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正在推进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开发本刊特约记者高浩荣平壤专电朝鲜在1991年底宣布在朝、中、俄三国邻接的图们江下游设立自由经济贸易区,面积为621平方公里。这是朝鲜宣布成立的第一个自由经济贸易区。近两年来,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开发一步步地在向前推进。在自由...  相似文献   

2.
齐艳娟 《学理论》2009,(24):7-8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自由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在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自由主义者对民主持一种否定性的态度,认为民主与自由存在冲突。托克维尔作为自由主义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托克维尔提出民主是历史的潮流,民主政府的好处在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民主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病,在许多方面是敌视自由的。因此,自由主义者必须学习如何将自由与民主调和起来。  相似文献   

4.
江南尘 《学理论》2008,(15):79-79
在汶川大地震中,跳出一个“范跑跑”,有人颇以为羞,其实不必。即使“范跑跑”仍然坚持自己的言行无甚不妥,逃生行为属于本能:不应受到公众批判,甚而有人赞成“范跑跑”的理论,同情“范跑跑”的实践,捧他“坦率”,声称逃跑是他的自由,发表逃跑感言也是他的自由,自由神圣不可侵犯。我们也不必动肝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设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克服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在自然界获得自由,人们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自由地选择职业,自由地变换劳动、更换职能、自由流动。二是人克服社会必然性,实现驾驭自己社会关系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正如马…  相似文献   

6.
尹维达 《学理论》2009,(4):83-84
原因自由行为是德日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一般是指具有行为能力者,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传统刑法中没有这一概念,但现实中却是存在的。本文浅析了原因自由行为的含义及可罚性的依据,并在犯罪构成三要件说的前提下探究了原因自由行为的犯罪构成,最后借鉴国外有关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例,浅谈了我国对该行为予以明文规定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以契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一个立根于历史之上的过程,自由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在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自由程度将得到质的提升。重温马克思的自由观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的含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自由观。  相似文献   

8.
论自由     
(一) 目前,要下一个既包括社会、政治中的自由,又包括哲学中的自由这样一个统一的自由定义,颇有困难。我个人认为还是把自由分为社会、政治的自由和哲学的自由为好。近来,不少大学生们所关心的自由应属是社会、政治的方面而不是哲学上所讲的自由。然而,这两方面的自由又是有联系的,为了讲清楚社会政治方面的自由,先扼要地  相似文献   

9.
李剑 《学理论》2009,(14):15-17
从总体上来说,黑人是一个在美国受压迫、受歧视的种族,但他们的处境并不都是一样的。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在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前已获得自由,成为了自由人。本文紧紧围绕奴隶制下美国南北战争前奴隶为争取自身自由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展开讨论,指出不论是赎买合法获释还是逃跑非法获释,奴隶的自由来之不易。同时文章还对不同的奴隶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获释在其人口结构上所呈现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沈贤元 《学理论》2013,(22):70-72,75
伯林的一个著名解释,是将卢梭的自由概念归类为积极自由。在这个归类中,伯林的一个重要依赖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迫使他自由"这一主张。但是,卢梭所谓的"迫使他自由"的语境与主要意图,与伯林区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时所依赖的区分标准,并不吻合;卢梭对自由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对平等的坚持。  相似文献   

11.
迁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迁徙自由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人权。迁徙与“流动”、“迁移”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应混同使用。迁徙自由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迁徙自由是一种主观意志自由。迁徙自由的主体不受其他外力左右或主导;另一方面,迁徙自由本质上要求权利的同等对待。迁徙自由的这些特性,既说明了迁徙自由不同于人身自由,需要得到宪法的独立确认,又充分彰显了迁徙自由的价值与宗旨。  相似文献   

12.
论自由     
目前,要下一个既包括社会、政治中的自由,又包括哲学中的自由这样一个统一的自由定义,颇有困难.我个人认为还是把自由分为社会、政治的自由和哲学的自由为好.近来,不少大学生们所关心的自由应属是社会、政治的方面而不是哲学上所讲的自由.然而,这两方面的自由又是有联系的,为了讲清楚社会政治方面的自由,先扼要地讲一下哲学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王兆良姚纪纲宋志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阶级消灭之后,未来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4...  相似文献   

14.
萨特自由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坤  赵原 《学理论》2009,(17):50-51
萨特的自由理论有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本体论的自由-个人的绝对自由到实践中的自由——行动介入的自由的转变。历史渊源、社会环境、童年生活是其绝对自由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转折。最终形成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5.
网络是自由的,但网络不是自由滥用的天堂,网络自由必须是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法治、自治与多中心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社会既信奉法治,又尊崇自治。换句话说,一个自由的社会既是一个法治社会,又是一个自治社会。那么,如何确保一个社会既是法治的又是自治的?法治与自治之间的关联究竟是什么?这种关联如何造就一个多中心的秩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发展自由社会的一般理论,探究确立一个自由社会的逻辑和制度基础。从辨析法治和自治的要义与原理入手,考察法治和自治的规则要求,澄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透视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一个多中心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王金萍  宋希永 《学理论》2010,(18):96-97
自由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中外思想家历来都非常关注自由问题。在萨特那里,自由和选择相连,选择与责任相系,自由、选择、责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得到了合理的阐释,对于二战后的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和但又价值多元的时代,自由虽高贵却被抽象泛化、选择虽严肃却被摆布玩弄、责任虽重要却被轻视抛弃,我们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重新分析萨特的自由学说,挖掘其中具有价值的思想,对于我们摆脱这一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自由问题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自由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创立,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的自由观还是抽象的。而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实意蕴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表述的"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当然,马克思认为这种"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还是不现实的,他不仅具体分析了导致这种不自由现象的原因,而且探索了实现"现实的个人"的自由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梅蕊 《学理论》2012,(2):20-21
康德的"自由"包括人不受感情欲望奴役的选择自由这一消极层面的自由,和对客观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的自由即自律这一积极层面的自由。自由是人们拥有意志的前提条件,也是独立于自然规律的、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由意志决定自己的一种东西。自由是阐明意志自律性的关键。道德律是一个决定意志的规律,它首先具有普遍性,不是从经验中得来,而是先天就有的,只有纯粹的规律形式才能成为普遍规律,才能够决定每一个意志。  相似文献   

20.
朱俊生 《理论视野》2012,(12):37-39
消极自由论者提出了重新审视福利与自由冲突的命题,为分析中国语境下福利与自由的冲突与自洽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要基于福利与自由的冲突机制,探索福利的限度,寻求福利与自由自洽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