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87,(43)
10月14日,台湾当局通过了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方案。同日,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热烈欢迎来大陆探亲旅游的每一个台湾同胞。紧接着,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至此,38年来海峡两岸隔绝、亲人分离的局面被打破了。 对于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台湾岛内和海外舆论的反应十分强烈。一家海外的刊物说得好,凡中国人毕竟“血浓于水”,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有分裂的活动都不曾  相似文献   

2.
2月底,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国国民党处理干部同志赴大陆探亲办法”,准许包括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在内的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这是台湾当局继去年11月解除在台湾的大陆籍人士回大陆探亲限制后又一次放宽对大陆政策。自从去年11月台湾当局准许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岛内申请回大陆探亲的人数已超过10万,回到大陆探亲的也有2万人次。随着“探亲”禁令的解除,海峡两岸人民在直接接  相似文献   

3.
台湾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12年来,对曾任台湾党政军高官的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而今前台湾当局的“第二号人物”终于冲破重重阻挠,而且是在汪道涵访台前夕,首度实现了“高官之旅”,顿时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8,(44)
今年11月2日,是台湾当局部分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周年,本刊编辑部特邀部分学者就一年来两岸交流情况和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4,(6):32-32
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乡探亲,两岸间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随之发展起来。为了能够及时处理日益频繁的两岸事务,台湾和大陆先后分别成立了获得政府授权的海基会和海协会。  相似文献   

6.
培雨 《瞭望》1987,(45)
11月2日,首批前来大陆探亲的台湾民众开始办理登记手续了,不久便可望启程来大陆与亲人团聚。这是继9月15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和徐璐抵达北京对大陆进行探亲、旅游和采访之后,海峡两岸同胞交往的新突破。 近年来,台湾民众要求返大陆省亲呼声日益高涨,不断冲击台湾当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台湾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于今年  相似文献   

7.
蒋经国晚年在表面高呼“反共”、坚持“三不”政策,背后却一直坚持反对台独,并致力于与大陆的沟通、和解和商谈等事宜。尤其是1987年前后,一场由台湾老兵发起而愈演愈烈的“返乡探亲运动”,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5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明确表述了大陆方面就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意愿及推动进程。然而民进党刻意曲解两岸对ECFA所做的评估报告,在岛内制造“台湾签ECFA得不偿失”的舆论。本文将就台湾推动ECFA的利弊做一评析。  相似文献   

9.
汤维建 《团结》2010,(4):42-43
自1987年台湾地区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尤其是两岸实现"三通"以后,两岸人民的和平交流与经贸往来已步入快车道、深水区。两岸人民交流互动步伐的加快,势必导致涉台或涉大陆的民商事纠纷量的激增。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一与分裂之国际法研究——兼论两岸统一过渡期法律框架》一书已于2008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深圳市委党校法学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国家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范宏云博士,本书是作者对其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及博士后研究报告(2006年)进行修改、充实而成。本书“可以说是大陆学术界相关研究中的凤毛麟角,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台湾问题的良好范例”(刘国深序)。国家统一与分裂是一项高度政治化议题,本书力图剥离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的政治层面,是“一部关于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问题的‘纯’法学专著”(曾令良序),同时也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国际法学界关于国家统一与两岸关系这一敏感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从国际法学角度研究两岸关系问题,“对台湾问题学术研究的发展来说无疑注入了一道清新的源头活水,对于促进中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工作来说,则是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刘国深序)。  相似文献   

11.
张远心 《侨园》2006,(2):20-21
在两岸关系仍未突破政治迷局的今天,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却日益彰显。那么,投资大陆的台商究竟如何定位才对台湾经济最有益?面对“根留台湾”还是“根留大陆”的争辩,清华大学台研所所长刘震涛教授却提出了“立足大陆,根系台湾, 面向世界”的全新主张。他认为,大陆是一个舞台,演员是两岸的企业家,导演是市场, 这里应当上演的是一曲“中华振兴”的舞蹈。因此,刘震涛带领着清华大学台研所秉持一个研究理念:如何充分发挥两岸有效资源,使两岸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产生后,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1987年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是一个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进程。这个进程,呈现了两岸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也展示了两岸关系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进程表明,大陆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产生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战胜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开辟和平统一新前景。  相似文献   

13.
邰平 《瞭望》2001,(25)
5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而岛内外的不少舆论,则尖锐地指出了这些论调的虚妄。事实恰恰是,他对改善两岸关系并无诚意。  相似文献   

14.
范力  刘岩 《理论参考》2010,(4):15-16
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密切,两岸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台湾民众在经历了8年陈水扁当局操弄“独统”议题、恶化两岸关系、制造族群矛盾、撕裂台湾社会种种乱象之后,摒弃了“台独”执政者,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易杳 《瞭望》1997,(49)
两岸经贸合作如何走向二十一世纪●本刊记者易杳专题报道?0年代初,中国政府发出“三通”呼吁,“冰封”了30余年的台湾海峡开始解冻。随祖国大陆的“开放热”而出现台湾的“大陆热”,如今已是“潮声”一片。据国家外经贸部统计,到1997年上半年,投资大陆台资企...  相似文献   

16.
乐东  王玉 《瞭望》1996,(17)
最近,台湾方面在两岸“三通”的议题上又传出一些新的信息。3月25日,台湾“交通部长”刘兆玄明确表示,两岸通航的规划是“先货后客”、“先海后空”。但时隔两天,“经济部长”江丙坤又提出两岸“三通”是有条件的,包括岛内达成共识、中共有善意回应、两岸协商等三项。他说,在气候未形成前,台湾不宜贸然谈“三通”。很显然,台湾当局仍把“三通”作为政治筹码。 近一年来,台湾当局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出现动摇,使两岸关系陷入一定的紧张状态,但台湾岛内谈论两岸“三通”的呼声不减反升。台湾各界认为,唯有台湾开放“三通”,才是打开两岸僵局的一把钥匙。台湾舆论界指出,“三通”不仅是台湾冲破经济发展“瓶颈” 的需要,更是缓和两岸关系的需要。台湾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34)
李登辉又在大放厥词了。8月10日他在台湾的一个场合讲话时说,他提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引起世界哗然“非常好,愈闹愈大,念闹愈好。”在这里,李登辉是越说越明白了。已被国际社会认定为“麻烦制造者”、“不可预测的政客”。“搅局者”的李登辉,再一次赤裸裸地暴露他蓄意搞分裂的真面目。他就是要在两岸关系上做文章,利用破坏两岸关系制造区域紧张,不但要以台湾人民的利益为赌注,甚至还企图以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为赌注。这样一个政治狂人的所作所为到底说明了什么呢?据台湾媒体报道,李登辉的说词是这样的:“我提出两岸关系是…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2,(20):20-20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与大陆沟通的桥梁,今天海基会江丙坤辞职。江丙坤任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期间,对两岸关系和经济的沟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江丙坤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台湾政坛当局对江丙坤的工作表示认可。  相似文献   

19.
时事聚焦     
《瞭望》2005,(22)
中国(5月21日-5月27日) 台当局称大陆游客入台仍按2001年方案实施。据台湾媒体报道, 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21日表示,对于开放大陆居民入台观光,目前仍按照2001年底公布方案施行。国民党发言人22日则表示,台当局对开放大陆观光客欠缺诚意。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述,是根据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从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实事求是地将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理论,进一步作了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运用。报告调强“一国两制”深刻的内涵是:(1)“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2)“两制并存”,即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3)“高度自治”,即台湾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