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美量刑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春雨 《时代法学》2005,3(2):53-58
中美在量刑的指导思想、量刑的模式、量刑的依据、量刑的主体、量型的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美国的量刑机制对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博 《法制与社会》2011,(3):138-139
目前,一些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开始实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建议试点工作。这一举措的推行有着重要的法律和社会意义,但也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该举措重要意义的同时,从提出量刑建议应遵循的原则和刑事政策出发,说明了提出量刑建议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从制度层面保障量刑建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一些机制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有的程序,对保障量刑的科学、民主、公正有积极的意义,与量刑辩论制度的意旨相一致。本文尝试从本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实行量刑辩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必要眭,及构建如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量刑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量刑正当性的表征,量刑程序以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及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为法律渊源,而在英美法系国家风行至今,经久不衰,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构造.中国应在合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独具特色与符合国情的量刑程序.其中,在刑事审判中实行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的分离,从技术与制度上制定量刑的程序规则,从举证和责任上完善量刑的证据规则,是目前中国建构量刑程序要补的"功课".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调查报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以犯罪行为为导向的定罪程序不同,量刑程序是一种以犯罪人为导向的刑事诉讼程序,因此,为实现准确量刑,量刑前对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尤为重要。我国少年司法改革对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启动与实施、内容、调查程序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诸多成熟经验。未来,我国普通刑事诉讼中量刑程序的改革可以从少年司法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以及其衍生制度中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项制度可以全面地掌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原因、平时表现以及可能被挽救的程度等,有利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有利于对未成年人正确定罪,合理量刑和规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当前,宜从规范未成年入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具体内容、明确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具体适用方法入手,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针、原则和制度做了原则上的规定,如何落实好这些规定,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这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的配套工作,促进公检法司在诉讼程序上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笔者以为,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配套工作制度应围绕专门机构的设置、社会调查的完善、分案起诉的执行、量刑建议的提出、诉中考察的探索等进行设计,这也是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要涉及的程序,同时也要兼顾与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量刑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立法对量刑程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反映了社会对定罪与量刑的态度差异。近年来的量刑程序改革富有成效,但有关量刑程序的认识、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歧也不少。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应当从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保障被害人和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量刑活动、完善量刑证据规则、建立量刑说理制度、完善量刑监督制度、建立庭前定罪量刑协商制度或者信息交换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9.
朱明海 《法制与社会》2010,(25):144-144
200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下发《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量刑建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在全国各地检察院推行。至今,检察机关发表量刑意见的案件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提出量刑意见,发展到现在的普通程序简化审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其他案件。可以说,量刑建议制度虽然在我国正式的提出时间比较晚,但由于部分制度和做法是从国外直接摘取,所以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量刑程序主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程序诉讼行为的目的决定其主体除控辩审三方外,还应包含社会方。各主体在量刑程序中发挥不同的职能作用。为保证主体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应正确理解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相应制度建设。保证量刑程序主体的主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11.
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国量刑程序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10月1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中国正式确立.按照这一量刑程序,检察机关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当事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有义务收集量刑证据,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改革者在简易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以及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分别确立了各不相同的量刑审理程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的确立,对于量刑裁判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和适度对抗化固然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但仍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左卫民 《法学研究》2010,(4):149-158
对抗化的量刑程序改革试点效果不尽如意,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制度改革所赖于支撑的理论根据。该理论认为,量刑制度的主要问题是量刑程序不公正,解决之道是借鉴英美模式,建立对抗式量刑程序。然而,真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广泛质疑的是量刑不均衡与量刑僵化问题,这主要是实体法问题;认为英美法系在传统上采用对抗式量刑程序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英美法系量刑制度与实践的误读。未来的量刑制度改革应以实体性改革为主,程序性改革为辅;而在量刑程序改革方面,不宜大改,可以小改或微调。  相似文献   

13.
量刑程序是指与定罪程序相对而言的,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解决如何对被告人裁量决定刑罚的所有程序和制度的总称.在法制日益健全的当代社会,阳光司法呼声日益高涨,随着刑事庭审改革方式的日益深入,构建独立量刑程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为独立量刑程序具有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双重功能,有助于正确量刑,维护被告人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14.
冯倩 《法制与经济》2010,(10):77-78
量刑方法和程序的规范,不仅关系到被告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更关系到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能否得以实现。据此,本文从量刑不规范的原因、量刑方法的合理性探索、量刑程序的构建模式三个方面对于量刑体制的规范化这个问题加以探索,以期对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完善量刑建议调整程序既是巩固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体系的必要之举,也是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和逐步实现精准量刑的配套措施,有利于化解量刑争议、提升量刑建议能力、实现司法公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调整程序的完善应当遵循权利保障、客观公正、配合制约和诉讼经济等原则,按照量刑建议调整的启动程序、审查程序、告知程序、协商程序、结果固定程序五个部分分别完善。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颁布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标志着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我国的确立。但对此的争议仍未停止。笔者在文章中主要对量刑程序模式进行研究,期以正当程序论来统帅我国量刑程序,同时通过量刑相应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真正实现量刑程序的独立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刑诉法新规定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在办案实际中,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价值与实际发挥的作用等很多问题仍需厘清,建议从明确调查主体、规范报告内容等多方面对此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量刑程序是实现量刑公正的程序进路,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继承了大陆法系传统,将定罪和量刑混合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重定罪轻量刑的认识误区。英美法系国家独立的量刑程序对我国量刑庭审程序的建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在我国现有司法资源基础上,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庭审程序才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行使量刑建议权是强化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有助于从程序上保障量刑公正,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最终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本文从量刑建议制度的意义、对量刑建议可行性的操作、完善量刑的建议等方面来探讨,期望能有助于量刑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其享有的公正审判权的具体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有所不同。对未成年人的审判应该遵循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政策。应该将较完善的社会调查制度作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必经程序,以便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公正审判权的实现。社会调查制度的构建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的主体,社会调查的对象及社会调查开始的时间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