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王静 《学理论》2010,(21):269-270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识面对一个问题是:历史研究的规范应当如何满足于对所论题材的理解,而不仅仅吁求对它们的解释。在阐释的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获得历史阐释权威性的竞争具有分享权力的政治意涵。它从特定群体之中获得合法性且在群体之上施行它的权威。历史阐释真理性就会因其政治权威诉求而受到贬低,但将政治权威视作历史阐释的工具并予以抑制或升华是能够产生实质意义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以为,唯物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的形式论证方面才有可能证成。它所牵涉到的关于历史实在的内容未被现实化之前,辩证法之叙事话语形式就是它的内容。若错失这种"形式的内容",就意味着唯物史观叙事能力或意义本身的缺失。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要害是受制于历史解释的形式特征,但它也更易在20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自行暴露出形式主义的虚妄。当形式主义被当作免遭非难地为所欲为的方法,这里成为时代错误的正是作为形式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记忆的存在意味着人类历史的留存,记忆是自我与社会的根基,也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附着与攻击之地。历史虚无主义沿着“什么记忆、如何记忆、谁的记忆”的逻辑进路,以历史记忆为“虚无”基础,借助历史记忆在时间、主体、性质层面的二重性实现在历史中的出场;以媒介记忆为途径,利用媒介记忆的建构功能进行记忆重置、赋魅、推送完成对历史的再生产;以个体记忆为指向,在个体记忆“客观化”中形塑主观的历史,在个体记忆具象化中生成抽象的历史,在个体记忆感性化中瓦解理性的历史,以达到虚无历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之死     
述弢 《各界》2013,(6):36-39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而已故的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姚中秋 《政治学研究》2020,(1):21-31,M0002,M0003
历史政治学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政治学之全新范式,但当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有众多可资利用之知识资源,本文探讨其与历史政治学之关系。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均致力于带回历史、带回国家,并共享众多方法;但后者有西方中心论偏见,奉行价值无涉原则,止于理解或解释;历史政治学则破除西方中心论,公正对待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文明丰富的政治实践,且有明确价值追求,致力于从历史中探究善治之道。历史政治学呼吁历史学再度重视政治史,并使之有政治学想象力。历史政治学可为比较政治学带入大历史视野,以矫正其以西式政治制度为标准的偏失。  相似文献   

6.
人生隽语     
《民主》2022,(1)
冯骥才: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是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原故。我把它们看作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绝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和信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通俗地讲,时代精神反映了“大势之所趋”、“人心之所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它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改革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正确回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需要从政权外部变量的条件维度、内部变量的本质维度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维度予以考量。民主之路构成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与外部条件,党的自我革命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与内部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民主之路是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自我革命是民主之路的引领之力,双方统一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四自”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四自”建设效能,以民主之路与自我革命互动衍生的合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窠臼。  相似文献   

9.
付蕊 《理论探讨》2012,(4):73-76
汤因比所著的《历史研究》虽然探讨历史本体和本性问题,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的统一性等问题,从总体上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但因为它能够广泛吸取众家之精华,而且汤因比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哲学家,因此,《历史研究》这部著作的许多方面都超越了思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0.
亚威农少女     
《党政论坛》2009,(12):51-51
历史总是一天一天流逝着,身处其中,往往不会特别意识到今天与昨天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又有哪个人、哪件事、哪件作品真的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但是过上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变化的轨迹就会逐渐呈现出来,与这条轨迹相关的人与事被一一串联起来,写入历史,同时也更清晰地为所有变化找到一个标志性的起点。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巨变中,巴伯罗·毕加索(Pabol Picasso1881-1973)的《亚威农少女》就是这样一件具有划时代变革意义的作品,但当它刚刚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它。从前还没有哪张画能像这张一样令人不安,它看上去实在太丑陋了,就像一面被魔鬼打碎的镜子,映射出恣意张扬的长相。  相似文献   

11.
谢兆树 《学理论》2010,(20):282-283
在西方文论的教学中,重要概念的阐释对于学生们掌握西方文论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雅明的辩证意象建基于历史碎片,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单子历史观,辩证意象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彻底打破和解构历史进步的幻象。  相似文献   

12.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干部历史文化素养与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相关。目前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增强干部历史文化素养的工作更为紧迫。通过培养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认识上的提高,干部自身的努力勤奋,也需要有效制度、措施的规范和督促,把学史之风激发起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政论坛》2008,(20):14-15
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中国政权机关。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断发生着变革,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更新,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行军中,充满着不同群体的斗争与妥协,有着发展也有着退步,纷繁错综。马克思恩格斯透过缤纷复杂的社会现象,总结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性国际联合,第一国际的实践活动昭示着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历史性出场,赋予了无产阶级政党国际联合新的实践形态,开启了社会主义政党对外交往的历史序幕。它在支持和声援各国被压迫民族解放和革命的斗争中,在争取工人阶级思想、组织和行动的独立自主权利中,在处理内部成员间以及宗派利益团体的关系中,在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所孕育和凝结的理论观点与历史遗产,在核心价值、根本保证、实践准则、理论自觉与价值引领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政党对外交往乃至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外交的创新发展都具有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党政论坛》2010,(16):12-13
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策略中,最具有创新和突破意义的就是利用外资。邓小平大胆设计、倡导和践行开展中外经济合作的开先河之笔,便是改革开放之初启动的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这一大型中外合作开发项目。它源于邓小平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1,(5):17-19
五大道至今完整保存有上世纪初设计建造的各式欧洲建筑风格的小洋楼近800多幢.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格的有代表性的建筑230多幢,因此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五大道的近代历史名人故居多达200余幢,成为天津一笔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近代中国历史缩影”,是中国百年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裘真 《学理论》2009,(5):194-195
按照历史语言学的假说,方言是语言逐渐分化的结果,而语言的分化则是从移民开始的。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哈尔滨,人们还可以根据语言来区分山东、河北还是当地人的籍贯,并相互的戏称之山东棒子、老奤(tai)与臭糜子。如此称谓,在今天看来令人费解,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地方历史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严隽琪 《民主》2009,(1):3-4
今天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隆重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回顾多党合作事业与改革开放同行的30年,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成功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20.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六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将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地位十六大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代表大会。一个新世纪,一个新形势,一个继往开来,就表明了十六大的历史地位。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十六大,它的历史地位就更清楚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已经召开了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代表大会都是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