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阳波 《党政论坛》2010,(18):36-37
他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文才。成长后,除了获得法律学位、精通数国语言外,还历任当时政府的许多要职。  相似文献   

2.
说“跪”     
李业成 《党政论坛》2010,(22):42-42
1.“足”跟着“危”合成“跪”,是不是告诉人们:一个老是跪着的人,他的处境是危险的;或者说,一个处境危险的人,最容易向人下跪?  相似文献   

3.
陆士华 《民主》2004,(6):44-44
富于怜悯之心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去年,因北京西郊一个“天价葡萄案”,媒体上议论大发。“P-6—2”葡萄试验品种该如何定价?如何判罚?“一石激起千层浪”,题外许多激烈言词,透着怜悯之心。比如:  相似文献   

4.
王乾荣 《民主》2005,(7):45-45
有一句说“翻译之难”的象征性话,叫“翻译家都是叛徒”。太绝对了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说两种语言的人的情感,根本就无法传递了。不过,要把一种语言准确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确不易,其中细致微妙之处,不可言说。当下就有一个例子。话说有一位从美国  相似文献   

5.
说欲望     
柳萌 《民主》2011,(12):46-46
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由于年龄、地位、文化教养,乃至所处的环境不同,欲望有时也就不尽一样。就是同样的一个人,此一时,彼一时,每个时候的欲望都有变化。不过有一点大概没商量,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欲望却是共有的,而且绝对是永恒的,这就是要有衣穿有饭吃。只有在吃饭穿衣得到满足之后,你才有可能有别的欲望,不然就是欲望小到走路,恐怕也不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一个理论认知前提在于指认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其义利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一处于转型之中的现代工业市场化社会。在这样的认知前提基础上,对身处于传统文化网络之内的义利观念(仁义观念)重新进行审视,并提出“利用”说,进而阐明了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则“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的药品广告,电视里几乎每日可见。起初,我不大理解,后听人剖析方知,是说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务必不能出岔“生病”,劝观众吃他这种药,以便健康地抓住“关键时刻”求得吉利。  相似文献   

8.
毛志成 《民主》2006,(10):44-44
“知识爆炸”当年曾是个很流行的褒义词,针对的是由“文革”造成的愚昧无知现象。那时,中国确实到了无知的边沿。用之于“三大革命”(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那一点“知识炮弹”,也大多是纸弹、哑弹、死弹、假弹,只能吓人、欺人、砸人而已。用之于益世、益国、益民则毫无能量。因此,中国确实需要一场学习知识、引进知识、创造知识的活动。如果那样的知识形成了“知识爆炸”现象就更好,有利于炸一炸僵死的观念和贫困的经济。但后来,“炸”越来越成为一种惯性,一种趋时行为,甚而不理会“炸”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直而为炸而炸,以及用…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研究》2015,(4):80-84
《论语》"不欲"思想的内涵是节制欲望,即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中庸"状态。为政者的贪婪是春秋末期一种普遍的政治事实,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不欲"思想具有明确的官德指向,"不欲"是为政者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孔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节制美德的君子。"不欲"论对我国廉政建设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在于,鼓励官员向具有节制美德的榜样学习,以崇高的道义来引导欲望的升华,以刚性的规则来制约欲望的泛滥。  相似文献   

10.
食话食说     
陈应松 《党政论坛》2012,(10):27-27
肉包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油条:不受煎熬,你就不会成熟;总受煎熬,你终究会成为老油条。面包:在你很渺小的时候,其实你还是比较充实的;当你变得大了,你会觉得很空虚。烧饼:人生处处是"烤"场。啤酒:别急,总有让你冒泡的时候。豆腐:人生总有那么几个关键阶段,那时候你需要有高人点化。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9,(18):15-15
我乐意赞美他人,以及看到别人的美好与幸福。 这是很合算的事情。 生活中,常常有人会莫名其妙不让你高兴,情不自禁说刻薄的话,言语上,总带锯齿。网络里,更是集散一些人很不健康的发泄,连韩寒也说:博客博客嘛,就应该刻薄一点。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自然生成说”本身存在缺陷,后人亦有理解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自然生成说”作接近亚氏原意的解读,分析其失足与成功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这一理论问题所包蕴的教益。  相似文献   

13.
文诺 《民主》2005,(8):43-44
鲁迅是痛恨浪费时间的,并把它提高到“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高度。他是那个时代的自由撰稿人,不在哪个单位拿工资,不受开会、训诫之苦,所以他的这种痛恨,指的是私人对私人时间的浪费。维护自己的时间是自己的权利,他可以直言无妨,倘若他是今天的一名公职人员,这话说起来恐怕就不那么顺当了。  相似文献   

14.
张弘 《党政论坛》2008,(8):27-27
江渭清,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等职。他一生性格耿直,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即使是对领袖,他也一样直言不讳。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6)
研究表明,文化差异是导致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强调外语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而不是交际语言能力,即能够与目的语国家文化代表进行交际,包括理解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局限性的能力,以及在遭遇别国文化时转换语言和非语言规范的能力。跨文化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教育实现的。跨文化教育之"说"的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独白语和对话的角度分析跨文化教育之"说"的能力的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接受不完美     
王丽芳 《党政论坛》2011,(18):62-62
海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一个小男孩儿每拣起一个,瞧一瞧,然后就随手把它扔掉。就这样,他已经拣了一个下午,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生前一直坚持不准给他写传。有人曾经想写,他知道后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  相似文献   

18.
“要重视”,“要提高”,“要加强”,“要落实”,“要强调”,“要狠抓”,“要动员”,“要学习”……翻开报纸就可以看到,现在“要”成了某些官员的头号门头禅,常年“绕口令”。“要”让基层、让百姓、让受众,耳朵磨出了茧,眼睛长出了疔。  相似文献   

19.
重读《邓小平文选》,其中一段话很值得党员干部咀嚼深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有所“畏”,也要有所“不畏”。  相似文献   

20.
黄李 《学理论》2011,(17):37-38
实体范畴是西方哲学史的核心范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到了近代成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争论的认识论焦点之一。作为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洛克同培根、霍布斯一样明确主张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他继承了早期经验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将个别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但与培根和霍布斯不同,洛克在将个别事物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又将一种概括的实体作为最高认识对象,而且将其划分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持二元论观点。洛克的认识理论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其它经验主义的观点,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