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赵少康: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你任命“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因为她原来是台联的“立委”,别人认为她是深绿,而且认为她是主张台独的,你为什么想要任命赖幸媛?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两次大选中,主张“台独”理念的民进党都是以惨败收场,表明在台湾社会内部主张“台独”的激进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和削弱,这对于两岸关系的缓和相当有利。国民党在野8年,此番再次执政必然会更加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至少马英九当局不会在两岸关系上主动挑衅,不会去主动碰两岸关系的红线。这必然将有助于营造两岸关系改善的大氛围。从这个角度上讲,“台独”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3.
相平 《党政论坛》2012,(14):20-20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承认“九二共识”。但将其解读为“一中各表”。  相似文献   

4.
历史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打开了扇机会之窗,虽然展望前路艰辛漫漫,但相信凭藉两岸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坚定信念,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去开拓,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6.
与中共当局作比较,民进党对于马英九而言,由于同样是生存在台湾岛内,所以马英九说“国民党与民进党差距再大,也大不过我们与共产党的距离”,因为“蓝绿同在一条船上,二千三百万人民是命运共同体,没有必要拼得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7.
马立 《民主》2004,(5):17-19
林仁川,1941年10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人,台湾问题专家。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厦门市委会主委。1964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67年该校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79年起在厦门大学任教,1992年起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等。近日,记者就3·20公投后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问题采访了林仁川教授。  相似文献   

8.
台湾马英九当选总统和国民党重新执政,给紧绷了多年的台海关系带来了和平的希望。因为由陈水扁等台独力量推动的台独运动是两岸危机的根源,至少从原则上认同“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国民党的重新执政的确可以稳定两岸局势。这使得很多人变得无限乐观起来,好像两岸从今以后就太平无事了。可是,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马英九的当选只是把两岸之间的统独之争转变成为制度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马海军 《团结》2004,(3):42-44
2004年的台湾“总统”大选似乎以陈水扁的就职可以告一个段落了,然而这次大选所造成的台湾社会分裂却以如此分明的态势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禁不住引起人们对台湾民主的思考。在当今世界,“选举”几乎就是“民主”的同义词。但在这场现代西方式民主选举中,人们看不到选举揭晓后作为竞争对手的政治人物的握手和解,只看到“泛蓝”势力民众因质疑选举不公而进行的持久街头抗争;看不到现代民主应有的公开透明原则的体现,而是伴随着“枪击”、验票所带来的一连串的疑问;看不到民主选举中应有的冷静、客观、理性的选择,只看到选民们一张张愤懑、紧张…  相似文献   

10.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周铁农 《团结》2009,(3):4-8
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陈水扁和“台独”分裂势力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地推动所谓“去中国化”和“法理台独”等严重的分裂活动遭到空前惨败。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和平发展,希望通过改善两岸关系、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已成为广大台湾人民的期盼。自去年5·20以后,国民党重新夺回政权。台湾政局的变化,使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我认为民革全党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李国忠 《学理论》2010,(12):25-2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地宣告成立,这意味着国民党大陆政权的终结。然而,败退台湾后制造两个中国的政治局面才刚刚开始,形成了台湾当局与大陆两个政治实体并存于一个中国的现实。这也注定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主要分析台湾当局不同时期对大陆政策的演变,透视两岸关系的变化及趋势,达到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两岸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家泉 《团结》2001,(5):30-32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912年元月,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他就将中国“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列为对内五大“指导方针”。至今已近90周年了。令我们引为欣慰的是,孙先生的遗言,在祖国大陆已完全实现,不仅新疆和西藏都已实现统一,连长期被外国殖民者统治的香港和澳门亦已先后恢复行使主权,重归祖国版图。  相似文献   

15.
范力  刘岩 《理论参考》2010,(4):15-16
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密切,两岸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台湾民众在经历了8年陈水扁当局操弄“独统”议题、恶化两岸关系、制造族群矛盾、撕裂台湾社会种种乱象之后,摒弃了“台独”执政者,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杨斌 《公共管理学报》2024,(2):128-140+175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协调统一的政策关系是实现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多偏重单一政策执行情境,相对忽视了多元政策执行情境。为此,借鉴政策整合的概念,本文通过对云南省S县打好政策“组合拳”的探索性个案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对不同政策关系的调适及其影响政策执行的过程。研究发现,为统筹多元政策关系及其执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目标价值统合、政策工具组合实施、政策系统结构集成的运作方式实现政策整合;政策整合则通过目标群体建构、执行主体交互和政策效应叠加的作用机制,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这些发现是对政策整合研究的情境性拓展,发展了政策关系的知识谱系。作为政策关系调适的理想类型,政策整合突破了政策执行发生于单一且分离的政策子系统的理论预设,为理解中国场景的政策执行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对地方政府优化政策系统结构和协调多元政策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于永安  杨中平 《求知》2004,(9):41-4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围绕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创新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林冈 《理论参考》2010,(4):59-62
美国新政府对台海政策的总体目标仍然是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即不统不独。随着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美国对台海政策积极面将增多,致力于营造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刘丹 《学理论》2014,(4):98-99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能否成为助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取向。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侧重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时代脉搏,适时调整农业政策的各项举措。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奥多·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提出中国农业政策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12):8-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