审美特征,论证西夏服饰具有融合汉、回鹘、吐蕃及其他外族影响的典型性大融合式的服饰审美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朱乌英嘎 《学理论》2012,(5):175-176
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结构调整,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内蒙古的蒙古族小学历来是建在苏木里,但随着两主一公民族学校建设的继续加强,农村牧区撤乡并镇和围封转移工程的实施,使很多牧民选择定居,历史的变革对蒙古族的学校教育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城乡的结合,在众多人眼里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可是自小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他们,却在感受着另一种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道日娜 《学理论》2015,(8):76-77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分析蒙古族发展中的饮食、住房与交通、婚丧嫁娶等几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得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嫁娶对当代的启示如下: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9)
蒙古族是一个既神秘古老又才华横溢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也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迹。保护这些蒙古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对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促进,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对内蒙古地区现存的蒙古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蒙古族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纳荷雅 《学理论》2015,(8):82-83
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民族居住习俗和习惯的最主要因素。对于蒙古族而言,北方寒冷地区的森林、草原、沙漠是其自先祖入世以来最主要的生活聚居地。同时由于受其基本生产方式变迁的影响,在由狩猎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蒙古族的居住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动中,最终形成具有较强流动性和分散性的帐居形式,而这些帐居形式也成为蒙古族在居住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居住习俗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服饰带有强烈的礼制色彩,从其形制、色彩和纹样上分析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9)
色彩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湘绣服饰在色彩的运用上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服饰设计者应当从各个角度考虑人的肤色、体形,考虑湘绣图案的搭配、材质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进行修饰,整体达到统一性。因此,深入分析和解剖湘绣服饰设计上色彩的运用美对于湘绣服饰设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汉代,文学成为一门显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通过文学作品的写作来呈现生活,表达自己的生命感受。汉代文学主要的文体形式有:赋、散文、诗歌。从总体上来看,汉代文学作品既关注现实人生,又充满了激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征。于是,我们在汉代文学作品中便看到了了一个姿态万千、衣食住行并陈的众生社会。主要是分析汉文学作品中的服饰形象,从而体会汉代人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苗族服饰极富装饰美,其服饰的样式、色彩、图案、制作工艺等充分反映了湘西苗族服饰富于古朴、精美、优雅、独特的装饰美风格。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6)
"五礼"制度是《周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不同于前代礼仪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是一个不断丰富、逐步成型的新制度体系,为后代隋唐的五礼制度成型奠定了基础。嘉礼涉及婚、冠、庆、册立、典礼等,其所用服饰也形色各异,随着时代的变化嘉礼也在因时损益,但其"亲万民"的核心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3.
包丽华 《学理论》2015,(5):97-98
从蒙古族民间和民俗文化中渗透的历史轨迹不难分析,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结合使得蒙古族文化格外有内涵。以蒙古族皮靴为例,它有布靴和皮靴之分,有上翘的靴梢加之宽大的靴身,颜色以棕黄色及古铜色为主。蒙靴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技艺的象征,繁多的种类和精致的造型使得蒙靴文化广为人知。蒙古族皮靴的纹样构成包括自然纹样和吉祥纹样。审美特征体现出:功能和审美需求之间的结合;工艺与生活材料的结合;造型与审美追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的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殊的人文背景下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并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对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作品民族特色以及沿革的一次研究探索,以蒙古族钢琴作品作为研究中心,紧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实时状态,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音乐创作风格特点以及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阐释其民族特色,展望其民族化历程,意在吸收西方传统音乐精髓的同时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世界化之路开辟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蒙古族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能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做好传统音乐的教育,从而发挥高校传承的优势。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传承现状与高校音乐教育中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6)
主要是探索性地简单介绍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两个穆斯林群体,他们主要是生活在内蒙古阿拉斯左旗的蒙古浩腾人和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和祁连县以及新疆的博湖县与焉耆县的托茂人。运用历时性的研究借鉴前人的文献资料和论文来介绍托茂人和阿拉善穆斯林群体的前世今生,并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一相对边缘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王粉梅  赵晓军 《学理论》2013,(30):279-280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永远的主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有效学习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应该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培训的有效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及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入手,保证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韩福龙 《学理论》2010,(6):89-90
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明和使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将根据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服饰民俗的影响进行探讨,主要从大众传媒的发展、传统服饰民俗的变迁以及大众传媒对中国传统服饰民俗变迁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寻找在大众传媒语境下服饰民俗体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6)
蒙古民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本文分别从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蒙古族地区文化传播,关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三个方面对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是现代湘派服饰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特质文化熏染下设计师内在情感生命的呈现、特色浓郁的湖湘乡土艺术的因借、湖湘本土优质资源的精选等"生命基质",为湘派服饰的活力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湖湘服饰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意识不突出、市场竞争无序化等尴尬局面。走出困境,实现超越,这就需要我们从湖湘艺术和湖湘精神中充分汲取养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服饰产业集群化、服饰品牌特色化、企业员工高素质化的发展之路,切实推动湘派服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