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公务员政治心理研究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国内近十年国家学术期刊刊登的公务员政治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运用实证方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同级别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我国政府中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主要目的是了解公务员心理契约所包含的要素、不同级别公务员对这些要素的重视程度和建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结构模型.在两轮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组织与公务员之间相互期望的各10个要素.利用t统计检验,表明不同级别公务员对期望要素的认识有显著的差别.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该模型显示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双向心理契约共包含了8个主要方面.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盈利组织的心理契约与非盈利组织的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对心理契约中的要素重要性认识程度是不同的.我国各级公务员(从科员到厅局级)主要将敬业精神、诚实忠诚、职业前景和公平公正待遇放在心理契约要素的最重要位置上,而物质激励则处于次位.政府中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领导层面,而较低级别的公务员创新动力不足.这些研究结果对政府各级组织建立公平、透明的运作机制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为设计相应的激励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80后公务员作为党政机关的一支新生力量,已经大量地走上历史的前台,必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关注、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就显得迫切而必要。80后公务员心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功利性倾向、强烈的不稳定性和自我调适性等特点。为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管理部门要在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满足工作和生活中的合理需求,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搭建良好成长平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务员的公仆形象及社会心理影响○王道远凌恩蓉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我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正以新的面貌展现于社会公众。国家公务员理应视自己为人民公仆,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大众意识、勤政为民的思想,具备廉洁...  相似文献   

5.
王平 《学理论》2015,(7):53-54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本文以中英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英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历史沿革、基本政治原则、考试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提出建设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进入机制,直接关系着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关系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进入机制还存有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缺乏规范统一的制度设计,以致不能切实保证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进入机制,以实现公务员队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并从根本上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何分类制度的产生和形成都必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公务员范围界定较宽,“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状况也比较明显。基于此,如何构建既能体现西方公务员制度合理的内部制约机制,又能保持职位分类的客观性和灵活性的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因而公务员分类管理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既要遵循职位分类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立足现阶段我国人事管理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迎迎 《学理论》2009,(4):30-31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伦理建设相对落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领域中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的凸显,行政伦理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公务员自身道德和外在制度两个方面分析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根源,借鉴了西方公务员建设先进经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作为一次政府转型,无疑会对公务员的心理契约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要求他们在角色定位、回应对象以及职业态度和工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作出调整和转变。通过分析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影响,提出重构适应政府转型的公务员心理契约的途径在于: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建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重视公务员职业发展管理以及建立公务员心理契约违背的预警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村民自治研究、乡村治理研究、农村权力研究、少数民族农村政治研究四个领域,对近十年我国农村政治研究状况作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1.
从七个方面提高公务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公务员 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人 事部部长张学忠说,开发公务员人才资源,当务之急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前要着重提高公务员7个方面的能力。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公务员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重要责任,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和各种新事物、新思潮,要求公务员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要素的构成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耀 《行政论坛》2007,(4):43-4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善乡镇公务员的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基层行政效率和效能,是基层政府改革的重要命题。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要素主要有政治责任感、公务员工资、工资外收入、职位晋升、职业优越感和参考决策等。而各要素在乡镇公务员管理激励实践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激励低效或失灵的问题。改进乡镇政府公务员激励机制要素的构成主要应逐步淡化物质利益激励的色彩,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加强公务员管理的竞争机制,推动各个激励要素产生激励力量;破除短期心理,建立包含社会主义乡镇民主价值观的激励文化和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素质,就是指公务员自身的基本内在条件。一般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这就告诉我们: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要有更高的政治鉴别力。这是中国公务员必备的首要条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政治派别的相互倾轧,政府代表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因而我国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政…  相似文献   

14.
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公务员考核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规范研究,结合实证分析,从政治、法律、管理的多维视角出发,就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是个体人格的组织化,政府文化是政府的人格化;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个性”与政府文化的“共性”的互动关系是推动政府管理绩效提升的原动力。尝试将二者内在机理、耦合向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内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文化与公务员心理契约构建的互动新维,改善政府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6.
贾恒欣  郭金哲 《学理论》2010,(25):27-28
我国当前实行的公务员制度是我们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舶来物。然而,在吸取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观念的同时,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保持一致,保留了本土性特点。通过总结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历程,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本土性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公务员的知识化和年轻化,大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务员的主要后备力量。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特征的研究,对于科学引导和加强年轻公务员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分析国家对公务员的政治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务员收入及差距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务员具体收入及差距状况有其历史发展缘由,构成了特殊的国情。总体来说,我国公务员的收入与国内各行业以及海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务员是从事国家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公务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要从适应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政治高度,充分  相似文献   

20.
对改进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存在着公务员范围界定过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设置不科学、职务分类不合理等问题 ,改进和完善现有分类制度 ,不仅要把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还应该做更进一步的细分。政务类公务员分为职业党务工作者、政府组成人员、政治任命人员和特别职公务员 ,业务类公务员分为行政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后勤保障类。这些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 ,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