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特点吴祖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高举团结抗日、民族解放的旗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独立自主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根...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2)
新四军开辟的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能够长期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根本保证,同时也为新四军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期内,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内部出现了追求享乐主义的思想,以及贪污、浪费和腐败现象,新四军在各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加大了廉政建设的力度,其中新四军及其各根据地在廉政建设的大的方向上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民主监督机制的做法,不仅在当时具有开拓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党领导民主选举运动,通过民主、合法的途径进入政权系统;党制定并实施了“三三制”原则,增强与扩大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提出建议并通过政权系统实施了兼顾各抗日阶级利益的经济和文化政策,增强了根据地内部的凝聚力;党规范了党组织与政权系统的关系和政权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按照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改进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政权。本文拟对“三三制”在陕甘宁边区的实施情况和问题作以下概述。 (一)三三制实行前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就建立了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随长征红军到达陕北,11月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民主政权。这种政权有不少特点,在政权建设上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想就政权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现实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抗战时期,我们党在政权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是: 一、按照新民主主义政治钢领的精神,把民主政权建设成统一战线的政权。抗日战争是伟大民族战争。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大敌当前,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根据地政权建设时,中共中央指出:抗日政权  相似文献   

6.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领导南满抗日军民,以这些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战略依托,坚持对日作战达八年之久,在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争取抗战胜利,邓小平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组织领导“战动会”,勇挑抗日救亡重任;领导创建抗日根据地及各级政权组织建设和改造工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军事斗争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战术和军事斗争方针;高度重视根据地的对敌经济斗争和根据地内的经济建设;强调“党是一切领导的核心”,着重从组织、思想、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对敌文化斗争,展开激烈的思想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在中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创建起来的。这些抗日根据地,经过创建、巩固和发展,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19块解放区,总面积达到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逾1亿。在抗日根据地内,中国  相似文献   

9.
依据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参议会与政府选举以及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充分体现了党派协商、政党与社会协商的民主实践内容。"三三制"政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时期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设想和现代革命的民主诉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行协商民主建设的萌芽与雏形。  相似文献   

10.
小平同志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6页)近来结合工作读了几本书(《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稿》。《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回顾一下革命战争年代各根据地金融工作的历史,深刻地感到:小平同志的话说得太精辟了。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属于工农政权的金融几乎是一张白纸,当时的财政来源主要取之于敌,一部分为战争中的缴获;一部分是用强制手段,没收地主豪绅以及军阀官僚的财产。这类取用,在政治上、经济上固然…  相似文献   

11.
简析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政策的特点陈敏才八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所以能够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不断壮大,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有效地对付侵略者的猖狂进攻,究其原因,莫能离开当时中共中央在解放区所推行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2.
略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主要经验及其现实意义姚寅虎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为了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所实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它的贯彻执行,对于克服头重脚轻的现象和官僚主义的作风,对于加强党政军民的战斗力,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和克服当时严重的物...  相似文献   

13.
梁星亮 《理论导刊》2005,2(7):62-6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的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历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实验区”,创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向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为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英雄的蓟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利用盘山地形优势,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成为党领导的冀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津城市抗日斗争相呼应,书写了党领导人民在天津投身抗战的英雄诗篇。冀东抗日大暴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天津的河北省委,立即把注意力和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动员党员和干部去平津周围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准备发动冀东抗日武装起义,配  相似文献   

15.
抗战前期,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国民政府的拨款、国内外的捐款以及共产国际的援助。1941年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停发了八路军、新四军经费,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在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并进行大规模的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16.
王贞勤 《侨园》2014,(2):82-83
"山大王"家住进八路军"大长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和毛主席鉴于山东重要的战略地位,派八路军儿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部于1939年3月挺进山东。115师到山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是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前提条件。然而,山东这时的地盘都被日、伪、顽、杂、匪和地方武装控制,特别是地方武装,人数少则三五十,多则成百上千,领头的都称司令,115师在建立根据地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他们的阻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罗荣桓、陈光指挥115师该打就打,能拉即拉,见招拆招,很快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近现代宪政运动发展的历史上,革命根据地的人权理论与实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达28年之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过程中,在这方面的艰难探索和实践,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值得我们很好地整理、发掘和系统地研究,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有益于我们今天人权的理论建设和实践。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以来,随着人权问题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我国党史和法制史学界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革命根据地、主要是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这一重大课题,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18.
新四军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廉政建设,树立了廉洁、公正、勤勉的形象,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信赖,也获得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人士、海外华侨及国外进步人士的高度赞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总结和传承苏中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经验,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对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8)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即陕甘边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由于其"特殊性",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党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及北上抗日的出发点。作为"硕果仅存"的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是加强党的建设和进行武装斗争的典范,其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西北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论毛泽东对党外人士政策的贡献李忠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与民主人士合作共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三三制”政权为党与党外人士合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在当时,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选入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